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枭途 > 第三百零九章 和谈?(求订阅!)

第三百零九章 和谈?(求订阅!)

第三百零九章 和谈?(求订阅!) (第2/2页)

郑知常道:“最初交战时,只有四五万左右,后来他们又增了几次兵,臣保守估计,他们参战的人数绝不少于七万,多数应该超过十万了。”
  
  王楷一听,顿时就瘫在了他的龙椅上,喃喃道:“高丽完了!”
  
  偏偏就在这时候,有人来禀报:“禀报陛下,金吾卫败了,他们被贼寇击溃了,还有……还有,又有敌人入城了,他们正在向王宫逼近!”
  
  王楷听罢,立马就慌了,他忙向李资谦看去,问道:“太师,这可该如何是好?”
  
  不仅王楷绝望了,朝堂之上的其他人也都绝望了,甚至就连平时主意颇多的李资谦都是沉默不语!
  
  这时,宝文阁待制金富轼出列,道:“陛下,想我高丽,自从建国以来,屡经战火,显宗时期,西京、开京之地均被辽国攻破,显宗不得已避难于平州,可那又如何,六年后,我高丽大败辽国,收复故土,如今形势能难过彼时?”
  
  王建建立了高丽之后,为稳固他所建立的政权,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也就是,积极北进,大肆拓展领土。
  
  王建扩张抢谁的领土?
  
  抢的就是现在崛起的女金族的领土。
  
  说起来,高丽欺负女真已久,一度差点将女真灭族。
  
  后来,女真族的宗主国辽国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也怕高丽借女真之地为跳板杀入中原成为他们的大患,遂一连向高丽发起了三次大战,也就是三次高丽契丹战争。
  
  第一次高丽契丹战争,辽国主要的敌人是大宋,没太搭理高丽,因此,把高丽打败了之后,辽国就暂时放过了高丽。
  
  第二次高丽契丹战争,辽国将高丽一顿痛揍,一直打到了高丽的开京,把高丽王都撵到了平州,后来因为战线实在太长,又被高丽偷袭了一下,辽军撤回。
  
  第三次高丽契丹战争,整整打了五年,最后辽军因为粮草供应不上惨败,可作为得胜一方的高丽连年征战也元气大伤,无力亦无勇气再战,后来辽国又要打高丽,高丽得知之后赶紧上表臣服,才彻底结束了高丽契丹战争。
  
  听了金富轼此言,王楷等人想起了高丽契丹战争时期的艰难,才逐渐从绝望中走了出来,“的确,现在的形势虽差,但却差不过高丽契丹战争时期,所以此事未必没有解决的办法。”
  
  王楷稳定了一下心神,然后问道:“诸位爱卿,谁有退敌之策?”
  
  金富轼又进言道:“臣以为应该跟他们合谈。”
  
  金富轼解释道:“如今他们势强咱们势弱,唯有先度过眼前这关,再徐徐而图之。”
  
  王楷道:“对对对,谈谈谈。”
  
  感觉自己有些失了体统,王楷稳定了一下心神,问道:“那……哪位爱卿愿意去谈?”
  
  去谈这种城下之盟,会被对方侮辱搞不好会被对方杀了立威都先不说,只说一旦谈不好,事后必定会被当成替罪羊推出去,最可悲的是死后还得落个奸臣之名。
  
  所以,没人开口接王楷这茬。
  
  见没人愿意去谈,王楷怒了,道:“寒门出孝子,国难识忠臣,难度我高丽就没有忠臣?”
  
  听了王俣之言,金富轼暗叹了口气,就准备站出来。
  
  可就在这时,半天都没有说话了的李资谦突然说道:“老臣愿意去谈。”
  
  见李资谦想去谈,金富轼不禁暗自摇头:“哎!内忧外患,此次高丽怕真是要在劫难逃了!”
  
  这时候的王楷,难得的清醒,他凭直觉认为不能让他外公、他岳父李资谦去谈,否则他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王楷道:“我知太师为孤王分忧之心,可太师乃是高丽的中流砥柱,若是去谈,不成,何人能再去和谈?”
  
  王楷这是在说:“你的身份实在是太太高了,你去如果谈不成,咱们派谁去谈才能显示出来咱们的诚意?”
  
  虽然这是王楷推脱的借口,可王楷找得很巧,以至于李资谦根本就没法辩驳。
  
  不过没关系,如果这样就能难住李资谦,那李资谦也不可能做到这么大了。
  
  李资谦不着痕迹的看了宝文阁学士郑克永一眼。
  
  郑克永立马会意,随即出列道:“臣愿意去和谈。”
  
  “这郑克永乃是李贼的死忠,让郑克永去谈,与让李贼本人去谈有何差别?”韩安仁心想。
  
  念及至此,韩安仁立即给他们保皇派一个名叫姜镐的人使了个眼色。
  
  姜镐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出列道:“臣也愿意去和谈。”
  
  不知为什么,这时候王楷觉得韩安仁应该更可靠,遂道:“姜镐两次出使大宋,有与宋人打交道的经验,就由姜镐去和谈吧。”
  
  李资谦毫不相让道:“郑克永精通宋语、宋文化,了解宋人的习惯,且也曾出使过宋国,亦是合适人选。”
  
  见已经到了高丽生死存亡之际,他们还在内斗,金富轼真为高丽悲哀不已!
  
  而正如王楷之前所说的,国难方显忠臣。
  
  所以,金富轼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出列,道:“臣愿意去和谈。”
  
  金富轼属于两班派,不是李资谦的人,虽然跟保皇派走的也不近,但却是真正的做事之人,关键王楷知道他自己肯定争不赢李资谦,因此,王楷道:“金爱卿乃我高丽最了解宋人之人,由金爱卿去和谈,最合适。”
  
  金富轼的父亲金觐,出使宋国时,在宋国留下了很大的名声,以至于他们父子多次出使宋国,因此高丽还真就没有比金富轼更适合去和谈的人,以至于李资谦都不好辩驳。
  
  不过李资谦很快就计上心来,然后说道:“只派一个使臣,怎能显出咱们的诚意,让郑克永一块去和谈吧。”
  
  韩安仁见状,也道:“太师此言有理,那就让金富轼、郑克永、姜镐一块去和谈吧,这才能显示出咱们高丽的诚意。”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