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枭途 > 第三百零三章 跟高丽决战(下)(求订阅!)

第三百零三章 跟高丽决战(下)(求订阅!)

第三百零三章 跟高丽决战(下)(求订阅!) (第2/2页)

其实,历史上,在这个时期之后,高丽尊文轻武更为严重,金富轼的儿子金敦中用蜡烛燎着了一个叫郑仲夫的武臣的胡子,韩安仁的侄子韩赖居然敢打大将军李绍膺的耳光。
  
  后来,高丽的文人实在是太过分了,激起了高丽武臣的叛乱。
  
  当时,郑仲夫、李义方和李高等人护送高丽毅宗巡游开城郊外的普贤院,乘机煽动哗变,号召处死所有穿文官袍的人。
  
  不久,金敦中和韩赖等许多文臣被杀。
  
  后来,武臣们还废黜了高丽毅宗,立其弟高丽明宗继位。
  
  三年后,金甫当拥护高丽毅宗复辟失败,临死前供说所有文臣都参与了预谋,于是又导致大量幸免于难的文臣被杀。
  
  那段时间绝对是高丽文臣们的噩梦。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不是高丽文臣逼高丽武臣逼得那么狠,绝不会落到那般凄惨的下场。
  
  其实高丽很早以前就已经有这方面的苗头了,甚至一些原则上当由武臣担任的官职,实际上也为文臣所把持。
  
  比如曷懒甸之战的正元帅职,本就应该由武臣吴延宠担任,结果却弄个文臣尹瓘来压制吴延宠,结果世人皆知尹瓘,少知吴延宠。
  
  又比如这次与金吾军的国战的元帅之职,也应该由高丽最有经验的老将吴延宠来担任,结果那帮文臣一顿上蹿下跳了之后,竟然又给吴延宠头上放了一个正元帅,也就是由翰林学士知制诰郑知常担任正元帅,吴延宠又只得了一个副元帅之职。
  
  这郑知常文科状元及第出身,生性豪放豁达,善诗文、书画,精通易学、佛经,喜爱自然旷达、超尘脱俗的老庄思想。
  
  这样的人作作诗、画画画、写写书法自然是没问题,打仗,这不是在开玩笑嘛?尤其是在这场决定高丽国运的大战当中。
  
  可这样的任命还真就形成事实了,而且郑知常还像模像样的穿了一套盔甲来就职了。
  
  今年已经近六十岁的吴延宠,见到郑知常滑稽可笑的样子,真为高丽感到悲哀,党争竟然争到了视国战为儿戏的地步,你就算派一个文臣来担任正元帅,也该派韩安仁那样知道轻重有担当的文臣来,弄一个喜好老庄的年轻后生来干嘛,在战争上念经吗?
  
  可李资谦他们外戚系就是不给韩安仁他们保皇系出头的机会,为此甚至不惜把这个馅饼丢给西京两班,而这郑知常又在最恰的时机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报国陈词,结果就捡到了这么大的一个馅饼。
  
  面对这种情况,老将吴延宠也没有办法。
  
  首先,高丽尊文轻武,武臣在高丽根本没有话语权。
  
  其次,曷懒甸之战后期,女真派能征贯战的塞斡率兵前往曷懒甸解救危机,塞斡领导的女真军与高丽军在曷懒甸展开一年多的争夺战,虽然双方互有胜败,但高丽军败多胜少,消耗特别大,高丽的交通线和通讯网常为设伏的女真军抄掠,在一次关键战役,尹瓘派他率军援救吉州,于公睑岭附近被女真军遮路掩击,进而全军溃败,将卒投甲散入,诸城陷没,死伤不可胜数,自那以后,高丽军不堪再战,只能被迫求和,他成了高丽的罪人被一撸到底,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有领兵的机会已属不易,怎么还敢再多言?
  
  其实高丽朝廷之所以如同儿戏一般派郑知常来担任正元帅,也不完全是胡闹,还因为他们有底:
  
  一来,派郑知常这个文臣来担任正元帅只是不想坏了他们高丽文尊武轻的规矩,并不是真让郑知常来率军打仗,打仗的事自然有百战宿将吴延宠老将军来。
  
  也就是说,他们派郑知常这个大诗人、大画家来,就是让他来采采风找找灵感的,最好能作几首可以流传千古的名诗或是画几幅能流传千古的画出来。
  
  二来,高丽上下一致认为,这次必须要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击粉碎来犯的敌人,让他们再也不敢窥视大高丽的领土。
  
  基于这个战略目的,王楷将京军的主力六卫二军中的除金吾卫、千牛卫、监门卫以外的军队全都派了出来,即:鹰扬军一领,龙虎军二领,左右卫下保胜十领、精勇三领,神虎卫下保胜五领、精勇二领,兴威卫下保胜七领、精勇五领,金吾卫精勇六领、役领一领。另外,还有州县军四十五领。
  
  共计:高丽这一次共派出,保胜(步军)大约四万,精勇(马军)大约三万,总共七万大军。
  
  在王楷君臣想来,七万大军对上五万,也许连三万都不到的敌军,那还不是一战而胜之?
  
  ……
  
  三日后,七万大军在开京聚集,高丽王庭对外宣称出兵三十万,由郑知常郑大学士登台拜帅,之后誓师出征,与来犯之敌展开决战……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