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枭途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殊死反扑(求订阅!)

第二百七十四章 殊死反扑(求订阅!)

第二百七十四章 殊死反扑(求订阅!) (第2/2页)

可禁军之中哪还有什么能战的人马——禁军中能战的,其实只有金吾军,除了金吾军以外,其余能战的人马差不多都在平方腊一役之中被打残了。
  
  高俅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便将此事推诿给了他的副手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梁方平。
  
  梁方平接到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之后,直接就又把它传给了何灌。
  
  何灌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从禁军中筛选出了两万勉强能战的将士,又在京师的游民(流氓地痞)中间临时招募了二万新兵。
  
  后来,也不知是谁提起,衙内军曾随蔡仍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可以充当此次北上的中流砥柱。
  
  于是,赵佶钦点梁秉聪为统制官,率领衙内军作为主力,北上为国争光。
  
  刘延庆实在是不敢想象,这样一支军队怎么打仗?
  
  事实上,这支军队上下全都没有想过打仗的事,他们此去只是为大宋壮声势的,顺便捞点军功,以便将来谋个好差使,打仗的事自有西军和其他军队去。
  
  赵佶并不知道,他给刘延庆配的这支大军是什么成色,赵佶只知道他又给刘延庆配了五万大军。
  
  另外,赵佶大手一挥,将所有河北军队全都调去北上,大致一算,他给刘延庆配了整整二十万大军。
  
  再加上本就在边境的十数万大军,以及赵诩(董庞儿)、张关羽等义军的乡勇军。
  
  这次宋军共有四五十万之众,对外宣称百万。
  
  从给刘延庆配的大军的人数上就不难看出赵佶对刘延庆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的,同时也不难看出赵佶对燕京的势在必得。
  
  临出征之前,赵佶在延福殿接见了刘延庆。
  
  赵佶说:“平定方腊时,刘卿担任都统制立下了大功。这次北伐收复燕京,朕斟酌再三,决定再次委任刘卿为都统制,希望刘卿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赵佶将一面旌旗、一条金枪、一件御袍、还有一根色彩斑斓的束带赐给刘延庆。
  
  同时,赵佶还赐予刘延庆“七宝”。
  
  这“七宝”分别是:黄金、白银、琉璃(宝石)、颇梨(水晶)、砗磲(海贝壳)、真珠(珊瑚珠)和琥珀。
  
  刘延庆跪地谢恩,激动地说:“臣沐浴皇恩,衷心谨记陛下教导,定当赴汤蹈火,粉身碎骨,血沃燕山,誓将大宋旌旗插上燕京城头!”
  
  如果说,今年四月第一次出兵时,赵佶并不想真的与辽国开战,他希望能不战而胜,那么这次出兵赵佶的想法与上次可就大不相同了——赵佶希望这次军队动真格的,真刀真枪地用武力将燕京收复。
  
  所以,对于作战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军事部署,赵佶没再干涉——他希望童贯和刘延庆能见机行事,一举完成收复燕京这个他们大宋已经谋划了好多年的战略构想。
  
  ……
  
  七月底,经过五十多天的攻打,岳飞终于将儒城攻打下来。
  
  城破之后,岳飞派人一清点,儒城中只剩不到一万老幼妇孺,其余之人全部战死。
  
  而且,在城破的前一刻,吴庸将儒城中仅剩不多的粮草焚烧一空,率领剩下的人跟金吾军血战到只剩几百,直到吴庸战死,他们才彻底放弃抵抗。
  
  无独有偶,韩世忠那里的情况更糟,他们一直打到八月初,才打下妫城。
  
  城破之后,韩世忠派人一清点,偌大的妫城中,只剩六千多人,而且这些人几乎都是老幼妇孺,成年男子大多都已战死。
  
  另外,韩世忠还打听到,马人望早在十几天前,就被金吾军的一窝蜂火箭给射死了,在那之后,是妫城中一个名叫“赵忠”的汉人文官率领城中之人殊死抵抗——在城破之前赵忠将他一家老小全部杀死,之后自刎身亡。
  
  蔡仍原以为,儒、妫两城就是自己的盘中餐、嘴边肉,自己想吃掉,随时可以吃掉。
  
  不想,儒、妫两州竟然这么打蔡仍的脸,让蔡仍终于知道,一个昔日的大帝国的临死反扑有多可怕。
  
  不久前投效蔡仍的李石,曾私底下跟左右说:“两朝太平已久,白发老人都没见过南北两国动用刀枪,现在忽然厮杀起来,真是叫人担心啊。你们南人总是说,燕人思汉,其实,燕地割给契丹已接近二百年,燕地百姓与契丹皇帝岂能不产生君臣父子之情?”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蔡仍耳中。
  
  之前,蔡仍对此毫不在意,以为这只是一人之言。
  
  直到这两仗打完,蔡仍才知道,李石所言不假。
  
  这也让蔡仍决定暂缓武力攻取燕京,让燕京的问题再发酵一段时间,使燕京完成最后的殊死反扑,再出兵收复燕京……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