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枭途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蔡仍该不会是想自立吧(求订阅!)

第二百二十七章 蔡仍该不会是想自立吧(求订阅!)

第二百二十七章 蔡仍该不会是想自立吧(求订阅!) (第1/2页)


  
  收到赵佶送来的草书,蔡仍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他娘的!
  
  老子这缺粮、缺兵、缺物资、不知道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你他娘的就给老子送来一幅字和一个“冠军侯”的称呼,你他娘的是咋想的?
  
  费了好大的劲,蔡仍才压下心中的怒火,然后让随军参谋给赵佶写了一封“感激涕零”的回奏,又对赵佶歌功颂德了一番,声称前线能取得如此大胜,全靠赵佶运筹帷幄,同时接着跟赵佶要兵、要粮、要物资、询问下一步的战略目标。
  
  等这封信送出去了之后,蔡仍想了想,决定不等了,直接募兵扩军。
  
  不过——
  
  云地不比宋境。
  
  在宋境,蔡仍可以直接募兵。
  
  但在云地不行。
  
  因为蔡仍在两地的身份不同——在宋境,蔡仍代表的赵宋朝廷、代表的官方,而在云地,蔡仍代表的侵略者。
  
  所以,在云地招兵之前,蔡仍得先取得云地的民众的任何。
  
  那么怎么才能取得云地的民众的认可?
  
  当然是我军的制胜法宝,公审,分田,以及诉苦大会了。
  
  ……
  
  仇悆一到应州城,岳飞就赶紧将民事和政事全都交给了仇余,而他自己则只管布防、只管收复应州的其它地区、只管怎么设防,完全不插手民事和政事。
  
  见岳飞交出来的如此干脆,仇悆突然对于蔡仍搞得军政分离生出了一些好感。
  
  接管了应州城之后,仇悆立即着手恢复应州城的秩序。
  
  仇悆指哪,他带来的人就打哪,政令一道一道的发下去,一道一道的快速执行,畅通无阻。
  
  可以说,一切都向着仇悆所期待的方向发展,除了一样——政治部搞得公审。
  
  待应州城的秩序恢复得差七七八八了,政治部的人便在府衙前搭建了一个公审台,然后在公审台的前面立了两杆大旗——一杆上书“冠军侯”、一杆上书“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虽说,公审这种事,蔡仍早就教过政治部的人了。
  
  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公审,因此,哪怕李未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老政工了,但他对于这第一次公审,还是慎之又慎。
  
  为了确保不出现意外,李未事先请前情卫暗中调查了一番之后,找到了几个最罪大恶极的权贵富豪,然后又找了一些托。
  
  等政治部这边一开始公审,立即就有托来击鼓鸣冤。
  
  对这些最罪大恶极的权贵富豪,政治部的人一点都不手软,全都捉来在公审台公审,然后砍头,再然后抄家。
  
  一连砍了十几个人之后,自有那有身负血海深仇的人壮着胆子站出来报仇雪恨。
  
  政治部立即派人一一核实,如果是真的,绝对立即推上公审台,接受人民的审判。
  
  而如果人民判一个人有罪,那没说的,杀,然后抄家。
  
  公审给了那些遭受过不公平对待的人一个宣泄口,让他们有仇报仇有怨报仇。
  
  哪里都有压迫和剥削。
  
  更何况,辽国还是一个由契丹族统治其他众族以契丹族为尊、为贵的国家,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没有不公,怎么可能没有委屈?
  
  所以,这个口子一被政治部的人撕开,就一发不可收拾。
  
  受到过委屈的民众纷纷爬上公审台告状,那些曾经仗着权势欺辱人的人,全都遭到了报应。
  
  尔后就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仇悆对此皱眉不已,因为这公审简直就跟儿戏一般,只要群众觉得这个人该死,这个人就得死,这置法律于何地,再者,就算一个人有罪,也不能就将之杀了、将他家抄了吧,不得量罪惩罚嘛,更关键的是,仇悆担心,民众的杀性被激起来了之的,就会变得疯狂,
  
  就会变得不受控制,如果真是那样,那他们怎么在这个地方立足?
  
  可让仇悆傻眼的是,民众并没有因为蔡仍的人搞公审而记恨蔡仍,相反,很多人还感激蔡仍为他们报仇,甚至是想将命卖给为他们报了大仇的蔡仍。
  
  顺带着,蔡仍还捞到了不少金银珠宝粮食辎重。
  
  这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就在仇悆啧啧称奇的时候,政治部又出了第二招——分粮、分田。
  
  每人两石粮食、二十亩田地,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契丹、渤海、奚、汉民,只要你肯来,只要你肯要,就分粮、分田给你。
  
  那二十亩田地就不说了,在和平时期,对于穷苦人来说,这绝对是一笔极大的财富,多少穷苦人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有几亩自己的田地,现在他们唾手可得。
  
  如果说,田地还不能那么快见效,还需要时间慢慢发酵,那么两石粮食,可就是立竿见影的实惠了。
  
  要知道,两石粮食可是足够一个大饭量的壮汉吃上大半年了,老弱孩童甚至能吃上一两年。
  
  这几年,燕云之地虽不像黄河两岸那样灾难频繁,但因为年景不好,收成也都不怎么好,关键是,战争频发,朝廷一次又一次的横征暴敛,可以说,穷苦人已经好久都没有吃到过一顿饱饭了——这也是导致辽国境内起义不断的原因之一。
  
  因此,每人能分到两石粮食,对于穷苦人来说,真是帮了他们大忙,甚至是救了他们的命,进而也让大多数人开始接受蔡仍、开始接受以蔡仍为首的这个政权。
  
  当然了,蔡仍搞公审,也不是一点危害都没有,像它必然会将原来的权贵和富豪阶层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可这正像是蔡仍跟仇悆和郭永他们所说的那样,他们不可能得到所有阶层的接受,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因此必须要做出取舍。
  
  而蔡仍早就做出了选择——他不想跟云地的权贵阶层并肩,而是要和穷苦大众站到一条战线上,然后创造新的权贵阶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