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枭途 > 第二百零七章 三策(求订阅!)

第二百零七章 三策(求订阅!)

第二百零七章 三策(求订阅!) (第2/2页)

过了好一会,童贯主动说道:“下策是让冠军伯带兵去收复云地。”
  
  “哦?收复云地?这是为何?”赵佶不解道。
  
  童贯解释道:“关于西京等山后九州,金国皇帝也曾口头答应给咱们大宋,赵良嗣还特别指出蔚、应、朔三州离咱们大宋最近,不许女真人到达,可让冠军伯带兵先去河东,并伺机占领蔚、应、朔三州,一来这也算是咱们大宋如约出兵了,二来免得女真人将来不承认山后九州属于咱们大宋,三来嘛……”
  
  赵佶问:“三来什么?”
  
  童贯道:“三来,云州那里,左面是党项,右面是契丹,后面是咱们大宋,前面是达旦诸部,冠军伯只能一心一意为官家收复云地。”
  
  虽然童贯说得含糊,但赵佶也明白了童贯的意思是,云地是一个四战之地,蔡仍去了那里,就算有异心,也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童贯还有两点并没有说出来。
  
  第一点,河北不在童贯的控制下,蔡仍去了河北,可以一统河北禁军,得到河北禁军的助力,完成进一步的壮大,到那时,童贯就控制不住蔡仍了,而河东属于西北,在西军的控制下,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童贯控制,关键是童贯了解西军极度排外的特性,蔡仍如果去了河东,是不可能聚集起河东之兵而完成进一步壮大的,在童贯想来,蔡仍只要不进一步壮大,就凭蔡仍现有的五万人马,是绝不可能收复云地九州的,等他将来收复了燕地七州以后,再挟大胜之威翻过太行山,他想怎么炮制蔡仍,就能怎么炮制蔡仍。
  
  第二点,燕云之地,重要的是扼住华北平原咽喉的燕地,而云地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如此,就算真被蔡仍收复了云地,也胜不过收复了燕地的童贯,童贯还是能稳压蔡仍一头,获得收复燕云的最大之功的最大收益。
  
  童贯的下策让赵佶动心了。
  
  不过——
  
  作为一个皇帝,赵佶也不能只听童贯一人之言就拍脑袋做决定。
  
  所以,赵佶并没有当场答应下来用童贯的下策,他还得听听别人的意见,比如蔡仍……
  
  ……
  
  班荆馆坐落在东京北郊的陈桥驿,就是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那个小镇,离京城大约有四十里路。
  
  班荆馆虽然设在郊区,但馆舍建筑、食宿条件、服务水平等,与设在京城的其它馆驿相差无几。
  
  乌歇是个女真人,高大魁梧,浓眉大眼,性格豪爽,他觉得班荆馆很不错,青砖碧瓦,雕梁画栋,亭台楼榭,令他目不暇接。
  
  高庆裔是渤海人,他对宋朝文化很熟悉,头脑也很精明,与赵良嗣算是老相识,去年春天,赵良嗣与完颜阿骨打在辽国上京谈判时,他在完颜阿骨打身边担任翻译,就是他阻止完颜阿骨打将平滦营三州也许给赵宋的。
  
  高庆裔对赵宋这样的安排很不满意,他面色不悦对赵良嗣说:“按照大宋旧例,北国来的使者,不是都安排在都亭驿吗?为何将我们安排在京城之外?”
  
  都亭驿坐落在东京城最繁华之处,是东京规模最大、条件最好、接待规格最高的国宾馆——以前,主要是用来接待辽使。因为辽国使团人数众多,最多的一次,竟然来了六百多人。
  
  高庆裔觉得,东京城里有驿馆不安排,却偏偏要安排他们住在京城之外的驿馆里,这不分明是轻视他们吗?
  
  赵良嗣是一个很成熟的外交官,他知道外交无小事,不能轻易承诺什么,所以找了个话头暂时差过了驿馆一事。
  
  翌日,赵佶在崇政殿接见了金使。
  
  乌歇和高庆裔跪地奏道:“外臣拜见大宋皇帝。外臣等来时,皇帝让外臣等传语大宋皇帝,因契丹昏主无道,故举兵再伐契丹,现已大势所趋,契丹即将覆灭。所以派我二人前来与贵国商量具体出兵时间以及其它相关事宜。”
  
  说完,乌歇便将国书呈上。
  
  赵佶满脸笑容和蔼可亲地说:“谢谢大金皇帝,远遣使臣来到大宋。契丹不守盟约,趁我大宋伐夏之际,毁约向我大宋勒索岁币,人神共愤,不伐不能平众怒,不伐朕对不起列祖列宗,遂我大宋与你大金联合共伐无道之契丹。关于出兵时间一事和旧汉地计议之事,大事已定,具体细枝末节,你们可到宰相王黼宅邸商量。”
  
  赵佶随后赏赐给金使大量金帛,甚至将自己饮用的茗茶和保养玉体的调膏也赏赐给他们许多,让乌歇非常高兴,高庆裔则始终不动声色。
  
  乌歇和高庆裔谢恩礼毕,由檀棹送他们回班荆馆。
  
  宋金之间又一轮外交战正式打响……
  
  ……
  
  阅读网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