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枭途 > 第一百七十九章 仍城(求订阅!)

第一百七十九章 仍城(求订阅!)

第一百七十九章 仍城(求订阅!) (第2/2页)

“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弹,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
  
  战争于物资而言,耗费巨大,国弱民贫,战争就难以为继。
  
  因此,强军首先要发展经济,要想打败敌人,首先要在物质财富上超过敌人,“为兵之数,存乎热÷书财……是以欲王天下,财不盖天下,不能王天下”。
  
  另外,欲王天下,必须“国富而粟多”,“众民、强兵、广地、富国,必生于粟也”,“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只有粮食充足,军队才可守可战,“有蓄积则久战而不鼠”就是这个意思,相反,如果军队粮食不充足,“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突”,粮食在战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做到在物质财富上胜过敌人,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农业生产。
  
  很多人认为,想要粮食还不简单,抢就是了。
  
  这其实大错特错。
  
  先不说,不一定真能抢到,尤其是在灾荒年间,想抢到够数十万大军以及更多的属民吃的东西,谈何容易?
  
  退一步说,就算能抢到,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抢到,关键是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抢够。
  
  而人只要有一两天吃不上饭,甚至只要一两顿吃上不饭,都有可能会发生暴乱,进而断送大好形势。
  
  台湾的南部地区乃是热带季风气候,极为适合耕种,在这里种植水稻,一年两熟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都可以一年三熟。
  
  蔡仍之所以选中台湾作为自己的大后方、自己的根据地,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台湾可以成为一个产粮基地。
  
  勉勉强强的将台湾考察完了之后,蔡仍一发狠,在西部广袤的大平原上放了一把大火烧荒。
  
  这把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在岛上烧出上千平方公里的白地。
  
  (剩下的地方可以边发展、边烧。)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李衍放的这把大火的原因,白地上的瘴气竟然没那么厉害了。
  
  之后,蔡仍派李宝回去,将舟山岛上的人全都接到台湾来。
  
  在这期间,蔡仍亲自挑选了一个适合的地方规划了一座城市。
  
  数日之后,李宝带着舟山岛上的人到了台湾。
  
  这些人对这个世外桃源充满了好奇,更震惊蔡仍能找到这么一个地方。
  
  蔡仍没有时间让这些人好奇,甚至都没有时间让这些人适应,就领着他们在他烧出来的白地上开始种植他早就让人准备好的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引入北宋已经有些年头了,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
  
  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后世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
  
  它的有几个特点
  
  一是耐旱。
  
  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
  
  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四是占城稻与晚稻配合在一些地区还可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
  
  蔡仍相信,有台湾这个宝地,再加上占城稻,只要给自己年时间,自己一定能攒够逐鹿天下的粮食。
  
  除了让人开始种田以外,蔡仍也让人开始为仍城(蔡仍为台湾岛上的第一座城市命的名)奠基、兴建港口和船坞。
  
  城市不用说了,那将是台湾岛上的人生存的基础。
  
  港口更不必说,今后台湾岛上的人必须通过这里与外界接触,蔡仍也懒得费事,直接就在后世的真爱码头附近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始建可持续发展的码头。
  
  至于船坞,那不必说,那是蔡仍的野心、雄心,怎能不大力发展?
  
  而且,台湾岛这里拥有数量庞大的适合造船的树木,有些树木高可达五六十米,船匠们甚至还发现了几棵高达七八十米的两千多年的大樟树,用它们甚至都能造宝船。
  
  只不过——
  
  造船所用的龙骨不是一两年就能准备好的,所以,蔡仍想要宝船,还得等。
  
  总而言之,蔡仍在台湾岛这里大力发展,致力将其打造成自己的大后方、自己的根据地、自己的退路。
  
  然而可惜的是,蔡仍能在台湾岛待的时间毕竟有限,他还有东南那一大摊子事不能撒手不管。
  
  蔡仍只能将台湾岛交给自己的四个女人王三娘、梁红玉、方百花、陈进姑,并帮四女每人组建一只五千人马的军队。
  
  另外,蔡仍又将赵鼎、宋江、张悫和一大批蔡仍亲自选出来的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文人留给王三娘四女。
  
  为以防万一,蔡仍还将亲卫军和金吾后军留给王三娘四女。
  
  三月末,蔡仍率领两栖军回到杭州。
  
  此时,杭州的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