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枭途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米已成粥(求订阅!)

第一百二十七章 米已成粥(求订阅!)

第一百二十七章 米已成粥(求订阅!) (第2/2页)

其实,与哪哪都不让他满意的赵桓相比,赵佶真的更喜欢哪哪都跟他极为相似的赵楷,他甚至动过要换掉赵桓让赵楷当太子的念头。
  
  可一来,赵桓虽然不讨赵佶喜欢,但赵桓在当太子期间并无大错,没给赵佶换太子的借口,二来,赵桓的太子之位当得太久了,身边已经聚集了一股不小的政治力量,如果冒然换掉赵桓,势必要引起这股政治力量的反抗,与大宋的江山社稷不利,三来,赵佶太年轻了,而且,赵佶心情一直都非常愉悦,又注重保养他自己,以至于赵佶的身体非常好,因此,赵佶不着急处理这些事,在赵佶看来,到底让谁来继承他的大宝,他可以慢慢考虑。
  
  所以,赵佶并没有着急表态,也没有要培养赵桓扶植赵桓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蔡仍在赵佶眼中并没有那么重要,赵佶也没必要将蔡仍推给赵桓,壮大赵桓。
  
  可随着时局的发展,事情有点不受赵佶控制了。
  
  当初,蔡京在位之时,既不站边太子赵桓,也不站边郓王赵楷,赵佶可以不表态,可以玩平衡。
  
  但蔡京致仕了,换上了由梁师成推上位的王黼当宰相,梁师成支持的赵桓无疑就要盖过赵楷一头。
  
  这种事,赵佶可能并没有感觉到——赵佶还不知道,王黼和梁师成是穿一条裤子的,是里应外合从他身上获得大宋最高权力的。
  
  王黼做得也很隐秘,他只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跟赵佶说:“官家,现在是收复燕云的关键时候,稳定大于一切。”
  
  然后,赵桓再跟赵佶一顿哭诉他自己的处境有多艰难,想要请辞太子之位。
  
  赵佶自己就会去考虑:“这时候储君不稳,会对时局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利于收复燕云,为了我大宋的百年大计,不如暂且先对桓儿好一点,等收复了燕云之后,再去慢慢考虑谁更适合当太子也不迟。”
  
  于是乎,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赵桓求赵佶为蔡仍和朱慎赐婚,赵佶也就答应了。
  
  可赵佶虽然答应了,但却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如此一来,蔡仍的表忠心,顿时就让赵佶龙颜大悦了。
  
  不过赵佶并没有接蔡仍的话茬,而是说道:“你蔡氏一门,忠胆义肝,你伯父和你父亲都曾是朕的肱骨大臣,为大宋立功甚伟,你又为朕招安了叛匪宋江,朕不能不为你计深远。”
  
  顿了顿,赵佶又道:“我让人打听过了,那朱慎不仅人长得漂亮可人,难得的是一个好性子,是一个贤女子,娶妻当娶贤,不能只看家世,再者说,朱家也是名门望族,配你蔡家,也不算委屈了你,唯一有些差强人意的是,朱伯良是庶出,朱慎不算朱家嫡女,可有朕赐婚,娶个庶女,也不算辱没了你。”
  
  蔡仍道:“陛下日理万机,能在百忙之中为臣之婚事费神,臣万死无以为报。”
  
  赵佶的笑容更灿烂了,觉得蔡仍很识时务、很会说话。
  
  赵佶道:“朕可是听很多人说过,你是当今第一文学大家,朕让你即兴作一首诗,不算难为你吧?”
  
  蔡仍立即大拍赵佶马屁道:“陛下才是当今第一文学大家,臣哪里当得起如此谬赞。”
  
  赵佶大笑道:“少恭维朕,朕只给你七息时间作诗,现在只剩三息了。”
  
  蔡仍听言,心思电转,很快就道:“日月尧天大,璇玑舜历长。侧闻行殿帐,多集上书囊。”
  
  赵佶一听,心道:“尧天:太平盛世……璇玑:舜帝时测天之器……舜历长,谓朕在位时间像舜帝那么长……侧闻:间接听说……多集上书囊:以汉文帝集书囊作宫殿帷帐的故事来颂朕节俭……”
  
  想明白了蔡仍诗中的意思,赵佶既喜爱蔡仍的急智,又忍不住打压蔡仍道:“爱卿也是一阿谀奉承之辈,朕哪里节俭了,朕怎么不知道?”
  
  蔡仍当然不能说:“这诗是李清照歌颂你儿子赵构的,我为了显示我的急才取得你的好感直接照搬过来的,因为没有时间细想,所以也只能歌颂你节俭。”
  
  蔡仍心中一动,强加解释道:“臣听说,陛下不久前下过一道圣旨,宫中各种用度酌情裁减,陛下如此,不是节俭吗?”
  
  赵佶是下过这么一道命令,可那只不过是走个形势罢了,宫中并没有哪里真的裁减,赵佶和他的后宫佳丽三千照样铺张浪费,艮岳也照样如火如荼的建设。
  
  可赵佶总不能跟蔡仍说:“我下那道圣旨,就是向那些反对出兵收复燕云的臣子表明我收复燕云的决心,并不是真心节俭。”
  
  赵佶只能主动差过蔡仍歌颂他节俭一事,转移话题道:“既然爱卿说起收复燕云一事,爱卿又是一个懂兵之人,那不知爱卿对收复燕云一事,怎么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