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枭途 > 第六十八章 论功行赏(下)

第六十八章 论功行赏(下)

第六十八章 论功行赏(下) (第2/2页)

高俅道:“依蔡仍所立之功,可累次从敦武郎升到武功郎,连升十二级,但臣觉得,官家可以示蔡仍以恩,再为他多升一级,特许他进入横行副使(诸司副使中的第二级,一般不作武阶官升迁之必经梯级),另外可将他所统领的金吾卫升为金吾军,许他担任一统领,统领金吾军,继续为官家剿灭宋江叛匪。”
  
  老实说,依照蔡仍所立之功,这个赏赐并不过分。
  
  而且,就算是连升十三级,蔡仍仍然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小武官,根本不值得赵佶为之费心。
  
  不过——
  
  赵佶还是挺重视蔡攸这个玩伴的意见的,他依稀记得蔡攸曾想过要磨练一下蔡仍,因此,他扭头问蔡攸:“爱卿,你觉得蔡仍能担此职务吗?”
  
  当初蔡攸之所以不同意蔡仍直接统建一军,主要是爱惜他自己的羽毛,不想将来受蔡仍的连累。
  
  如今蔡攸已经用实际行动向赵佶证明过了他的“大公无私”,这种情况下,赵佶再想升赏蔡仍,可就跟他蔡攸无关了,他又何必枉做小人呢?
  
  再者说,百香居两成的股份,蔡攸也不能白拿啊。
  
  所以,蔡攸道:“臣原以为六弟只是胡闹,并无统兵之能,怕他误了官家的大事,所以才想打磨一下他,让他放弃武途重归文途,现在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确有统兵之能,如此,他从武也好,正好可以为官家守土安邦,至于高太尉所说的升赏,微臣觉得也还算合理,毕竟六弟他是今科进士,如不是弃文从武,他早就是从七品的官员了。”
  
  见蔡攸也不反对,赵佶又看向王黼。
  
  王黼此人虽然毛病多多,但毕竟是宰执之臣,未来还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因此,他结合蔡仍的年纪,觉得不该如此升赏蔡仍,要知道,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最后就只能有两个结局,要么赵佶赐死蔡仍,要么蔡仍造赵佶的反,所以,在王黼看来,不论是为了大宋,还是为了蔡仍,都不该如此升赏蔡仍。
  
  可王黼刚想张嘴将他的理由说出来,不远处的梁师成突然不着痕迹的摆摆手,示意王黼不要搅了蔡仍的升赏。
  
  王黼见此,将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改口道:“有功赏,有过罚,方能让人信服。”
  
  三个重臣全都同意了,而且这真的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小武官完全不必赵佶这个皇帝费心,所以,赵佶不再犹豫,道:“那就依高爱卿所凑,升蔡仍为右武郎,赏蔡仍閤门宣赞舍人,金吾军统领,另外,赏蔡仍兵甲一幅、好马一匹、银绢二十匹。”
  
  右武郎和金吾军统领没什么可说的,一个是武官第三十四阶(相当于后世的军衔),一个是实权,也就是统领一军(即两千五百人)的武官。
  
  而这閤门宣赞舍人则为閤职,武阶官加閤职意味是可担重任的优秀后备人才,也就相当于重点培养对象。
  
  从赵佶给蔡仍的封赏上不难看出,赵佶也很看好蔡仍,至少是在高俅、蔡攸、王黼的推崇下,赵佶很看好蔡仍。
  
  仅十几日,封赏就到了蔡仍手上,金吾军的将士欢呼雀跃,只有蔡仍还算平静,甚至脸上都没有多少喜色。
  
  众将不解,问之。
  
  蔡仍答道:“我在等你们的升赏。”
  
  众将恍然大悟:“原来将军不以自己升赏而喜,却为我等升赏未至而忧。”
  
  这让众将更加敬服蔡仍。
  
  又过数日,金吾军将士的升赏陆续全都下来了,蔡仍的脸上终于开始有喜色。
  
  等到蔡仍最期盼的允许蔡仍自己招兵扩军的命令下来了,蔡仍的脸上才真正挂满了笑容。
  
  伴随着升赏一块下来的,还有继续剿匪的命令——枢密院命令曾孝蕴和梁方平率领剿匪军北上,与河北禁军一起彻底剿灭宋江义军。
  
  而金吾军虽然从营升级为军,但仍然隶属于剿匪军序列。
  
  只不过,金吾军刚刚才经历过大战,又要招兵扩军,因此,并不在先发序列当中,属于应急部队——增孝蕴、梁方平等人甚至不想再叫金吾军出战了,按他们的说法是,也给其他人一些立功的机会。
  
  因为蔡仍大方会做人,剿匪军的上下皆承蔡仍的情,最不济也不好意思拂蔡仍的面子。
  
  因此,蔡仍跟增孝蕴和梁方平请示,说左右金吾军暂时也没有战事,便想绕道去相州一趟,去那里招些能打的相州兵,增孝蕴和梁方平只是稍稍一商量,也就同意了。
  
  得了增孝蕴和梁方平的同意之后,蔡仍很快便率领金吾军开拔,直奔岳家军的摇篮相州而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