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枭途 > 第四十一章 武人能做更多的事

第四十一章 武人能做更多的事

第四十一章 武人能做更多的事 (第2/2页)

蔡京眼皮一抬,问道:“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蔡仍答道:“这并不难猜,官家有这个心思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是的。
  
  其实,赵佶早就想要伐辽了。
  
  三年前,赵良嗣(即童贯从辽国认识的马植)给赵佶献了联金灭辽之计以后,赵佶就对收复燕云开始动了心。
  
  赵佶心想:“青唐地区陷入吐蕃已达三百多年,都能出兵收回,而燕云落入契丹还不到二百年,趁契丹内乱之机,出兵将其收回,应该也是能办到的。”
  
  于是,赵佶就将他的两个重臣蔡京和童贯找来商量此事。
  
  童贯当时的意思是,如果辽国确实如赵良嗣所说,已被女真搞得灭亡在即,那么大宋单独出师北伐,一举收复燕云,也未尝不可。
  
  而蔡京当时的态度则比较谨慎,他认为,目前辽国的情况还不是十分清楚明朗,仅凭赵良嗣的一面之词,就匆忙决定出兵,有草率之嫌,应令河北、河东边防帅臣进一步探听辽国的动静虚实,摸清情况后再做主张。
  
  后来,雄州知州和诜接到赵佶的密旨后揣测,朝廷可能要对燕云有所图谋。
  
  于是,和诜不惜重金,多方招纳辽国豪俊之士,大力搜集辽国各种情报。
  
  不久,有个辽国商人献给和诜一张燕山地图,燕京地区的山峦平原,森林河流,大道小路,城乡村镇等,俱在其中。
  
  和诜如获至宝,亲自赴京,将地图呈给赵佶。
  
  赵佶将这张燕山地图悬挂在崇政殿里,时常痴痴地端详。
  
  这样一来,收复燕云故地的愿望,便在赵佶心中日益强烈起来。
  
  又过一段时间,赵佶接到河东路代州守臣王机的奏章,说辽国应州知州王师中率领全家来到代州投诚。
  
  赵佶大喜,立刻令王机派人护送王师中一家速来京师赴阙。
  
  也是在延庆殿,赵佶接见了王师中。
  
  问及辽国当时的情况,王师中的说法与赵良嗣基本相同。
  
  赵佶让王师中谈谈对“联金灭辽、收复燕云”战略构想的看法。
  
  王师中认为这是一个好战略,他说:“现在辽国已日薄西山,而女真恰好相反,如日出东方。大宋若能抓住辽国内乱的这个时机,收复燕云易如探囊取物,而联金灭辽,必将加速这一进程,实乃上策。”
  
  后来,辽国易州涞水人董庞儿聚众起事,攻陷城邑,声势浩大。
  
  不久,董庞儿派人来宋,送来降表,表示愿意归顺大宋,在降表中,他自称“抚宋破虏大将军董才”,决心攻取燕云旧地,报效大宋,并请求大宋出兵支持。
  
  当时,蔡京和童贯都建议赵佶接纳董庞儿。
  
  蔡京认为,借助于辽人之手收复燕云,乃是上上之策,董庞儿起事,就是一个绝好机会,不可错失。
  
  童贯则主张,以支持董庞儿为由,直接出兵北上,收复燕云。
  
  赵佶于是同意招纳董庞儿,并且许诺:如果董庞儿能助大宋收复燕云,日后可以封其为燕王。
  
  蔡京遂令有关部门,秘密给董庞儿的军队制作战袍冠带,一旦接收了之后,就将他们纳入宋军的编制。
  
  那些日子,赵佶很兴奋,他命令童贯从中央禁军之中抽调一部分精锐组成前军,同时,令河北各路做好战时后勤保障准备,还计划以换防之名,将西军主力秘密开往河北边境集结。
  
  不久,北伐前军从东京悄悄出发——童贯计划率北伐中军于三月上旬出动。
  
  时任知枢密院的邓洵武,闻讯后,急忙入宫,请求面圣,还没等获准,他便风风火火地直接闯进了崇政殿,将一篇强烈反对伐燕的奏章《北伐问目》直接交给赵佶,并请求赵佶命蔡京前来当面讨论。
  
  邓洵武的这篇奏章篇幅很长,一共陈述了二十七条有关北伐利害的事项,而且每一条都详加注释。
  
  如“出师无名”这一条,他注释说:依靠宋辽盟誓,百年以来,两国之间从没发生过战事,现在忽然要出兵伐辽,毁掉盟誓,为什么呢?用什么理由来告知天下百姓?又用什么理由去告知辽国?出师无名。
  
  奏章结尾,邓洵武深情的写道:“官家,请您审视一下今日之朝廷,谋议之臣,有比得上赵普的吗?将帅之良,有比得上曹彬和潘美的吗?甲兵之精,能比得上开国之初吗?那时,以太宗之神武,赵普之谋略,曹彬、潘美之大将,百战百胜,征伐四方,而唯独对于燕云,几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那时不行,今日就行吗?且不可轻言出兵。百年盟誓,一朝弃之,诚恐兵革一动,中国昆虫草木皆不得而休息矣!”
  
  看完了邓洵武的奏章,赵佶不禁动摇了:“出兵北伐,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赵佶又心想:“契丹不同于吐蕃,也不同于西夏。契丹是一个草原帝国,它当年横扫整个草原,所向披靡,一旦他们攻入中原,兴许就会踏碎山河啊!”
  
  赵佶把他的顾虑跟蔡京说了,并道:“违背祖宗盟誓,恐怕要招致不祥,还是停止北伐吧。”
  
  赵佶突然决定停止北伐,这让蔡京大吃一惊,他心想:“官家这简直是在拿打仗当儿戏,哪有兵都已经出了,马上就要打响国战了,再临阵反悔的?”
  
  那边都已经准备开战了的童贯,也没想到,赵佶会突然变卦,于是亲自快马加鞭回到东京汴梁城,劝说赵佶回心转意。
  
  可那时,赵佶已经倾向于再等等再看看了。
  
  于是,收复燕云一事,就被搁置了下来。
  
  说实话,那时北宋如果出兵,机会还是很大的。
  
  因为那时正好是,辽国境内盗匪蜂起之时,金军也打得辽军节节败退,更为关键的是,那时北宋的经济正处于巅峰时期、宋军也可以一战,经得起一场大战,哪怕是国战。
  
  只可惜,因为赵佶犹豫不决,北宋错过了一个收复燕云的好机会。
  
  现如今,随着辽国的局势进一步恶化,甚至已经露出了亡国之态,赵佶又动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念头,并且已经开始跟金国搭上线了。
  
  联金灭辽一事,是个秘密,但其实只要地位到了一定程度,就多少知道一点。
  
  换而言之,这其实已经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了。
  
  所以,蔡京也没揪着蔡仍是怎么知道联金灭辽的一事不放,而是好似很随意的问蔡仍道:“这事你怎么看,你同不同意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