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基因狂徒 > 第439章 神山冈仁波齐!

第439章 神山冈仁波齐!

第439章 神山冈仁波齐! (第2/2页)

经过原始先民漫长而又复杂的造神运动,大约在3500年前,原始苯教诞生了。原始苯教认为“万物有灵”,奉周遭的高山、湖、水、风、雪、冰雹和动物等为神灵。
  
  在雪域高原角落里诞生的苯教,却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要知道当时除婆罗门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外,其余大都只有泛神崇拜和简单的祭祀,并未初具文化形态。
  
  大约在公元6世纪时,辛饶米沃统一高原,在离冈仁波齐不远的象雄地区建立了象雄王朝,并革新原始苯教为雍仲苯教。
  
  象雄时代,部落酋长、王公贵族和臣民们都匍匐于冈仁波齐脚下,祈求它的护佑。
  
  数千年来,世界各地的先民都将巨大的岩石和冰川视为通往天国的阶梯,比如古希腊人就相信,他们的神灵居住在俯瞰着爱琴海的奥林匹斯山顶。
  
  藏族先民也认为每座山、每个湖泊都可能是某个神祗的魂魄所居之处,便认定外表奇特的山峰湖泊为“神山圣湖”。
  
  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现代地理学和海拔测量的概念,只能通过肉眼来判断高低,冈仁波齐虽然绝对海拔不高,但远远看去非常显眼。
  
  极高的雪峰是冰川塑造出来的,往往山形尖锐而线条硬朗;冈仁波齐峰顶却比较“圆润”,群山之中显得雄浑刚毅,气势恢宏,此外,冈仁波齐峰顶向阳面,终年积雪不化,白雪皑皑,阳光之下更加耀眼。
  
  冈仁波齐峰还有个特性,它是由岩性软硬相间的砂砾岩层组成,山体形成时,不同岩性的地层平铺叠聚,形成了近乎平行的水平纹理。
  
  而苯教的世界形象是“九叠雍仲”,九个相叠的象征世界共有九层,正好与冈仁波齐峰顶的九道横向痕迹相对。
  
  除此之外,冈仁波齐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横向岩层,还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卍”字,它被称呼为“雍仲”,象征着永恒。”
  
  李岚点点头,一脸迷妹的表情,“虽然数百年后象雄王朝覆灭,但苯教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对神山的崇拜,在往后的数千年里,却在藏地延续了下来,直到如今。雪域高原,那可真是个净化灵魂的好地方呐。”
  
  杨平凡刚想吐槽,张小铭嘴巴收不住,张口就来,“去高原净化灵魂,你是净化哪个灵魂?”
  
  “去你的!”
  
  李随风靠在舷窗上,直直盯着那座巍峨的雪山,“说起来,当年佛教传播时,遇到了西藏本地苯教信众的排斥,较早来高原传教的莲花生大师,便“聪明”地吸收了本地宗教的成分,将苯教的神祗也收为佛教的护法神,一并崇拜起了神山和圣湖。
  
  尽管吸收交融,但还是偶有冲突,传说佛教大师米拉日巴和苯教大法师那如本穷都要在冈仁波齐修行,他们决定进行比赛,胜利者可占有神山。
  
  第一局比谁能在日出之时登上峰顶,两人打成平手。
  
  第二局时米拉日巴说:这一次如果再打个平手怎么办?那如本穷心急,说:再打个平手就算我输。
  
  结果两人又是平手,那如本穷心甘情愿地认输。
  
  米拉日巴说:比武斗法不见输赢,你提出的条件对我有利,可见你宽厚仁义,只因我舍不得此山,只好如此无礼了。附近有一座小山气势非凡,作为你的修行之所,不知意下如何?
  
  那如本穷说:大师说的正合我意。冈仁波齐旁边有一座黑色的小山,传说那就是米拉日巴移来给那如本穷修行的地方。
  
  冈仁波齐流传着这个著名的“斗法”故事,看似结局圆满,其实暗示了现实:佛教与苯教曾有过漫长激烈的斗争,最后以苯教落败告终。
  
  千百年来,这个“只有老鼠和飞鸟能经过的地方”上,马匹和牦牛踏出了一条条狭窄的小道,在严酷的高原上,人们互通有无、互相帮助,才让生命延续至今,而这些小道,正组成了著名的“茶马古道”。
  
  大家都知道,我们神话里有一个王母娘娘,也就是西王母,住在昆仑山下,西王母并非是杜撰的神话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但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小部落。
  
  几千年前的人们难以解释河流发源的具体成因,多半会沿着河流而上,把源头当作神居住的地方。汉朝时期,人们沿着黄河而上,认定现在的昆仑山脉是黄河的源头,便把她当作传说中的昆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