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追梦华章 > 第68章 山区的温饱步伐

第68章 山区的温饱步伐

第68章 山区的温饱步伐 (第1/2页)

辛献在完成渡槽建设,并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后,马不停蹄地开展了山区农业发展和工业起步的调查研究。辛献召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参加座谈会作经验介绍的大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交代,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南粤大地先行一步,省城一带的平原地区已经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我们山区一定不能“等、靠、要”,理应主动去改变现状,决不能在实现温饱的路上拖后腿。
  
  辛献的调研计划体现了很强的创新意识,他让已被高校录取的六名大学生,每人调研一个工农业专题,完成调研任务后,由县里出具参与社会实践的证明。辛献交代完任务,便回办公室去了。
  
  琴音仔细地回忆自己在省城和经济特区的经历,认为山区的解放思想,就是要不断地向省城和经济特区学习更加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做法,因此给自己定了一个“如何通过第一、二产业发展尽快实现山区温饱”的调研课题,并打算诚恳地邀请辛献给予支持。
  
  琴音第一次来到辛献办公室,怯生生地敲门。开门的工作人员见到是参加座谈会的琴音,让琴音稍等,通报辛献后,便让琴音进门。
  
  辛献十分热情地接见了琴音,见了琴音递过来的调研主题,十分赞赏:“你的这个调研主题,其实正是我们县里急需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呀。”当即鼓励琴音要做好这个专题研究,并答应协调和帮助做好这项调研,必要的时候亲自出马带领调研。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辛献专门将办公室的电话给了琴音,让琴音在调研工作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打电话联系。琴音得到了辛献的电话号码,领了专题调研课题,便欢喜地回家了。
  
  回到家里,琴音与琴父谈起专题调研的事情,琴父对琴音的专题十分感兴趣。琴音突发奇想,父亲不是人民代表吗,于是征求父亲意见,得到同意后,便与父亲结成了一个调研组。琴父在渡槽工地的时候,还有到县里开会的时候认识了不少县委机关各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决定先到机关,然后到农村、农田、工厂调研。
  
  第二天,琴父带着琴音,便来到县委机关,找到了七八个单位的负责人,了解解决温饱存在的问题,力图找出温饱的路径。通过了解,琴音认识到,这些年,山区的经济开始得到初步恢复,发展山区经济,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求成。制定计划也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承受能力,既要避免经济的比例失调,又要防止片面和过渡开发,影响当地现代化的进程。琴音认真地记录和整理了这些存在的问题。
  
  有些人提到,发展山区经济,要善于借用外力,向山外要资源,向山外要机会,向山外要成果。琴音听着这种建议,觉得这所有的措施,如果化为个人的作为,那不就是自己么?
  
  琴音不禁抿嘴自笑,对方还以为是笑他呢,笑着问琴音:“我说错了吗?”
  
  琴音连忙答道:“哦,你没错,我是笑我自己。”
  
  琴父在一边解嘲说:“我这孩子就是借用外力的高手。”
  
  大家都笑了起来。
  
  第三天,琴音计划到农村调研,她突然想到了李非。对,很久没有见过李非了,她打算去会一会这名见多识广、脑袋灵活的老朋友。带上琴父,便直接往李非的村子去了。
  
  李非正在听收音机,收音机里播放的《小城故事》,美妙的女中音,甜美的歌声,让人心旷神怡。见到了琴音父女,李非急忙泡茶,斟茶,像见到了多年的故友一般,客客气气的。
  
  琴音说:“很久没见,你越来越客气了。在忙些什么呢?”
  
  李非说:“忙养塘鱼呀。你都知道的。”
  
  琴父在一边开玩笑地说:“你哪是忙养鱼,分明是忙听收音机嘛。”
  
  说起收音机,此时还是少数家庭才有的奢侈品。
  
  李非说:“哈哈,听收音机和养鱼的关系太大了。你看见我是在听收音机,但你不知道的,是我在听收音机里许多关于养鱼和其他经济方面的信息。”
  
  琴音微笑着,聆听琴父与李非的对话。
  
  琴父说:“听你这么说,收音机的作用还挺大的。可是我们小山村温饱都还没有解决,谁会买收音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