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猛卒 >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舆论之剑(上)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舆论之剑(上)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舆论之剑(上) (第1/2页)

上午时分,郭宋来到了晋昌坊,大门旁边原来清虚宫的地皮上正在大兴土木,一座三层高的主楼已初现雏形,飞檐斗拱,气势壮观。
  
  这里就是《京都快报》新馆,占地十五亩,包括报馆、捡字房、仓库四部分组成,但印刷坊不在这里,而是在城外。
  
  原来的金身阁和清虚宫在很多年前被一把火烧成了白地,以至于清虚宫重新在崆峒山崛起,留下很多回忆的这片土地郭宋也不再留恋,以五万贯钱的价格卖给了报馆,而这五万贯钱郭宋也没有拿走,而是大姐郭萍以追加投资的方式,投给了报馆,使报馆有资本在各地设立分馆。
  
  无论郭萍还是张雷,或者李安,他们也只是名义上的三大股东,真正的报馆掌控者是郭宋本人,这一点总管事李联和主审杜崇都心知肚明。
  
  李联到太原查看分馆的新馆址去了,主审杜崇陪同郭宋巡视新报馆的建设进度。
  
  “启禀殿下,我们的报纸在十天前已正式更名为《京都快报》。”
  
  郭宋微微笑道:“我看到了,改名的效果如何?有没有什么反对或者抵制?”
  
  杜崇摇摇头道:“在长安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就好像理所当然一样,我现在才发现,好像大家都不关注报纸叫什么名字?”
  
  “那你觉得是什么缘故?”郭宋笑问道。
  
  杜崇想了想道:“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它没有失去‘快报’这个名字,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大家称为快报,只要‘快报’两个字还在,大家都不会在意它前缀是叫长安还是叫京都;第二个方面是报纸太少,一共只有两家,很难弄错,大家就不太注意报纸名称,以后报纸多了,或许就会注意它的名字了。”
  
  这两个理由郭宋都比较赞成,他又问道:”
  
  “上次我提到的月刊你们准备好没有?”郭宋又问道。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是样刊,请殿下过目!”
  
  杜崇取过一本册子递给郭宋,郭宋接过这本刊物,名字就叫做《快报月刊》,是自己给他们题写的名字,装订方式是经折装,也就是折叠在一起,打开来是长长一串,有封皮和封底,又叫折本,朝廷的奏折都是这个样子。
  
  “怎么没有采用我上次教你们的线装?”郭宋问道。
  
  杜崇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教的线装我们还在反复试验,月刊比较急,所以暂时用折本的方式,等我们搬了新馆,再研制出一种比较便利的装订机,然后就正式改为线装了。”
  
  郭宋倒也不勉强,他知道自己嘴皮子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必须要反复试验,光是装订线的选择就很麻烦,自己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但要落实却需无数次的试验。
  
  郭宋翻看细看,首先纸质不错,很厚实,韧性也好,第一页上面写着《洛阳调查报告》,这是郭宋的要求,他要求《天下信报》和《京都快报》从今年开始,要加大对洛阳的报道,让长安百姓能深刻了解朱泚统治下的洛阳百姓是多么悲惨。
  
  郭宋翻了翻,足足写了七八页,很全面详实,用了大量数据说明情况,内容严肃,笔调犀利,郭宋沉思片刻道:“你们考虑过谁看这本月刊吗?”
  
  “这个....卑职还没有考虑到。”
  
  郭宋缓缓道:“我建议你们第一刊全部写成《洛阳调查报告》,把这一份编为军政刊,给关心天下大事的人看,然后再编一本生活刊,给平头百姓看,实际上一期编成两本,明白我的意思吗?”
  
  “卑职明白殿下的意思,我们会立刻着手改进。”
  
  郭宋笑了笑又继续道:“但报纸上可以刊登一些洛阳的情况,简单贴近生活的,比如老百姓要交多少税,米价多少,盐价多少,布价多少,这些内容,普通百姓肯定敢兴趣。”
  
  杜崇点点头,“不瞒殿下,我们已经访问了一些从洛阳逃难过来的百姓,把访问的内容集合起来,具体针对几家人的情况,他们家要交多少税,为什么要逃难等等,和殿下说的内容一样,都是有名有姓的人家,非常真实,准备在后天的报纸刊登,必须殿下有兴趣,可以把稿子先给殿下过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