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五千年来谁著史 > 第七十章 鞑子杀来了(求收藏)

第七十章 鞑子杀来了(求收藏)

第七十章 鞑子杀来了(求收藏) (第1/2页)

“孔孟曾颜”四大家的号召力存在不存在?
  
  那必须是存在的。
  
  但“孔孟曾颜”的号召力强大不强大?则就是一个未解的谜了。
  
  站在仁义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挑满清鞑子的刺,那真就跟吃鱼一样儿,刺儿多的叫你挑不完。再加上华夷大妨,檄文中还提及了蒙元时代,提及了赵宋时候的靖康之耻,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满清黑成了满黑。
  
  如此一道檄文又怎么会没有半点影响力?
  
  孔家、孟家、曾家、颜家,纵然后三家都已经沉寂了许久许久,乃至士林雅士们都要将他们遗忘去,可现在四家联名发布檄文,那瞬间的感觉就又回来了。
  
  如图尔格这样的人都能感受得到压力,齐鲁中原的官绅士大夫们又如何感受不到?
  
  人家都已经给出具体的可操作流程了,搞团练乡兵么。明末又不是没有团练乡兵?只是不出名罢了。
  
  那援汴总兵刘超据永城叛明降闯的时候,杀的可不止有落职归乡的御史魏景琦全家,还杀了总练生员王奇珍。若是没有团练,何来王奇珍的“总练”一说?哪怕大明朝廷只鼓励士绅组织团练来自保,却绝对不鼓励士绅组织正规化的武装。
  
  所以,明末不可能出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真出了这样的人,也早被大明朝给逼反。江南的许都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么。人可是正统的江南士子,与复社骨干多有交往,但下场一样叫人唏嘘。
  
  但就如檄文中言语的一样,各地便是只办团练,护卫乡梓,而不像曾国藩那般为大明保天下,这对满清也肯定是一大打击。只要真的有人那么去做。
  
  也所以,孔家、孟家、曾家、颜家的麻烦来了。先别去管檄文发酵后的一幕幕吧,只看眼下,孟闻玉就只想骂娘。
  
  清军已经杀到兖州了,向南一步就是邹县,若真的杀奔来了,他孟家又当如何自处?
  
  上次多尔衮率军入塞时,邹县有明大军守卫,力战之下清军不欲见太多死伤,自行退去。可现在呢?清军不止不会放过孟家,对邹县怕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历经了天启二年(1622年)白莲教之乱的创伤后,孟家可真经不起杀戮了。
  
  孔孟颜曾四大家,孔颜两族在曲阜,两家大门都离得不到一里地,孟家则在邹县,曾家在嘉祥,一个在兖州府城滋阳之南,一个在济宁州城之西(济宁又在兖州府城滋阳之西)。
  
  清军现下向南迈一步脚,就能杀到邹县。
  
  但是,孟家虽经不起杀戮,可孟家也不可能投降啊。祖宗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日后鞑子拍拍屁股回关外了,他们孟家又以何面目面对天下人?
  
  “叔父,我真没署名。这是有人要害我孟家,不,是有人还害我名教。”孔孟曾颜四大家被一道忽然冒出的讨满檄文给一网打尽了。
  
  四圣苗裔被人陷害了,那可不就是有人要害名教么?孟闻玉脸皮都涨红了。
  
  孟宏誉继续沉着一张脸,对于孟闻玉的叫声无有半点反应。
  
  不用孟闻玉说话,他就知道这是有人在暗中陷害他们四大家,因为孟闻玉这个侄子他知道,没那么大的胆量。鞑子这般凶狠,人都已经到了滋阳,孟闻玉当乌龟还来不及,如何敢去招惹那些野人呢?
  
  孔胤植他们也是一样。
  
  四大家几千年以降,看多了王朝更替,早就把廉耻放在了兜里。在各家家族、家老的眼中,实际利益方才是第一位的。
  
  “……或许是有人在害孔家,我们孟家,还有颜家和曾家,都只是城门失火而殃及的池鱼。”
  
  孟宏誉是上一代孟氏嫡脉中的次子,只因为他兄长死的早——徐鸿儒起义,孟宏誉他爹孟承光和大哥孟弘略为大明朝流血了,当时孟闻玉才七岁,显然不能执掌家门。如是,他就先做了五经博士。但等到孟闻玉成人,也就是崇祯二年他十五岁时,孟宏誉便上禀明廷将那五经博士让给了孟闻玉。
  
  因为没有弄出侄子早死早夭的狗屁事来,明廷为了奖励孟宏誉,给他了一锦衣卫千户的虚衔。
  
  也所以,邹县孟家,别看家主是孟闻玉,可他在孟宏誉这个叔叔面前就如儿子见了老子一样。
  
  孟闻玉脸色涨的通红,他也不傻,孟宏誉想得到他又如何想不到?这几日他与曲阜、嘉祥频频往来书信,愣是没能查出丁点的不对来。叫他恨的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