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世风云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战前部署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战前部署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战前部署 (第1/2页)

楚国襄州与魏国的交界处基本处于平原地势,无险可守,所以连营便是险地,据营而守便是据险而守。
  
  按理说秦子浩此举算是犯了兵家大忌,战争应该不要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作为守方,应占据各险要隘口,高地安营扎寨,据险而守,以占地利,可秦子浩此举完全把守方地利之优势让了出去。
  
  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因为襄城往北和西北都是一马平川之地,无险可守,而为了地利之优势把襄城暴露在敌军的长矛之下显然是得不偿失之举,殊为不智。
  
  而且把敌军铁骑放入国内肆虐,对来不及逃亡的百姓来说也是巨大的灾难,战后想要把敌军造成的满目疮痍的土地恢复到繁盛也要不少的时间。
  
  所以以襄城北方的屏障新宁城为支撑点构建防线就很有必要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楚国的国力和军力丝毫不逊色于魏国,又无边祸,魏国能不管不顾攻楚,楚当然也有攻魏的能力,攻守易势也不过是一个战机的事情。
  
  也就是说秦子浩连营百里的姿态不仅仅是为守土而守土,亦有进攻之决心。
  
  在能力足够的情况下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作为领兵大家当世名将的秦子浩又怎会不深谙此理?
  
  而同为当世名将与秦子浩交手数次不落下风的魏国大将匡正又怎会不知其意图?于是同样连营几百两与之遥遥相对。
  
  魏国如同白色山包一般的营帐,站在千米高的山巅一眼都望不到边际,红底黑字镶金边龙纹迎风飞扬的旌旗蔽天,营内黄色的洪流来往穿梭,断喝之声不绝于耳,其雄壮的气魄让人心胆俱寒。
  
  若能统领这样规模宏大的一支军队,恐怕是每个为将之人毕生的梦想,但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身处这样一个位置肩负的不仅仅是这五十万条人命,还有国之重责。
  
  所以魏国领兵大将匡正心中早已没了半点澎湃,有的只是如履薄冰、谨小慎微,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其实作为一个当世名将,经验丰富的统兵之人,自然是早已看出了攻楚的时机在凉军大败时便已失,有了退兵之意,可奈何陛下听信太尉魏成泽等人所言,执意要攻楚,而且是举国之力,孤注一掷,作为统兵大将的他也只有全力施为了。
  
  但秦子浩不愧为极善统兵之人,这些时日以来,没有给他一丝一毫的机会。当然也正该是如此,不然又怎会是与他交手数次而不落下风的名将呢?
  
  此前两人虽有多次交手,皆各有胜负,但都是无足轻重的小胜小败,得失一无关紧要之地罢了。
  
  这也是他觉得无机可趁,想要退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既然陛下决意进兵,为将者劝阻无果之后自当听从,一心于战事。
  
  毕竟此战乃两国倾力之战,胜负将决定未来十年间的天下走势,万不可君臣异心。
  
  两国聚如此重兵,每日消耗甚巨,比拼的已经不仅仅是将士谋勇,而是国力,是粮草辎重的囤积和运送。而魏国在兵力上占据优势,那么消耗便要比楚国大,而且楚国富庶,国力丝毫不逊色于魏国,粮草辎重必不会比魏国少,此消彼长,那么越是拖延日久,对魏国越不利。
  
  再加上魏国有边祸之患,所以匡正明白此战不能再拖了,于是决意今日列阵进兵,把众将聚集于中军大营内,进行部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