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后羿嫦娥篇五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后羿嫦娥篇五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后羿嫦娥篇五 (第2/2页)

最后嫦娥奔月前,有黄筮词说:“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吉。”
  
  按照这筮词来说,难道嫦娥投奔月宫,变成蟾蜍,孤苦伶仃的过日子就是所谓的“后且大吉”吗?——索引自南朝梁刘昭注《后汉书•天文志上》
  
  这是叫天下所有人都不愿意如此的“后且大吉”啊!
  
  “后且大吉”应该是嫦娥和后羿最后团圆,享尽尊贵才是,难道不是应该如此吗?
  
  除了以上种种疑点,有关后羿和嫦娥的传说疑点还有很多,但凡看过的一些电视剧或者电影小说也都不能解说完美,因此在《山海经之三子传说》中,怪怪试尝通过玄幻的手段和合理的逻辑来进行传说再演绎,给这对分离数千年的苦命夫妻以团圆的结局,做到真正的筮词里所说的“后且大吉”。
  
  其中解释了后羿为什么死于桃木之下?
  
  后羿为什么只射瞎河神的一只眼睛?
  
  西王母为什么只给后羿一颗不死药?
  
  后羿的彤弓素矰是怎么来的?
  
  在这里解释一下:后羿的彤弓素矰是怎么来的。
  
  《淮南子·本经训》有说是帝俊赐予的。
  
  怪怪觉得有悖常理:十日乃是帝俊的儿子,哪里有老子叫人用箭射死儿子的,而且一射就是团灭?!
  
  即便在远古社会,没有人伦之说,这原始的爱和㖭犊之情也是应该有的,至少帝俊是喜欢十日母亲羲和的,否者也生不出十个儿子(呵呵),射杀十日时就没有考虑羲和的感受?
  
  这处罚也太重了,直接灰飞烟灭!错误已犯下,灰飞烟灭也无济于事,为什么不给十日一个机会呢?
  
  不说我们现代之人不可理解,只怕远古之人也难以理解帝俊为什么要赐彤弓素矰给后羿来射死自己的十个儿子。
  
  彤弓素矰也绝非寻常之物,最近偶尔看到钟毓龙先生的《上古神话演义》有关后羿和嫦娥的部分,其中只说后羿老将军箭术精湛,然后随便弄几支箭就把太阳给射下来了,而逢蒙的结局也草草了结,只给了自己一个自圆其说,不管读者信不信服。怪怪略有微词:普通的箭怎么能射下太阳,还没有接近太阳就化为飞烟甚至连飞烟都没有。说什么大神或天帝(如帝俊)赐予的还比较靠谱。
  
  既然舍弃彤弓素矰是帝俊赐予的,而又不想像钟毓龙先生那样敷衍了事,那么什么样的彤弓素矰才有足够射下十日的实力呢?
  
  怪怪便写出了“由尧帝主持,众巫祭炼,一千四百处子巫女献身,以血凝彤弓,以气化素矰,打造出彤弓素矰”。
  
  同时说明十日齐出,苍生蒙难,用女巫祭日不成,就只有炼箭射日,一千四百处子巫女献身是心甘情愿的,不死也是死(晒死),死也是死(晒死),不如为天下苍生死!
  
  而且处子巫女为阴,太阳为阳,正可克之,即纯阴血气所炼就彤弓素矰,再加上君臣气运所凝赋,万民祈祷所化合,这才形成彤弓素矰的强大杀伤力。
  
  另外:“矰”是箭的一种。在古时用箭射鸟,怕被射中的鸟会带箭飞走,所以制造了这种带有绳线的箭,即为“矰”,当鸟欲逃时,抓着绳线就能拽回来。
  
  但射日时不可能有那样长的绳线,射出去的箭也不可能拽回来,所以就说射日的箭、射出去以后、尾部会拖出长长的光芒(如现代的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尾喷出的雾气),就和“矰”的绳线几乎一样,而用感应来说素矰射出去后,还会回来(只有射出去的箭能回头才叫“矰”),因此有“彤弓一震,素矰必回”一说。
  
  总之,在《山海经之三子传说》中的《宗布大神》部分,是想尽力重构合乎常人思维逻辑的有关后羿和嫦娥的传说,也希望读者君亲能够感到这份诚意。
  
  穿梭历史!
  
  续写神话!
  
  是因为我们怀有对祖先的那份敬畏之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