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圣人篇四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圣人篇四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圣人篇四 (第1/2页)

据说中国古时就有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当,现在再加上域外“泊来品”,如果详细罗列,不知花开多少,倒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理所当然,信仰自由,不能干涉别人。
  
  但对怪怪而言,却较受教于传统,还是愿奉儒释道三家教义为人生准則。
  
  道家仿佛创立略早一些。奉行“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立的辨思,犹如一个站在“帘卷西风”下的女子看满园黄花的忧伤心理:开吧开吧,尽量地开吧!妍极了就该落了。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应该是道家的处世理念了。
  
  佛教早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土,在它的眼里,空间与时间交叠中有无数大千世界,人类的世界是极其渺小的,而每一个人都身处在自己的因果轮回之中,难以超拔,因此乃向往脱离生死因果的光明永生,即所谓“佛的涅槃”,奉行“因果与岀世”的理念。
  
  这两家对于俗尘世界中的人来说,前者必须达到“无为”方能有成,后者必须达到“涅槃”才可永生。
  
  高邈而不可触摸,与其说是人类哲学的精华,不如说是叫人学会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很有些消极的态度在里面。
  
  但儒家却与佛道两家有别,它是倡导“积极入世”的,以完善自己和维护人类道德为己任的,是一种十分积极的态度,仅一句“未知生,焉知死”就足以超越佛道两家。
  
  因此在三家之中,我更敬崇儒家,对孔圣人更是五体投地。
  
  轶文曾传:圣人诞生前夕,其母征在见一龙首龙鳞,马身有翼的奇兽闯入家中。问博士,才知为麒鳞。是夜有五位仙老投一神物于征在怀,曰:“送汝水精子,万代之素王”。后生孔子。
  
  中国历来对那些名人高士,帝王将相多渲染神话色彩,如傅说化星,汉高祖斩白蛇,成吉思汗出生手握凝血等。圣人蒙上这一派光环也不足为奇,自是后代文人崇敬的溢美之词。
  
  “万代之素王”旧书上似乎是称呼“千载素王”,但相信凡是有汉人生存的地方,必有圣人的教化,所以称“万代”虽有失考稽的嫌疑,却也并非夸大其词,立言在此预见。
  
  在孔子诞生前,也有几种圣人,周文王为心系苍生的圣人,伊尹为操节清高的圣人;柳下惠为自然随和的圣人(此人记忆中只有一个“坐怀不乱”的故事,称圣,十分不服);在孔子诞生后,历史和民间也封了不少圣人,什么兵圣画圣书圣之类。而在怪怪看来,前者不足称圣,后者也不过是一技之长中的佼佼者而已,更是远远达不到圣人的境界。
  
  自古以来,唯称圣者,孔子一人而已,
  
  集古今达贤之大成的圣人!
  
  教化万民修身生存的圣人!
  
  在所有的孔子祠宇中,圣人皆微微鞠躬着腰,双手轻轻交握,面露慈祥的微笑,便是这一种谦卑的姿态足以令后人学半辈子。
  
  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子,问礼于老子,拜齿龀小童项橐、郯子为师。
  
  最为乐道的大约是从【万年历】看到的“两小儿辨日”。一说日出为近,一说日中为近;一说日出而大中而小(从视觉辨);一说日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若探汤(从感觉辨)。各论以据,互不相让。时孔子路过,疑而问,却不能判。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圣人一片茫然,自认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