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 第二六章 祖传家风 九天抢人

第二六章 祖传家风 九天抢人

第二六章 祖传家风 九天抢人 (第2/2页)

至晌午时,赈米已分发一空,人群也陆陆续续散去。
  
  胡三协助梅让收拾了摊子,然后去土地庙驱赶马车,准备返回谭家木行。
  
  梅让携着小男孩一直送至道路旁,才相互作礼道别。
  
  胡三登车返回谭家木行。梅让继续打理土地庙的事宜,诚心诚意,丝毫不懈。
  
  此处的善行和功德,后来因为燕灵的一语成谶,全部都福报在了这梅家。
  
  那小男孩在数十年后,得大宋皇帝宋仁宗赐同进士出身,复受欧阳修推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世称:梅直讲或梅都官,他便是北宋名臣梅尧臣,后世文名甚重,与大文豪欧阳修并驾齐驱。
  
  江左梅氏,自此声名鹊起,千年不衰,至今宛陵地界尚存许多遗迹。
  
  ******
  
  九天出离了悬壶山三仙洞,便先去了谭家木行,但却不见文基,于是急冲冲地赶到望城岗义庄来觑觑,因为她知道这几日文基正要赈米施粥,并且她以前也曾来过此处,所以路径十分熟悉。
  
  这一来倒没有走冤枉路,恰如九天所料:文基正在望城岗义庄!
  
  因为文基的病就在这几日内发作,所以九天一直挂念着,心里正是急如焚火,但她在云雾里低眼便看见燕灵也在此处,为了避免纠缠,倏然掳了文基飞空而去。
  
  燕灵果然不放过她哩,随后拼命追来。
  
  眨眼功夫,燕灵的追喊声就被抛在了身后,九天一边匆匆飞行,一边伏眼巡瞰,准备寻找一处所在替文基镇病,蓦然间看见下界一片青竹林里露出一座黄茅庐,遂就急急降落下来。
  
  但见那黄茅庐搭建在碧溪旁,四壁残损不堪,独剩庐顶完全,可见是一座早已荒弃的处所。
  
  九天掳了文基,快步撩过侵膝的荒草,径走将进来,果然是弃庐一座。
  
  于是,九天二话不说,急急如律令也似、就将文基安坐在地,法起六壬,气运九转,分离龙,开坎虎,替他厌压起病来。
  
  而至此时,文基才有所醒悟,欲要说话,却又怕伤了九天,因为九天曾叮嘱过:镇病之时,千万不要说话打扰,所以文基只好闭眼不语,任她施为。
  
  九天将一股元气缓缓输入文基体内,替他活血舒筋,抵御寒冷,但过有片刻,便感觉文基筋络畅通,血气充沛,毫无病发的迹象。
  
  却就在九天暗暗吃惊时,灵识忽然清晰起来,仿佛有一位英俊的男子坐在麒麟兽上横抱着她穿行在万里云层之间。
  
  咦?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九玄输入的元气与慧女留在文基体内的元气相遇,遂就产生了蚃应,前尘往事,如约赴来。而前夜,慧女所发生的奇异一幕,也正基于此故。这股元气,本是当年风雪亭(文基的前身)在大成府输送给九天玄女的,为了夙债,此生相还。
  
  其实看官早已猜中:慧女正是九天玄女的善化之身,凤凰正是她的坐骑,而那位“赠送《开玄应命经》和提香炉,并叫慧女做够六千三百件功德事”的白眉老道却是元始天尊。
  
  只因罍山坍塌,煞灵残余之气荼毒山海界内已超过了二十余载,虽然紫霄宫老祖镇有十二道金符,但各路神魔的戾气依旧越来越重,为尽早解决这一劫外之劫,还三界太平和气,所以紫霄宫老祖才吩咐元始天尊、暗中协助流落在人界的弟子、九天玄女的善化之身慧女、尽快了却情债,证回金身,以便他日灵台封授十二部正神出力。
  
  至于元始天尊为何不协助九天玄女的恶化之身九天,是因为耗废时日甚长,难度较大,而且必要善化之身化解恶化之身,方可证回晶莹剔透无垢无量之体。
  
  这些玄机,慧女和九天此时自然都不知晓,即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也。
  
  虽然如此,但九天对前尘往事的感应越来越强烈。她盘坐在草庐中,心旌荡漾,凝聚灵识欲要睇看清楚那对男女的模样,可惜依旧模糊不清。
  
  而文基也隐约感受出来:一位端庄美丽的女子被他横抱在怀里,在云端里匆匆前行。
  
  若仔细说来,不足为怪:曾经互生爱慕的男女,若追忆起前尘往事,大都是从那最初相遇的地方开始。
  
  正在九天紧蹙翠眉,竭尽全力想打开灵识时,突然听到一声清喝:“九天!原来你躲在这里!我看你还能往哪里逃!”
  
  喝声落处,一条娉婷的青影快如疾风般飞落在茅庐旁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