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来了

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来了

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来了 (第1/2页)

强者修路,弱者修墙!
  
  刘三吾反反复复,念叨这八个字,却是越念越觉得有道理。越念越觉得涨志气!
  
  大明很强吗?
  
  如果说在洪武二十年之前,刘三吾还有所犹豫,最多说堪比汉唐,可现在,他就敢说远迈汉唐了!
  
  大元被灭了,不但灭了,还把大元的皇帝驯服了。
  
  不但驯服了大元皇帝,还在漠南站稳了脚跟。
  
  要知道即便以汉唐之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更遑论在上面广种油菜,千里油菜田,花团锦簇,烈火烹油,恰如当下的大明,蒸蒸日上!
  
  身为强者,岂能靠一道墙来自保?
  
  而且历代修墙,是因为无法驯服鞑虏,现在不同了,已经找到了驯服鞑子的办法。柳淳给他的小册子,就在手边。
  
  既然鞑子都能驯服,又能在漠南立足,需要的就是互通有无,让商贾顺利往来,财货两通……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修路,路之所及,力之所在!
  
  “对!真是太有理了!”
  
  足足花了一个晚上,老先生仔细思量,把前前后后的关系,都想通了……他立刻拟了一份自认无懈可击的奏疏,让人用八百里加急,送去了京城……
  
  刘三吾的这道疏,可是不一般!
  
  在宋濂死后,大明文坛已经没了领袖,德高望重,人品端正的刘三吾,就是当下士林的一杆旗帜。
  
  老先生受命前往北平办案……明眼人都知道,这又是锦衣卫掀起的一场大狱,会牵连多少无辜,谁也说不好。
  
  大家伙只能祈祷老先生能顶得住压力,尽量多活一些人。
  
  谁也想不到,这次的案子,居然还没开始,就被化解的无影无踪。
  
  北元从皇帝以下,数千贵胄,悉数接受教化,愿意重新做人,再去追究什么通敌,已经没有多少价值了。
  
  即便真有那些卑劣的商贾,抓出来严办就是,想要牵连无辜,是绝不可能!
  
  文宗当真是厉害!
  
  姜还是老的辣!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春风化雨啊!
  
  当世之上,能从锦衣卫手底活人的,唯有老先生一人!
  
  ……
  
  刘三吾还没回京,却已经被捧上了天。
  
  老先生的奏疏,自然会得到无数支持。
  
  区区几天的功夫,就有二十几道奏疏送到了通政司。
  
  身为最勤劳的大明皇帝,朱元璋岂能不知!
  
  面对千篇一律的放弃修墙,全力修路的主张,老朱嗤之以鼻!
  
  “一群腐儒,狗屁不通!”
  
  太子朱标心情不错,刘三吾顺利完成了他的嘱托,救了无数人,朱标当然要替老先生说话。
  
  “父皇儿臣以为未尝没有道理,只是人云亦云,未免不妥,可也足见人心所向!”
  
  “放……算了,大好的日子,不骂人了。”朱元璋黑着脸,用责备的语气,考问道:“你也去北平巡边过,父皇问你,这边墙有何用处?”
  
  “自然是区分华夷,保护大明百姓了。”
  
  “哼!”朱元璋哼了一声,“不求甚解!长城边墙,至少有三个作用,其一是预警,长城依山势而建,上面有几丈高的烽火台,若是鞑子入寇,立刻点燃狼烟,可以提醒将士,立刻御敌;其二,是防御,依托数丈高墙,可以抵御小股鞑子入寇,保护百姓安全;其三,那就是发起进攻,边墙宽有数丈,上面能行军走车,若是鞑子入寇,可以迅速集结人马,给予反击。而且在长城周围,还可以建造墩台,仓库,作为囤积粮草军械之用,以支应大军前出大漠,痛击鞑虏!“
  
  朱标听完老爹的话,频频点头,“父皇真是高见,孩儿茅塞顿开!”
  
  朱元璋更生气了,摇头道“这不是朕的高见,而是有人跟朕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