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轮回汉末 > 第二十五章 异才周不疑

第二十五章 异才周不疑

第二十五章 异才周不疑 (第1/2页)

吴国孙策大军与陈国曹操大军,在长江和淮河大打出手。
  
  此时的项敖,兵马早已准备妥当,准备再次南下,黄河一带风声鹤唳。
  
  在项敖准备出征之前,魏郡邺城之中,项平带着一个少年,来到了项敖面前。
  
  “父王,这就是周不疑。”
  
  “零陵重安人,白身周不疑,周文直,见过炎王。”
  
  “不必多礼。”项敖淡淡说道,有些好奇的看向周不疑。
  
  在项敖的影响之中,汉末三国历史上,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不过既然是自己儿子带来的人,想来也会有些许能力才是。
  
  “文直是零陵人?”
  
  “在下确实是荆州零陵人士。”
  
  “如今兵荒马乱,文直不在家中避难,前来本王炎国作甚?”
  
  周不疑有些诧异,身为一国之主,说话竟然如此直接了当。
  
  “炎王说笑了。”周不疑对着项敖作揖,恭敬道:“炎王称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既然百姓如此疾苦,后生不才,想用自己的些许学问,造福一方百姓。”
  
  “哈哈...”项敖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道:“好!好!好!”
  
  “若是天下人都是文直如此志向,何愁天下不太平,何愁百姓不安泰!只是奈何...哎...”
  
  周不疑装起胆子抬头看了看项敖,似乎想看透项敖的心思。
  
  “既然如此,炎王为何不止戈与各路王侯求和,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项敖抬起头,看向周不疑,神色淡然,看不出项敖任何心思。
  
  项敖轻轻一笑,疑惑道:“文直既没有及冠,不知为何已经有了表字?”
  
  项敖避而不答,突然言顾其他,让周不疑略显不悦。不过面前之人始终是炎王,周不疑也不好发怒,只是有些不自然的回道:“炎王不知,吼声乃是昔日荆州牧刘表的外甥。叔父在世之时,或许是因为喜爱后生,便早早将表字给后生取了,只是...”
  
  谈及刘表,周不疑面色苦楚,眉眼之间有些萎靡。
  
  项敖一阵诧异,不想面前的少年居然还跟前朝皇亲沾亲带故。不过毕竟只是少年,谈及上心之处,表现得也确实明显。
  
  “文直节哀。”项敖上前一步拍了拍周不疑的肩膀说道:“刘荆州仁德有加,造福荆州百姓,让荆州百姓免受战乱,必然流芳百世。”
  
  周不疑抬起头,带着些许深意看了眼项敖,轻轻摇头道:“不疑无妨,只是可惜叔父没有实现自己的宏望。”
  
  项敖轻轻一笑,并没有接话。
  
  项平看着二人不咸不淡的说着,在旁有些着急,便开了口来。
  
  “父王,文直兄有大才,又有造福百姓之志,确实非常难得。”
  
  周不疑疑惑的看了眼项平,项敖轻笑着看了看项平。知子莫若父,项平一开口,项敖便知道项平想要举荐周不疑的意思。
  
  项敖有些无奈的摇摇头,随意说道:“文直前来炎国,恐怕不只是想看看吾这个所谓的炎王吧。”
  
  项敖说得随意,周不疑双眼一闪,眼中的好奇之色越发明显起来。
  
  “炎王果然睿智。”周不疑不着声色的一记马屁,对着项敖再次作揖说道:“不疑虽然年幼,但是却有一颗造福一方的热心。此次前来炎国,就是想看看炎王对治下百姓的治理。若是可以,不疑想在炎王手下谋些差事。”
  
  项敖对周不疑的直接,有些意外,微愣之后,疑惑道:“文直是否已经在本王领地之内看过了?”
  
  周不疑没有答话,只是重重的点点头。
  
  项敖轻轻一笑:“那文直也应该知道,项敖在炎国任职,并非靠举荐,而是必须得通过炎国的各项考核。”
  
  周不疑重重点头,说道:“炎王学院的制度,给无数寒门甚至平民一条发挥自己才能的大道。如此固然是好,却也给天下俊杰设置了不少障碍。”
  
  “哦?文直有何见解,说来听听?”项敖来兴趣了,好奇的瞧着周不疑。
  
  虽然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少年都敢说,但是真正对炎国有用的言论,少之又少。项平有着与自己以前数千数万年之后的眼界,今日项平带周不疑前来,想来周不疑肯定有过人之处。
  
  周不疑正了正衣襟,再次对着项敖作揖道:“后生见识不足,若有妄言之处,还请炎王担待。”
  
  项敖满意的点点头,狂妄又不失礼节,这才是年少俊杰应有的姿态。
  
  “凡是聪慧之人,往往就有异于常人之态。如同吾等手掌,长度不一,大小不等,却各有各的用处。”
  
  “天下异人,少有全才,而炎王的学院考核制度太过全面。如此一来,不少求学之人,不得不将太多精力放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然而,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此一来,学院学生博学的同时,岂不是也不能求精?”
  
  项敖微微一愣,奇异的看着周不疑。这不就是后世所说的因材施教么?虽然在如今的圣贤大作论语之中也有提及,但是真正能够看清楚的,当世没有几人。
  
  “不仅如此,每个人除了能力不同,品性也不同。”
  
  “炎王请设想,若是让一个内向之人,主持外宾接待之事,将如何?”
  
  因性施教!看来自己又得宝了。项敖看着周不疑,暗自欣喜的想着。
  
  “文直见解果然有新奇之处,若是文直为学院院长,当如何制定学院制度?”
  
  周不疑似乎早有稿腹,一脸自信说道:“在炎王提出的考核制度之上,与前朝举荐之策同行。设定不同的评定等级,将举荐权力下放给郡县。郡县之内按照评定规则,按时举荐人才前往学院。待举荐之人来到学院之后,再用不同于常人的考核方法,确定举荐上来的人是否真的有才。”
  
  这不就是后世的保送么?可是如今的社会,保送不会又让世家的隐患抬头吧?项敖眉头微皱想着,带着几分担忧说道:“如此一来,若是郡县有威望的后人,岂不是更容易获得举荐名额?”
  
  周不疑轻轻一笑,淡然道:“举荐的人才可是给炎王和炎国所用,学院又是在炎王掌控之中,炎王可再下令,若是举荐之人并无大才,便惩戒举荐之人,轻则扣罚俸禄,重则革去官职,永不录用。”
  
  项敖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对呀,完全可以连坐。有举荐之权,便有举荐之责才是!
  
  恍然过后,项敖又是沉思。举荐之策若是施行,对于炎国来说,能够加快提拔人才的速度,可是等项敖离开之后,碰上昏庸的后代,不理朝政,将会是地方霸权形成的最大漏洞。此子想法不错,不过举荐一事还得和贾诩、胡昭等人合计合计才是。
  
  项敖如此想着,抬起头来,继续问道:“除开学院之事,文直对于炎国其他事宜,可有建议?”
  
  要是让外人瞧见项敖如此客气面对这个后生,恐怕不少人对周不疑敬佩的同时也会忌惮不已。
  
  从项敖任职朔方太守,发展至今,除了项敖自己千奇百怪的政令和未尝败绩的征战,最大的优点就是识人。进入炎国内的重臣,哪一个不是项敖发现,甚至亲手带出来的。
  
  不过此时项敖的反应,倒是让年少的周不疑有些许自傲。
  
  周不疑对着项敖再次作揖,正色说道:“民生政事固然重要,能够让炎国政权更为稳固。可是如今天下的局势,却容不得炎王将太多精力放在这些内政之上。”
  
  项敖闻言,眉头微皱,有些不解的暗自讨道:难道此人不但精通政事,在军事之上还有了不得的见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