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魔法世界的女符师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点麦(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点麦(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点麦(二) (第1/2页)

三月春风,拂过脸颊时,有泥土、新芽和残雪的气息。
  
  除了预备修建宫阙的面积不能动,刘慈已经将山谷土地的利用反复规划过。
  
  在山谷外,她和斯图尔两家合力挖掘了蓄水的雪渠,冰雪初融的春耕三月,山区的积雪融化,顺着原有的雪洪水道下流,就蓄满了雪渠,当初的举动算是派上了大用场。
  
  广阔的山谷地带等着开垦种植,一个水渠远远不够。
  
  刘慈手中虽有“春风化雨符”,发动起来犹如自然之雨,但她不可能永远呆在山谷。当她外出时,失去了符箓之效,遇到夏季干旱,雪渠是没办法满足两个庄园的灌溉。要知道斯图尔的庄子,也培种了许多葡萄。
  
  刘慈需要建一个直达山谷各个角落,方便快捷的灌溉系统。
  
  山谷正对着雪渠,新的渠道必然要和雪渠相联,刘慈确定了山谷的中轴线,准备将宫阙健在西山脚下,背靠着山腰的茶园,不失为一个妙处。
  
  中轴线两边,宫阙和山谷出口的漫长地带,刘慈准备挖两个大池塘。以两个大池塘为依托,连通雪渠,再以小沟作为通道,不仅能满足灌溉的需要,在山谷形成小型的活水循环最好。
  
  现在让他们挖塘,雇工那边也抽不出人力。
  
  刘慈交待了点麦的注意事项,跑回房间翻《符箓大区》去了。
  
  人力不可为,身为筑基修士,她还能借助天地之力!刘慈记得自己看到过一个很偏僻的符箓,像是土系中级灵符,隐约有印象,那道符能解决眼前的困境。
  
  到底是什么符呢?
  
  刘慈闭着眼坐在椅子上,将自己的神识沉浸到莲池空间中。
  
  池中荷叶见她来了,轻轻抖动着叶子,以示欢迎。刘慈没理会有奶便是娘,只要有元素吃饱就对她很热情的荷叶,径自用神识去翻阅《符箓大全》。蝇头小楷,一张符箓往往只有符形和简单的特点介绍,整本书有上万不同的符箓,刘慈想要记住每种符箓不是办不到,死记硬背容易,画符时的灵性难得。
  
  中级灵符,刘慈翻到了土系中级灵符,一一查看,结果什么都没有。
  
  一直翻到古籍靠后的几页,终于在个不显眼的位置,刘慈翻到了一个符箓的介绍。朱砂红批阅记载着,大意此符偶然得之,无法归入符箓品级,能操控五行之土,编撰古籍的符修前辈给这张无名符箓起了个名字叫“搬山”。
  
  搬山符。
  
  能操控五行之土,符箓本身也没有品级划分,刘慈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学。
  
  用其他的土行符箓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过错复杂了点,毕竟她要挖的是两个大池塘,论面积,和小型的人工湖也相当了。符修的能力全在符箓上,以刘慈的修为本来也不难,只是符箓之力在魔法大陆被一定压制,终是没有《符箓大全》里描绘般畅快淋漓。
  
  刘慈还是将“搬山符”的符箓线条拓印下来摆在了书桌上。
  
  推开窗户望去,麦田已经被整理出来,方块的田地中,已经堆了田垄,妇女们挽着装了麦种的篮子,等走在前面的人在土层下10厘米深处埋好肥料,盖上一层细土,她们再将麦种撒上,最后再覆盖3、4厘米的土层即可。
  
  农书上管这叫“条施肥,肥托种”,这种施肥方式的好处是,当麦苗在三叶期麦粒养分耗尽时,恰好肥料就供应上了。
  
  当然,种春小麦其实最好在冬天前做好“底肥”准备,去年冬天前六次还没有自己种小麦的打算,庄园子琐事缠身,她压根儿没想过这遭。反正小麦也是种来为庄园的人提供粮食的,老管家詹姆士说莱茵城最好的麦田,小麦亩产量大概在300—400斤左右,当然,马刺帝国的乃至整个大陆计算田地的单位不是刘慈所熟悉的“亩”,而称“尤”。
  
  1尤大概等同于1.4亩,莱茵城的小麦产量,“一尤”是有500斤。
  
  刘慈是自动把詹姆士报出的数字换算成了“亩”。没办法,《齐民要术》一书太有华夏特色,每亩地要种多少种子,施肥都是有定数的,逼得她习惯了使用“亩”。
  
  山庄现有近两百人,平均一个人每天按照1斤小麦,既0.7斤面粉来计算,山庄要实现主食自给自足,一年起码要收获七万斤小麦才足够。
  
  七万斤,詹姆士让人买回的麦种,也是打听好了埃姆斯特的产量。或许是因为日照充足,在埃姆斯特山区少数可以种植粮食的地方,一尤地能产600多斤小麦呢,他给刘慈建议的是种120尤地的小麦,刘慈一换算,这都一百七十亩地了,在她看来太浪费。
  
  只要能保证供水,在刘慈看来,埃姆斯特山区的日照条件,完全有希望达到农书上所说的春小麦最高上千公斤的产值。就是山谷土地肥力差不少,她把产量减少一半,亩产八九百斤总没有问题吧?
  
  于是刘慈大笔一挥,将小麦今年的播种面积划定在100亩,约70尤。
  
  老管家不太满意,不过看刘慈一脸信心的样子,他也只能接受。在种植上,詹姆士是个外行,还真没有底气和种出了大棚蔬菜的刘慈叫板。
  
  一百亩地,只要开垦出来,点麦的事儿不需要太多劳动力。
  
  古代的华夏,一个壮年劳动力就能解决几亩地,刘慈对天地要求高些,曲辕犁能深耕,只要挖好田垄,五十个壮年男人,解决一百亩麦田太简单,他们早赶着牲口,扛着锄头去解决山谷其他荒地去了。
  
  山谷的东面是缺口,谷中土地被北、西、南三山环抱,从山谷出口往南走,绕到山的另一面向阳的地带才是采石烧砖的窑厂,这个灰尘四飞,烧窑时空气污染较重的作坊,准确来说位置已经超出了刘慈购买的土地面积,只是附近荒的连草原狐都难觅踪影,不会有人来管理刘慈有没有多占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