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 > 72.谁家郎君夜不归

72.谁家郎君夜不归

72.谁家郎君夜不归 (第1/2页)

茶楼的名字,郑娴儿一锤定音,就叫“饮杯茶”。
  
  楼阙一点意见也没有,大笔一挥就写了出来,交给伙计去找人刻匾了。
  
  布招是端端正正一个隶书的“茶”字,十分古朴大方。楼阙刚走,郑娴儿就叫人在门楼边挂了起来。
  
  伙计很伶俐,字画的事也有了着落,一切都十分顺利。
  
  郑娴儿无事可做,下午便回了府,躲在落桐居中刺绣玩。
  
  只等晚上楼阙回来,继续做愉快的事情。
  
  这样的日子,可以说是很美好了。
  
  郑娴儿想着自己如今的处境,心里总有种不太真实的恍惚感。
  
  像在做梦一样。
  
  每天晚上坐在绣架前看着楼阙走进来,看着他解下披风抖落一身的霜花,她都会生出一种与他已是老夫老妻的错觉。
  
  若能一直这样下去,似乎也不错?
  
  郑娴儿微微笑着,看着面前素绢上细密的针脚,心中想着的却是楼阙的模样。
  
  于是手里的绣针便只能停下来了。
  
  先前郑娴儿一向对戏文里那些怀春的女子不屑一顾,认为她们为了一个男人日思夜想简直就是中了邪,把满脑子聪明才智全都变成了粉红色的浆糊。
  
  直至今日自己也落进了这个俗套,她才终于恍然大悟:美色误国、色令智昏,古人诚不欺我呀!
  
  怪只怪楼阙那张祸国殃民的脸!——郑娴儿在心里暗暗咬牙。
  
  但,真的只是因为那张脸吗?
  
  想到此处,她又觉得脸上有些烫,只得放下绣针,抬手搓了一阵。
  
  看看太阳已经快要落下去了,他今天会不会早些回来呢?
  
  中午居然有时间跑那么远去找她蹭饭,看样子他也并没有很忙嘛!
  
  郑娴儿这样想着,心里隐隐地多了几分期待。
  
  但,楼阙竟然迟迟没有回来。
  
  这些天,郑娴儿已经习惯了等他回来一起吃晚饭。可是今晚的饭菜已经热过几遍了,院子里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郑娴儿有些坐不住了。
  
  小枝知道她的心事,悄悄地吩咐一个小厮到听松苑去问了两遍,那边也说没有消息。
  
  眼看小丫头们已经开始不耐烦,郑娴儿干脆叫她们自己先吃了下去歇着,她自己等。
  
  这一等,便等到了夜深人静。上弦月渐渐隐入西边的天幕,只剩了满天星子闪闪烁烁。
  
  这个时辰,千门万户俱已香梦沉酣,哪有人会这么晚了还没有赶路回家呢?
  
  就算书院中有急事,想来也不过是诗词文章的甄选和编辑,能有多急呢?犯得着让人熬到这个时辰?
  
  郑娴儿的心里隐隐有种很糟糕的预感:很可能,他这一夜都不会回来了!
  
  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呢?
  
  若真有事不能回来,他为什么不叫钟儿回来报个信?难道他不知道她会担心吗?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落桐居这边吃住,应该知道她会等他的啊!
  
  郑娴儿越想越觉得心慌,几次要冲出门去,却又几次都退了回来。
  
  这个时辰,她要出去找谁呢?
  
  府里的小厮、车夫甚至门房上的人,这会儿应该也都睡了啊!
  
  漏壶中剩下的水越来越少,郑娴儿心中的烦躁与时俱增。
  
  后来,外面起了大风,星光渐渐黯淡直至彻底隐没,院中只剩了一片沉沉的黑色。
  
  冬日风大,廊下的灯笼都是不敢点明火的,只有屋檐下放了一盏带琉璃罩的铁皮灯,忽明忽暗地燃着。
  
  始终,没有人来。
  
  大约四更天的时候,小枝起夜看见郑娴儿这里仍然亮着灯,便拢着手炉走进来,替她往火盆中添了些炭。
  
  “你睡你的,不用管我。”郑娴儿在妆台前坐着,神色平淡。
  
  小枝叹了一声,替她倒掉了杯里的冷茶,换上一碗白水:“这个时辰不回来,肯定是不会来的了,你还不睡等什么呢?”
  
  郑娴儿挥手撵了那丫头出去,闷闷地钻进帐中躺了下来。
  
  她岂不知他今夜不会来了?她只是忽然觉得有些凄凉——他不来,她却连问一声的资格都没有!
  
  那个人,他到底去哪儿了啊?
  
  一直煎熬到了五更天,府里渐渐开始有人起床活动了,郑娴儿却还没有想好应该怎么办。
  
  以她的身份,怎么好向人打听他的行踪?
  
  她又该到何处去打听呢?
  
  小枝惦记着郑娴儿睡不好,早早地起身过来伺候,果然看见她瞪着一双红眼睛趴在枕头上发呆。
  
  这事儿,也不好劝。
  
  困局之中,小枝忽然灵光一闪:“如果是书院的事,大少爷应该知道的啊!咱不妨去问问大奶奶……”
  
  郑娴儿腾地一下子坐了起来:“帮我梳妆!”
  
  小枝松了一口气,很快就手脚麻利地帮她收拾好了。
  
  出门之后,郑娴儿却又犯了难。
  
  胡氏的性子,她始终是怕的。虽然最近已经极少听到那些冷嘲热讽了,但郑娴儿知道,大嫂最瞧不惯的就是她跟楼阙不清不楚的关系。
  
  为了楼阙的事去问她,那不是自取其辱吗?
  
  在廊下徘徊了几圈之后,郑娴儿咬了咬牙:总要先问一问才能安心的,就算是自取其辱,那也只好认了!
  
  郑娴儿给自己作了一路的心理建设,设想了无数种开口的方式,最终却完全没用上。
  
  寄傲轩的丫头说,大奶奶天不亮就带着铮哥儿到宁萱堂去了。
  
  郑娴儿只得跟着赶往宁萱堂。
  
  这一路上,她的脚下越走越快,心里那种惶惶不安的感觉越来越重了。
  
  这么冷的天,大嫂极少带铮哥儿出门的,更不要说是天还没亮的时候。
  
  是不是大少爷也没有回来?
  
  这个问题,郑娴儿不方便向底下人打听,只好暂时忍住不问,急急慌慌地往宁萱堂赶了过去。
  
  门口的丫头看见她来,一声不响地打起了帘子。
  
  郑娴儿定了定神,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了进去:“难怪太太常说我不孝顺了——我一年半载才肯早起一回,竟还是被大嫂抢了先!”
  
  楼夫人抬起头,伸手指了指旁边的一张椅子:“坐吧!”
  
  郑娴儿的心里又是一沉。
  
  这不正常!
  
  楼夫人一向是喜欢晚辈在跟前说嘴逗趣的,平白无事的怎么可能这么冷淡?
  
  入了座,郑娴儿便忍不住将目光移到了胡氏的身上。
  
  恰巧,对方也在看着她。
  
  楼夫人攥着手里的佛珠,单刀直入地问:“阙儿昨晚也没回来?”
  
  话都问到明面上来了,郑娴儿也只得实话实说:“没看见。想必是不曾回来的。”
  
  胡氏终于也顾不上嘲笑郑娴儿什么了。她一手托着铮哥儿因为没睡醒而不住地向后仰着的小脑袋,另一只手死死地抓住桌角,脸上惶急得不成样子:“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我嫁过来三四年了,他还是头一次不回来过夜……平时就算实在赶不及回来吃晚饭,他也一定会打发人回来说一声的……”
  
  郑娴儿越想越觉得不对,忍不住又站了起来:“大嫂没有叫人到书院去问吗?”
  
  胡氏摇头不语,楼夫人便替她说道:“刚刚已经吩咐阿林去了,怕是要有一会子才能传消息回来。”
  
  胡氏烦躁地砸着桌角:“我总想着再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谁知这天都亮了,他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郑娴儿跺一跺脚,抬腿便走:“在这儿干等着也不是办法,不如我去问问!”
  
  “回来!”楼夫人急得摔了佛珠,“不成体统!”
  
  郑娴儿心中正没个主意,听见这话便又坐了回去。
  
  楼夫人怕她一时冲动又跑出去,干脆伸手捉住了她的手腕:“你先老实给我坐着!我问你,昨天在外头听见什么消息没有?”
  
  郑娴儿急道:“哪有什么消息?昨天中午都还好好的!钟儿倒是说了书院里有点急事——但书院里三天两头有‘急事’,哪有留着人不叫回来的道理?”
  
  “不行!”胡氏抱着铮哥儿也站了起来,“我是坐不住了!太太,不如就叫我们两个去书院问问吧!万一真有什么事,咱们总不能在家干等着!”
  
  这时楼闿韩玉珠夫妻两个也来了。楼夫人立刻喜形于色:“妇道人家总不能随随便便追到书院去,没得叫人看笑话!闿儿替你嫂子跑一趟吧,正好也当面问问他们书院的老先生,拘着人不放回家是什么道理!”
  
  楼闿问明了缘故,满脸堆笑不慌不忙地道:“男人嘛,在外头喝酒尽兴,忘了告诉家里也是常有的事,太太和大嫂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胡氏闻言立刻拍起了桌子:“胡说八道!你大哥从来没做过那样混账的事!你当人人都是你吗?”
  
  楼闿被她骂得脸上有些黑,人却已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显然,他并没有打算揽这份差事。
  
  郑娴儿被他这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气得心头冒火,忍不住冷笑道:“大嫂,不如还是我陪你去吧!看二哥这样子,恐怕是不知道书院大门朝哪开呢,咱们何必让他为难!”
  
  此时胡氏早已乱了方寸,对郑娴儿的提议自然不会拒绝。楼闿被当面嘲讽了这两句,脸色比先前更黑了几分。
  
  郑娴儿这会子可顾不上照顾旁人的心情。她快步走到门口去替胡氏打起了帘子,立刻便要同她一起出门。
  
  正在这时,外面忽然冲进一个小厮来,进门便叫:“官差来了!老爷、太太,官差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