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战国之平手物语 > 第十四章 战无可避

第十四章 战无可避

第十四章 战无可避 (第1/2页)

变乱发生之后的第三天,京都立即就宣布了官方说法——
  
  逆臣三渊藤英、米田求政等辈,勾结外敌,企图造反,被柴田胜家、木下秀吉、明智光秀等人发觉,奋力作战终于镇压下去。但是在这过程中,公方大人因故失踪,下落不明,众人迫于形势,不得不拥戴现任幕府管领的织田弹正出面主事。
  
  然后平手汎秀也立即在岸和田城昭告天下,声称拥立将军在和泉避难,这并不会影响行使幕府职权,同时要求京都方面一个月之内,对于变乱做出合理解释,找出相关责任人,并且交还御所。
  
  京都方面当然不肯听命,反而是以织田信长的名义,说什么“京都治安已靖,逆贼尽皆见诛”,请求将军大人“刻日归洛,以安民心”。
  
  信件没几天送到岸和田城,同时也是对周边所有势力表态。
  
  和泉这边,则是由足利义昭口谕,细川藤孝秉笔,以十分严厉的词锋,指桑骂槐的说对方是“狼獾或然卒除,豺虎犹然盘踞”,呼吁各方大名带兵来此汇集,一起参与勤王,辅佐将军大人打回御所,消灭奸贼。
  
  接着京都抬出了朝廷,让关白二条晴良出面,一众公卿高官联署,提醒将军大人不要任性,早日带着幕臣们回到御所才是正理。还要求平手刑部及时规劝,顾全大局。否则织田弹正就只能“亲自带兵来请”了。
  
  到这一步,足利义昭索性公开将柴田胜家、木下秀吉、明智光秀斥为乱党,宣布朝廷已经收到奸臣武人的胁迫,一切调令不再值得遵守。
  
  至于织田信长到底本身就是乱党,还是被乱党胁迫,这个暂时没有完全定性。这不是想留点余地,也不是讲情面,而是因为,当年将军大人执意打破常规,从细川、斯波、畠山三家以外,提拔出来的这么个“管领”,一旦成了乱党,以前的事情就不太好讲。
  
  于是,京都那边,也就顺水推舟,说足利义昭收到了平手汎秀的挟持。
  
  一时近畿陷入剑拔弩张,风雨欲来的气氛。
  
  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不过也不能说附近的各方国人、公家、僧侣、商贾有多么震惊就是了。
  
  自从应仁之乱以来,这一百年京都就没有太平过,将军斗管领,管领又要斗管领代,细川、山名、畠山、大内、三好、织田……来来去去无数皇图霸业,终于梦里风吹雨打去,堪称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城头变化大王旗,铁打的御所,流水的执政,中间还夹杂着天台宗、日莲宗、一向宗等诸多宗教势力的恩怨纠葛,血海深仇。
  
  总之是说也说也不完的巨幅大戏。
  
  管领掌握实权,将军大人孤身跑出京都,到地方实力派大名那里去暂居,然后号召天下,希望各地忠臣能帮他打回去……
  
  这种事情实在不怎么稀奇。
  
  尽管当年是织田信长亲自带兵,把足利义昭抬起御所的。
  
  但那又如何呢?
  
  远的且不说,细川高国与足利义植,三好长庆与细川晴元,都是这么一个由朋友变成路人,最终反目成仇的过程。
  
  仅仅是占据京都,可未必能得到周边的支持。
  
  同理,仅仅是扶持将军,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人心所向。
  
  想要取得支持,还是要看各显神通。
  
  鉴于足利义昭遭逢如此剧变,又在脱出过程中受了箭伤,精神和身体的状态都不太稳定,幕府方面暂时由细川藤孝负责代理发言。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幌子了,更主要的其实是看平手汎秀的调略与斡旋手段。
  
  年前因为“义辉公遗孤”引发的问题当中,就有大批幕臣战死、切腹或出奔,眼下这次动乱又波及了不少人,然后还有很多被织田一派拉拢收买的,还有在外地办事,暂时不在京都的……
  
  现在足利义昭身边有名有姓,值得一提的谱代家臣,只有一二十个了。对面那边,柴田、木下、明智笼络住的,估计也不超过四十个。
  
  室町幕府的中枢机构可以说已经是分崩离析,近于瓦解的状态。
  
  征夷大将军的存在依然是无可置疑的大义名分,但这个名分的含金量正在下降。
  
  ……
  
  “播磨的浅井军队有什么动静吗?”
  
  “禀主公,尚未发现!根据最新情报,浅井氏的大部分兵力仍然在美作、但马等地,没有发现折返迹象。”
  
  “那么就把幕府的信件传递给浅井家即可。我们就不必出面与之联络,但可以想想办法,试着找一找荒木村重、别所长治,以及黑田孝高。若是麻烦也不必强求。”
  
  “是!属下这就去办,告退了。”
  
  “嗯……近江呢?近江的情况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