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崛起 45 衣锦还乡 (第1/2页)
“水根,立即收拾好东西,我们先到罗岗,送阿婷回去坐车,然后顺路回白河,一路高速,六个钟头后就可以到达。”
伍樊越发思念老家的阿爷,几年的中秋都没有回去过节,确实也说不过去,黄水根骂了自己,其实没有骂错。
“太好了,今夜还能赶回老家过中秋。”黄水根欢呼雀跃,急急去收拾衣物。
时间已是上午十点多,按路程下午四点多就可以回到家乡,伍樊也有一些激动。
有钱了,回老家的心情大不相同。
有句话叫什么,衣锦还乡,对,就是衣锦还乡。
有人说,衣锦不还乡,有如锦衣夜行。华夏人的乡土观念出奇的浓厚,发达了不回老家让人知道,简直是天底下最无谓,最奢侈的浪费。
顾萱婷是个潮汕妹子,新闻上每年都说,光州到潮汕一路,过节时堵车严重,说不定伍樊回到了千里之外的白河,她还没有到家呢。
车上,说起回老家,顾萱婷却是一脸兴奋,完全不惧怕堵车之苦,思乡之情,人同此心。
黄水根接到一个电话,让他有一点犯难,挂了电话后,他将情况和伍樊说了一通。是有一个他的远房表叔,还有两个老乡,因为买不到回家的车票,问他有没有办法,黄水根说了是开车回家,表叔说可不可以带上他们。
伍樊说7座大奔空位多,只要坐得下没有问题。黄水根见伍樊同意,心情大好,说他们在过了罗岗的一个镇打工,会在路边等,于是打电话要他表叔发个位置定位。
到了罗岗富丽花园小区大门口,顾萱婷下车,叮嘱伍樊路上小心,然后挥手告别。
黄水根继续开车,十几分钟后,在路边接到了他表叔马师傅,还有他老婆孩子,另外两个是年轻人,一个姓庞一个姓何,都是白河人。
见不远处有一个小超市,伍樊下车,问黄水根要不要买点月饼或其他东西,黄水根说家里都准备好了,不用买。伍樊一个人进去超市,买了两盒月饼和一瓶白酒。其中有一盒是冰皮月饼,阿爷没有吃过这种源自香港的月饼,伍樊想让阿爷尝个新鲜。
伍樊换坐在副驾驶位置,黄水根开车上了高速,专心开车,伍樊和马师傅聊起天来。
马师傅说,他带着小庞小何,在光州给人印刷纸钱,他可是名副其实的印刷师傅。
“印刷纸钱也是一门职业?”伍樊有一点惊异。
“做纸钱门道可多了,这边的老板,为了提高利润,用最差的纸张,最差的油墨,打版也粗糙,就怕烧给阴间的人,阴间的人收到,也会被认为是假钞,被阎罗王抓起来。”
马师傅的话,引起哄堂大笑。
伍樊聊过一阵,开始闭目养神,通过风月宝鉴,学习修道知识,有时用手默默比划,修习符箓的制作,以及铭文的刻录。如今,伍樊已能够构建出简单的阵法,只是威力太小。
马师傅家的那半大孩子一路叽叽喳喳,十分兴奋,伍樊嫌他吵闹,但又不好出声呵斥,让他安静。
伍樊打了一个电话给堂兄大同,说他今日回家,过了几分钟,大同打来电话,说他打电话到堂姑妈家,却没有人接。
堂兄大同说他家新建了楼,月底进伙,伍樊路经市里,帮忙去一趟堂姑妈家,告知他家的入伙日期,邀请堂姑妈一家饮入伙酒。
“这个姑姑虽然和我们走动得少,也不能得罪了,听说她家在市里的生意很大,很有钱的,你一定要去一趟,礼多人不怪。”伍大同反复交代道。
伍大同除了憨厚,还有点絮絮叨叨,有时表现得豪情万丈,有时又显得婆婆妈妈。伍樊不胜其烦,口中连说晓得了晓得了。
伍樊没有姑妈,这是一个堂姑妈,隔了一层,其实亲情早就淡了,但因为大同家条件好,堂姑妈和他家走得近。
但伍樊对这个堂姑妈印象深刻,她一家确实做生意发了大财,每次回娘家都是开着豪车,大包小包,在村里引起轰动。
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伍樊那一年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就是白河中学读高中,需要一笔学杂费,他阿爷筹了许久,都没有筹到。阿爷万般无奈,见到了那个堂姑妈时,开口借钱却被拒绝了。
阿爷是个十分要强的人,平日养羊种地,不顾艰辛在土里刨食。因为分了家的缘故,有困难时,他并不向三个儿子开口。伍樊还有三个叔叔,按理是负有赡养义务的,就因为分了家,他们就不太理。
伍樊家困难时,阿爷甚至不向儿子开口借,乡村就是这样,怕说是借,到时候却不还,闲话又多。阿爷因为看见伍樊那个堂姑妈回了娘家,于是放下老脸,向她借钱,但还是尴尬地被人拒绝。
当时伍樊也在场,看见阿爷被人拒绝后,一脸窘迫的神情,心里痛得想哭。
“我家三个孩子,花销好大哩,阿叔你家里只有一个,这么轻松,还用向我借钱么?”堂姑妈当时如此推托道。
伍大同就是多事,一个寡情薄义的堂姑妈,何必还要人情往来呢!伍樊暗道。不过,伍大同的立场不一样,倒也可以理解。因为堂姑妈每次回到羊角岭,都会送点礼物给大同家,而伍樊一家一穷二白,被她忽略,从来没有见过她上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到了市区,还是去一趟算了。
黄水根将车开得飞快,从光州出发开始算起,按他开车的速度计算,最多六个小时,就可以到家。前面已经是崇山峻岭,车早已下了高速,还要最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市区。
山间的公路,不但蜿蜒盘旋,一面还经常是悬崖,开车必须缓慢,否则极容易出事故。
“轰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