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朝那些事儿 > 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

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

九十九 没有不散的宴席 (第2/2页)

胡亥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搞调查研究,什么都敢往外讲,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始皇帝在天有灵,看到跟他同样混蛋的接班人,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事关李斯生死的时刻到来,胡亥鬼使神差的说起一件事:“有丞相为国操劳,朕心甚慰,听郎中令多次谈及,丞相的长子李由在三川郡干的不错,朕准备拟诏,让他回咸阳任职,好让你们父子团聚。”
  
  胡亥的话有个重点,他的消息来源于赵高,为什么赵高要替李斯美言?这不是奸贼应该做的事情,除非他令有所图。而且赵高的话纯粹是信口开河,李由所在的三川郡分明是起义的重灾区,更显得他动机可疑。
  
  李斯来不及想这么仔细,爱子心切的他把儿子身陷敌窟的事情向胡亥和盘托出。胡亥知道李斯不能拿儿子作假,这才相信起义确有其事,马上责怪李斯为何不早报。
  
  还没等李斯开口,沉默半天的赵高突然双膝跪倒,匍匐在地,开始画龙点睛:“请陛下恕臣徇私之罪,李由通敌卖国,和叛贼连成一气,丞相怕被降罪,所以威胁臣代为隐瞒。”赵高真是煞费苦心,原来在这里等着李斯。
  
  胡亥震怒,拍案而起,江山永固的美梦顷刻间化为泡影,带给他坏消息的是李斯,做这件坏事的人是李斯的儿子,他没有平乱的本事,只能拿李斯出气。
  
  李斯下狱了,赵高亲自给他定的罪:通敌叛国,腰斩弃市,诛杀三族。
  
  人有什么样的恐惧,就会撞见什么样的鬼。李斯谁也不埋怨,包括赵高,他很清楚自己是罪有应得。他只是为大儿子惋惜,李由明明是为国捐躯的烈士,却因为父亲的拖累,被扣上贼寇的歪帽子,做鬼也抬不起头。
  
  李斯对菜市口已经很熟悉,他曾经在这里监斩过很多人,审判者到被审判者,决定权永远掌握在历史手中,永远被人民操控,你可以不信,但不能否认。
  
  刑场上人声鼎沸,观斩大秦丞相的机会不多,人群争先恐后,这就是芸芸众生。李斯放声痛哭,他发现自己从未过上想要的生活,和儿子在上蔡老家逐狗追兔。他错过了人生不该错过的,得到了人生不该得到的,明白了就好,下辈子知道该如何做人。
  
  李斯把生前的最后一眼留恋,投向监斩台上的赵高,目视那张阴毒的面孔,他破涕为笑,在心里送出血咒:宜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历史的发展似乎和李斯的初衷事与愿违,赵高依然鸿运当头。王离兵败巨鹿,章邯投降项羽,赵高向来把告急文书当作喜报来读,这些消息让复仇在望的他兴奋不已。
  
  赵高在书案上不停翻弄,希望查找更多秦军失利的战报,有样东西吸引住他的视线,一封陌生男人的来信:
  
  尊敬的中丞相,您好!
  
  我叫刘邦,是起义部队西征大军的最高领导人。对您仰慕已久,奈何造反繁忙,一直无缘拜会,特修书致歉,敬请海涵。
  
  在我心中,天下英雄唯丞相与邦尔,何不你我联手,共谋大事?如果丞相诛胡亥于朝,他日入关,我愿与丞相分而为王,同治关中。
  
  口说无凭,立字为证,万望丞相勿拒,刘邦静候佳音。
  
  每个人都会迷失自己,赵高也不例外。他无法拒绝刘邦的循循善诱,做出了人生最盲目的选择,要亲手摘掉自己的护身符。而他这么做的原因实在让人捧腹,居然出自太监称王的笑话。
  
  放下书信,赵高喝来左右:“命咸阳令速来见我,有要事相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