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朝那些事儿 > 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

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

九十一 像赵高那样做太监 (第1/2页)

史书从来都不记载太监,除非他恶行累累、罪孽滔天。这是太监的不幸,也是历史的悲哀。
  
  太监失去的不仅是身体的某个部分,还有他作为男人的尊严。对太监最大的折磨,就是身处后宫,面对三千粉黛,有的是机会,却无能为力。能够忍受这种耻辱的,都不是普通人,纵然他原本普通,成为太监后,也便不再普通。
  
  只有心甘情愿做太监的人,才明白一个道理:太监在失去某些功能之后,得到的将是更多的能力。
  
  手中没有葵花宝典,又敢于挥刀自宫的赵高,他要当太监,究竟抱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赵高原本的人生轨迹和太监根本不沾边,他的祖上是赵国王族的疏亲。因为当时流行合纵连横的游戏,被派往秦国做质子。
  
  质子虽然很辛苦,需要长期流落异乡,但是有份稳定的薪水,回国后还会论功行赏,不失为一份好工作。
  
  机遇总是和危险并存,赵高的祖上走背运,始皇帝攻破邯郸,灭亡了赵国,使其变成无家可归的的亡国之人。迫于无奈,他只好长期滞留在咸阳,拖家带口,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对于这些六国遗贵来说,亡国的痛苦分外难以承受,他们原本是驻秦高级外交官员,现在却连秦朝的普通庶民都不如。在他们的身份证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隐官。
  
  秦朝的隐官就是二等公民,社会福利和生活待遇只有普通百姓的一半,通常由刑满释放人员或者六国遗民组成。始皇帝不放心他们流入社会,就统一监管,提供就业安置渠道,防止他们危害国家安定团结。
  
  赵高的幼年生活,看起来相当坎坷。家庭的突然变故,给他的人生渲染上悲凉的气氛。让人伤感的还不只有这些,一件发生在他至亲身上的事情,在他心里埋下对秦朝深深的仇恨,指引他最终成为太监。
  
  隐官的居住地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好人找不到,坏人满街走。赵高的母亲能够嫁至官宦人家,还是有几分姿色的,难免招惹到登徒浪子不怀好意的调戏。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赵家是破落贵族,拿地痞流氓有什么办法?
  
  虎落平原被犬欺,龙游浅海遭虾戏。赵母这个弱智女流,没有反抗暴徒的能力,为了家庭的生计,只好长期与人苟合,先后产下数子。
  
  随着赵高的日渐懂事,他视自己的弟妹为奇耻大辱,是始皇帝让他亡国破家,他要对这一切进行报复。
  
  赵高从此背负上仇恨的枷锁,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少年,他有满腔怒火,却不清楚到底该如何去复仇。好在他从小受官宦家庭的熏陶,打下良好的启蒙基础,在他懵懂的印象中,只有成为高官显贵,才能心想事成。为了这个目标,他开始努力拼搏。
  
  秦朝有千般不好,但是崇尚法理的政策,还是比较强调公平的原则。依照大秦律例,隐官的子女不再为奴役,可以享受普通公民的权利。一个自由之身,这就是赵高拥有的全部资本,他必须白手起家。
  
  赵高并不是刚出道就准备做太监的,在他之前的秦国太监,只有嫪毐勉强算作政治明星,还被始皇帝车裂了。稚嫩的赵高,社会经验还太少,不可能知道太监是仕途的捷径。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有两个,考公务员或者当兵入伍。
  
  秦国好战,江山都是将士们抛头颅、撒热血打下来的。军人这个职业,在秦国最受尊崇,有军功授爵制度做保障,参军无疑是晋升最快的方法。不过,战场危机四伏,升的快,死的更快,丢掉小命,赵高如何复仇?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稳扎稳打,从秦国的基层官员干起。
  
  秦朝的行政院对社会公开招聘杂役人员,赵高梳洗打扮一番,人五人六的前去应聘。因为他本身长的马马虎虎,又刻意表现出吃苦耐劳的品格,明显比其他竞争者高出一筹,理所当然的通过了面试。
  
  赵高知道机会从来只给那些有所准备的人,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自修春秋战国的历史,加强自己的政治斗争能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
  
  赵高意识到始皇帝对法家的推崇,想要在秦朝政坛有所发展,必须学好法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他一有时间便诵读大秦律例,直到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功夫不负苦心人,赵高的努力终于换来回报。由于他的年度考核成绩优秀,被上司提拔为正式官员,负责处理行政院的文书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