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朝那些事儿 > 八十四 英击博浪沙

八十四 英击博浪沙

八十四 英击博浪沙 (第2/2页)

“天子出巡,百姓暂避”。不时有骑着骏马的传令兵,奔行于驰道两旁,提醒周围的人,不要冲犯御驾。
  
  阳武县的百姓昨日就收到始皇帝将途径博浪沙的消息,他们生计尚且不保,哪会有窥视龙颜的好奇心。尽管驰道周围数里看不到人烟,但传令兵却还是不知疲倦的嘶吼着。给始皇帝办事,没人敢不尽心尽力。
  
  张良和大力士就藏在驰道旁边的树丛中,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警觉的秦兵发现。他们透过荆棘的缝隙向外张望,搜寻着猎物。
  
  始皇帝斜倚在自己的銮舆之内,两位衣着清凉的宫妃正卖力的为他按摩,只要他稍有动作,宫妃的脸上就会条件反射般的露出惊恐,足可见始皇帝积威之盛。这位令天下畏惧的中年汉子,此时正闭目养神,丝毫不知道危险正离他越来越近。
  
  张良使劲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他的面前行驶着一辆珠光宝气的华贵銮舆,车栏上雕龙画凤。左右随从高举云幡宝罗,仪仗开道,整整六匹拉驾的乌黑骏马,这是天子的座驾,里面坐着天下的仇人。
  
  想到始皇帝就离自己十数步开外,张良怒火中烧,国恨家仇涌上心头,再无惧于持枪横戟的禁军武士。他招呼身边蓄势待发的大力士,“此时不杀,更待何时?”
  
  大力士看准目标,挥舞手中的铁椎,呼啸而出,只见一道银光划过,当先的车銮应声而碎,四分五裂的残片到处迸射。张良找对了人,大力士一击即中,没有浪费他们唯一的机会。但他们的心中刚刚雀跃起成功的喜悦,却赫然发现,车架中竟是空无一人?
  
  张良和大力士的脸上写满了问号,可惜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求证事情的真相。禁军侍卫高叫嚷着“捉拿刺客”,向他们的藏身之处扑来。这时候他们有两个选择:
  
  一,束手就擒,马上就能知道刺杀失败的原因,不仅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能在临刑前高喊“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经典口号。
  
  二,拔腿就跑,只要能躲过秦兵的搜捕,留待有用之身,将来还有机会成就大事。
  
  两名胆大包天的刺客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后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刺秦而丧命的义士,荆轲一人足以,不然后世将无从追捧。
  
  张良凭借对博浪沙地形的熟悉,终于逃脱追捕,隐姓埋名,躲藏在下邳。他的人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暗淡无光,更精彩的未来正在向他招手,天书奇缘、帝王军师,让我们羡慕的事情太多,太多。
  
  我们还是来快来解密张良失败的原因,假货之害,古来有之。自从始皇帝遭遇荆轲事件之后,秦国就加强了对他的防卫工作。出行的时候,多准备几辆混淆视听、迷惑刺客的副车,只是基本措施。
  
  当张良在下邳得知实情后,不停的埋怨自己莽撞。其实他多等片刻又能如何,副车不只一辆,给他蒙中始皇帝的几率实在太小。如果他侥幸成功,我们伟大的汉高祖就只好在亭长的位置上终老,这成何体统?
  
  对于再次被刺杀的事情,始皇帝龙颜大怒。看到副车上那个杀伤力极大的铁椎,他闹不明白,天下的兵器不是都应经收归咸阳,造成了铜人?显然自己制定的政策,执行的还不彻底。他颁布诏书,对全国可危害人身安全的金属制品重新普查,胆敢私藏者,以欲刺王论处。此令一出,天下又无宁日,官吏趁机威压百姓,人民已经欲哭无泪。
  
  张良的行为,是六国遗贵对亡国的抱怨,也是六国百姓,对暴政的哀嚎。人民渴望仁政的呼声,曾经离始皇帝那么近,不过是他到副车之间的距离,可惜他却听不清楚。站在权利的顶峰,始皇帝的周围弥漫着令他飘飘欲仙的烟云。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他什么都看不真切。
  
  颠倒是非,本末倒置,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渐渐的看不懂始皇帝,秦国百姓眼中睿智的明君,竟然糊涂如斯?对自己的苛政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跟人民为敌,终究会被人民抛弃。始皇帝得到过机会,却不珍惜机会,只能失去机会。他亲手为大秦挖掘着坟墓,不辞辛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