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朝那些事儿 > 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

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

七十四 沸腾的易水 (第2/2页)

按照王翦推断的那样,秦军的渡河部队果然在易水东岸发现了敌人的埋伏,成功的歼灭这支燕军后,大战拉开序幕。正面作战的秦军率先发难,与燕、代联军展开激战。
  
  战场上的厮杀日趋白热化,就在联军部队发出信号,等待援军出击的时候,王翦率领着渡河部队拍马杀出。这样的变故,对任何军队都是灭顶之灾。燕、代联军的士兵心神大乱,无力再战,死的死,逃的逃,被彻底击垮。
  
  王翦巍峨的身躯矗立在易水河畔,看着秦兵清理战场,埋葬死尸。就是在这个地方,荆轲不久前还高唱着“易水寒、易水寒”,现在却因为秦、燕两国士兵热血的浇注,给人扑面的温湿和腥臭。奔涌的易水掀起翻滚的红波,这是一条被战火沸腾的血脉,不把血留干,无法还天下以清平。
  
  在燕、代两国的战俘中,并没有找到赵嘉和燕太子丹的身影,看来两人都熟读兵法,明白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道理。可笑统帅不坐镇中军,如何能够激励将士奋勇杀敌?用数十万燕、代儿郎的鲜血掩护他们撤退,无怪燕太子丹能做出刺秦的蠢行。
  
  对于秦军来说,赢得一场歼敌近三十万人的大胜,代价也是不菲。此时已近隆冬,没有粮草、军需的补充,北征燕地是不现实的。王翦下令大军修整,等待来年再添新功。
  
  人生被岁月蹉跎,机会被等待错过。秦军将士难得渡过个安稳的冬天,却因此失去了灭燕的大好时机。王翦如果不顾大军的疲惫,乘胜追击,必能直捣燕国蓟都。就因为他对下属的体恤,这次伐燕的首功被他拱手让人。
  
  公元前226年,春,养精蓄锐的秦军如同这个明媚的季节一样,意气风发。秦国的虎狼之师在王翦的率领下,直扑燕国蓟都。在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就拿下这座燕国的心脏。
  
  为什么秦军能够轻而易举的取得胜利?
  
  一,经过易水大败,燕国人心相离,面对只顾自己逃命的统治阶级,没有百姓还愿意征召入伍。燕军缺兵少将,根本无法迎战秦国部队。
  
  二,燕王僖从来就没打算跟燕国百姓同生死,秦国大军还没有打来,他已经拖家带口的向北逃窜,准备在广阔无垠的辽东平原再起炉灶。虽说襄平天寒地冻,可是有大海和辽河做屏障,正好龟缩起来冬眠。摊上如此君王,燕人巴不得赶快降秦才好。
  
  伐燕的进展很顺利,但伐燕的目的王翦却没有达到。始皇帝最想要的东西,此刻还挂在燕太子丹的脖子上。不过,燕太子丹现在的生活,并没有他老爹那么滋润。在跑路的时候,他中了秦军的埋伏,跟燕王僖走散了。
  
  这个能未卜先知,预料到燕国统治者会弃城逃跑的人叫李信。他是秦国近年涌出的优秀青年将领,以善驭骑兵、骁勇善战著称。
  
  作为年轻人,难免会有好大喜功的表现,李信的部队没有跟随王翦行动,而是守在燕国北退的必经之路,想投机取巧,在这里抓条大鱼。老天对李信很关照,当燕太子丹的脑袋出现在李信视线中时,他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锦绣前程。
  
  倒霉的燕太子丹没想到逃命的路上还有危险,只有带领手下的部队暂时潜入衍水地区避祸。
  
  由于尚未捉到燕太子丹,王翦在燕国境内展开大抓捕,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挖出来。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把代王赵嘉吓个半死。易水溃败之后,他就在燕国躲了起来,如今被王翦这么折腾,早晚会使自己行踪暴露。
  
  人被逼到死路,还有什么是不能出卖的?赵嘉不顾跟燕太子丹的盟友之谊,修书于燕王僖:“尊敬的燕王,燕国落到今天这步田地,都是因为您那个不孝子。秦国痛恨的是太子,只要您肯大义灭亲,秦国必会退兵。”
  
  燕王僖收到来信的时候喜笑颜开,国王的好处就是儿子多,死一个却可以救国,这买卖太划算了。燕太子丹被他的父亲派人杀死,他那颗屡出混招的脑袋,终于起了次正面作用。
  
  李信将燕太子丹首级带回之后,王翦随之撤军。燕国已经不具威胁,没有强攻辽东的必要。真正能展现他军事才能的地方,应该在魏、楚那片辽阔的战场。令王翦所始料未及的是,能征战沙场都成为他的奢望,他即将被李信排挤的没有容身之地。
  
  祝愿所有阅读此书的朋友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请多提宝贵意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