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朝那些事儿 > 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

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

七十三 荆轲刺秦王终结篇(6) (第2/2页)

荆轲跪伏在始皇帝面前,把地图徐徐展开,督亢山川交错、河流纵横,看的始皇帝目不转睛。地图开至卷尾,闪出一抹蓝色的幽光,始皇帝尚未分辨出是何物,荆轲已经扯住他的衣袖,朝他胸膛捅出致命一击。
  
  两人相隔半个身位的距离,始皇帝又被荆轲拉住袖子,理应避无可避的杀招,却落空了。怎么可能?荆轲事先做过精密的推演,如此近的距离,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擒住始皇帝或者将其刺死,为了保证不让猎物挣脱,他还特地设计了抓住始皇帝衣袖的步骤。
  
  坏就坏在始皇帝的袖子上,今天乃是大典,他穿着的不是普通朝服,而是隆重的礼装。袖口是层叠的布褶,始皇帝向后的躲避动作没有受到荆轲揪扯的影响,不过是把长袖拉开罢了。
  
  由于双方激扯的力量太大,始皇帝的衣袖断裂,他得以起身逃跑。这时候始皇帝最好的选择是直奔殿外,那里有持剑带戟的宫廷护卫。但是杀手出身的荆轲反应敏捷,追击的很迅速。如果始皇帝跑直线,没几步就会被爆发力很强的荆轲赶上。他只有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绕着殿内的柱子跟荆轲捉迷藏。
  
  刺杀其实已经失败,不过荆轲还有挽回败局的机会。资治通鉴上这样记载:“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操尺寸之兵。”
  
  秦国的大臣们没有见过这种阵仗,事情突发后,他们都呆若木鸡,不知道如何应变。按照秦国的律法,上殿伺候秦王的大臣不可以携带任何兵器,指甲剪也不行。大殿之外的带刀侍卫,无诏不得上殿,始皇帝现在全身心都用在逃命上,发口谕的时间实在腾不出来。原本为了保护他安全的制度,此刻变为作茧自缚。
  
  论起单打独斗的能力,处居深宫大内的始皇帝肯定比不上荆轲有经验。大殿的柱子就那么几个,荆轲很快就摸清了始皇帝逃跑的线路,追的他到处乱窜。始皇帝占着熟悉地形的优势,为什么还跑的如此狼狈?
  
  作为秦国的君主,始皇帝身上随时佩有宝剑,这是帝王威仪的象征。就因为是象征,所以它的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为了彰显帝王的气度,这把佩剑做的很长。始皇帝想把它抽出来护身,可是因为运动当中,胳膊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做功行程太短,不足以拔出剑来。同时因为拔剑的动作,影响了始皇帝跑步时的甩臂,自然就速度就慢了下来,几次都是堪堪躲过荆轲刺出的匕首。
  
  始皇帝笨拙的拔剑动作,让群臣焦虑不已,有几个武将比较有经验,扯着嗓子帮始皇帝支招:“王负剑,王负剑......”他们提醒始皇帝把宝剑推至身后,使剑套倾斜,方便拔剑。
  
  伴着一声龙吟,始皇帝终于利剑出鞘,他下意识的向后挥臂,竟然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这是活该荆轲倒霉,他刚从柱子后面闪出,对始皇帝的反击,根本没有准备。荆轲失去左腿的支撑,奔跑的惯性使他栽倒在地,
  
  良机一失再失,命运的天平开始完全向始皇帝倾斜。荆轲奋力掷出手中的匕首,这是刺杀始皇帝的最后机会。断腿处传来撕心裂肺般的剧痛,影响了荆轲的出手,匕首中柱而止,始皇帝终于死里逃生。
  
  荆轲已经彻底失去威胁,始皇帝却还惊魂未定,他举起宝剑,连劈带砍,把荆轲分尸于秦殿之上。
  
  刺杀始皇帝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但荆轲还是失败了,就因为生活里有意外的存在,你永远不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在天意面前,寻找任何理由都是苍白的,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始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秦舞阳被如何处理的,史书上没有做交代。能够死的舒坦点,恐怕都是他的奢求。
  
  始皇帝下令:“马上增派军队赶赴赵国,大军即到,立随王翦破燕。”他差点小命不保,又在外使面前丢人现眼,恨不得将燕国尽屠之。
  
  立在秦国大殿之上,始皇帝面容狰狞,他高举尚在淌血的宝剑,状如狂魔,对着瑟瑟发抖的群臣怒吼到:“我现在是秦国的王,日后是天下的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