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抽个美女打江山 > 第一千零七章 感激

第一千零七章 感激

第一千零七章 感激 (第1/2页)

班固到底还是没管住自己的嘴,前些日子有好友相邀外出聚会,多喝了几杯,却是将他正再说写汉书的事给逗来出来。
  
  之所以没忍住的原因却也简单,因为有着周少瑜的话帮衬,虽然成稿完成度仍旧很低,但优秀程度却是不少,即便最终写完,也肯定不会出现什么需要大修的情况。
  
  换言之,班固自认为这绝对是一本好书,经他兢兢业业这般辛苦努力下逐渐创造,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你见过自己孩子优秀而忍得住补不炫耀显摆的嘛?
  
  而且写书又是为了什么?古代文人,谁不重名?若是有一日得到许可能够刊印,班固自然也回因为这书而名流千史。
  
  是以班固这么一吐露,有人眼红病就犯了,人之一生,即便身处高位友如何,最终不过一捧黄土,唯有青史留名才是文人绝对的最终追求。
  
  或许人家自己过的不咋地,但同样也见不得人家好,几经犹豫,最终果断告了一状,私修国史可不是小事,又是在洛阳告发,直接一举惊动皇帝,直接下旨,让扶风郡直接动手抓人,而后押入京师等候发落。
  
  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事,只不过现在正好被周少瑜碰到了而已。
  
  根据记载,最终应当是班超入京申冤,还拿出书稿,最后皇帝刘庄一看之下惊讶不已,可以啊兄弟,妥了,也别问罪来,出来继续修国史吧,于是因祸得福,还当官了。
  
  然而这事实际上可信度不高。
  
  申冤之举,班超因兄弟之情,自然是做的出。可实际作用上和他无关。也就是说,班固之后的际遇,班超来不来申冤都一回事。
  
  班家的确是书香门第,有一定传承,然而到底走了下坡路,就算是班固的父亲班彪,最终也不过是个县令,官儿委实不大,更莫说还去世得早。
  
  如今更是数年过去,班家曾经的人脉就更低了。
  
  私修国史乃是大案,若无深厚交情,一般人可是避之不及,很少乐意出面帮忙说项。
  
  而班超入京,想必是找不到什么支持的,出了上衙门申冤,也做不了别的,更别说面圣了,皇帝哪是那么好见的。
  
  再说了,既然都知道是以私修国史的案件处理来,家中手稿咋可能不被一并带走,呐还能等到班超整理起来再上京申冤,瞎闹嘛不是,毕竟协和手稿就等于证物了,哪有忽略这个的存在。
  
  所以正常合理靠谱的解释,应当就是正常的案件处理而后进展,或许有人觉得此书水平的确很高,虽修国史,但一点都没黑,修的是汉德,于是上书呈请,刘庄其后一瞧,嗯,果然不错,我的祖宗们就该有如此风采,准了,于是非法改合法。
  
  要么甚至干脆就是刘庄自己要来瞧的,反正就算班超上京申冤,也和他关系不大,当然了,兄弟情还是值得肯定的。
  
  想到了这些,周少瑜也就不急了。可他不急,不代表班昭不急,怎么都是其兄长呐。
  
  所以哪怕知晓班固最终不但没事反而还有官做,也不的不摆出一副焦急找人疏通的样子。不然的话,那也太奇怪了。
  
  翌日,周少瑜便与班超和班昭兄妹俩赶往京师洛阳。
  
  班家的确已经没落,可也的确留下些许人脉,到底当初也是常年居住于洛阳城内的。
  
  只是这些个人脉官职都算不得高,即便有心也是无力,对于这种大案完全插不上手。
  
  周少瑜也是无奈,装作一副上心的模样,大早就出门,让你想办法找地方混一天,而后才回来,只说已经求了人,说得上话,但效果如何却还无法知晓,不过大抵是有用的。
  
  闻言,班昭也心安许多。
  
  稳妥起见,周少瑜到也没真敢完全瞎混过去,至少也要打通探听具体消息的门路,知晓案情的进展,一来是进一步安班昭焦急的心。二来么,万一发生啥意外,导致皇帝没到人家的手稿,岂不是真要悲砍头?
  
  说到底,周少瑜也就是猜测罢了么。真要出事,还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应对。总不能还真让班固这种大牛给挂了不是。
  
  要不,真弄个官儿玩玩?周少瑜甚至想,毕竟按照两方世界的时间比,周少瑜说不得还要在这边待上一段时间,有个官职总归方便,当然啦,得闲职,他可没时间去当差。
  
  话说起来,汉朝各个时期的官儿他都当过。
  
  最早应当算是刘邦手底下了,那官职……不提也罢,委实不好听。不过那也不算西汉时期,那时候还早呢,刘邦还在想办法打江山,完事还被项羽打的不要不要一路亡命。
  
  再之后就是王莽篡汉时期。这位有名的穿越者也是可怜,辛辛苦苦这么久,总算做了皇帝,可惜,失败的太快,导致好些人甚至也跟不知道有新朝这么个玩意。
  
  至于东汉么,不用说,曹操那混的呗,而且最后官儿还不低,怎么也是九卿嘛。
  
  一连几个月,班固的事情还未解决,不过却也叫人放了心,总归不算小案,如果要判决,早就判了,不至于拖到这时候,想来事情肯定有所转机。
  
  班昭等人不清楚还以为真是周少瑜到用力跑了关系,还真是让周少瑜挺不好意思的,于是只好从其他方面弥补了。
  
  班固被关在京兆府大牢内,除了整体环境不大好,也昏暗了些,其他方面却也还好。
  
  同样是牢房,却也是有区别的。
  
  作为京城重地,也就说明此地随便扔块石头都可能砸到哪个惹不起的存在。
  
  举个例子,两个青皮打架闹事,抓起来自然是随便关,不用在乎那么多。可若是哪个衙内闹事呢?
  
  固然有些时候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不予理会,根本不会抓人,但有时候事情闹大了不得不做个样子关一阵,难道还真关到寻常那种阴暗潮湿臭气熏天的普通牢房去?
  
  就不怕人家衙内小心意记恨嘛。
  
  所以说,必然有那种相对豪华的单间,虽说对于来讲,这种地方仍旧难以接受,可在大牢,那就是五星级宾馆级别。
  
  永远不要指望古代的政治又多清明,就算是大名鼎鼎的包拯,真要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冷面酷吏,青天?请不要将元朝时期的戏曲故事当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