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抽个美女打江山 > 第九百五十二章 惊变

第九百五十二章 惊变

第九百五十二章 惊变 (第1/2页)

“你怎么来了?”周少瑜看着眼前丽影,不由惊讶。
  
  阿依努尔甩甩长发,有些疲倦的吐出两个字:“无聊。”
  
  “!!!”周少瑜好无语,话说,本地土著没这个词吧,换言之,也是跟咱学的?
  
  看了眼周少瑜,阿依努尔长长的叹了口气。
  
  老实说,阿依努尔的日子并不好过。即便在周少瑜的帮衬下,暂且有了立足之地,且在泰原目前条件并不算好的情况下,也未曾短缺过对她的支援,同时也互市促进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终究都是牧人,手里的牛羊可不够他们放牧,大多人都不得不扛起锄头种田,即便泰原方面还派了人专门指导,可阿依努尔心里头仍旧不踏实。
  
  至于带兵入草原袭扰其他部落,人家也不是傻的,突厥人口大减,而草原那么大,有的是地方可以放牧,在被袭扰几次之后,谁会没事靠近这里,而过于深入,阿依努尔也不会敢那么做。结果便是,一切有序发展,阿依努尔自身却没多少事可干。
  
  周少瑜听完解释,笑了笑,他可不会告诉阿依努尔他的具体想法。
  
  在华夏史上,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
  
  前者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后者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再看其他朝代,隋朝杨坚是乱臣,他本来就是北周的臣子,之后取而代之最终一统天下平定乱局。唐朝同样如此。
  
  不过那个时代,这种事情再正常不过,都是那些世家阀门搞来搞去。
  
  宋朝没得说,宋太祖赵匡胤是后周之臣。至于元朝清朝,嗯嗯,不用解释,那时候还没民族大融合呢。
  
  不过在周少瑜看来,汉朝与明朝对比,单论得国之正,还是明朝更甚。
  
  无他,刘邦的确也算是草莽英雄,推翻了秦朝暴政,但这也要看从哪个角度出发。
  
  汉朝推行的是推举制,简单直白一点就是经人举荐才可为官,这种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寒门的崛起。反观秦朝,这可是最不讲门第的朝代,其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立功,就可升爵为官!
  
  比如秦朝一个百姓宰了几个通缉要犯,升为公士,虽仍须服役,但可享受岁俸约五十石,同时另有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一级一级往上升,待遇也愈发好,容易肯定不算容易,但好歹也是一条进阶之路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
  
  并非是说汉朝不好,而是秦朝也有他的可取之处,万万莫要小看秦朝的吏治,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规矩太甚,没有一丝人情味,所谓物极必反嘛,以后世的眼光来看,那些个律法规矩当然是暴政,但反过来想,但凡古代,又多少条律法规矩是真正能被后世所接受的?
  
  总归秦朝一灭,寒门真正开始有一条明路,就得到等到隋朝开创科举去了。
  
  主要一点,秦朝灭亡,刘邦创汉,终究都是自家人。
  
  而明朝,赶走的却是外敌。嗯嗯,当然了,放后世那也是自家人了,外头北边那个不算,只算里边的。
  
  大多人都只知明朝灭了元朝,却不知晓元朝遗民的事例。
  
  朱元璋嘛,都知道这是个狠人,而且不是一般的狠,此点单从发明骇人听闻的酷刑就不难看出来。那么可想而知,元朝遗民的待遇肯定不咋地。
  
  这些人或者干脆就是蒙古人,又或者是为元朝卖力过的汉人及其后代,按照朱元璋的意思,你们或者你们祖先作恶辣么多,那么后辈自然不能幸免。
  
  杀光是不可能的,就是区别待遇。
  
  可以说,这些人是明朝中最没有人权,生活最没有保障的一批人。其中到底发生过多少事情暂不详说,周少瑜关注的,是同化。
  
  甭管这些人受过的待遇是啥,又遭遇过什么事,最终不过就是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彻底融入了汉民族。
  
  在大梁的这方世界,突厥是千年来不变的外敌,想要凭借武力蛮横征服扫灭,那是不可能的,草原太大了,即便出再多的兵也没用,且背后的后勤消耗也只会是个天文数字。最好的例子便是汉武帝,这位雄主的确够猛,打的人匈奴不要不要几近灭族。
  
  然而草原仍旧还是那个草原,而汉朝,打穷了!
  
  一个国家穷了,自然逐渐衰败之路,汉朝如此,明朝也如此,万历三大征的确长脸,可还不是彻底拖垮了朝政。
  
  顺道提一句,某个宇宙超级大国认为,明朝花那么大力气帮他们打走岛国入侵,其实是一种负担,因为养活军队的钱粮都是他们出的,至于打走入侵的,是他们的宇宙级超级猛将李舜臣,跟明朝没啥关系。
  
  笑话!都你们养活的明朝会穷垮?你们那么猛会那么快都城都被打掉?至于李舜臣,不可否认这位是有本事的,但莫要忘了他是水军将领,实事求是的说,连都城已经被灭掉占有的情况下,还能有多少水军?能养活多少战舰?真要把民间渔船随便改改就算上一艘的话,当我没说!宇宙级超级大国嘛,渔船改装变小航母,多大点事,是这意思对吧。
  
  言归正传,既然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周少瑜当然不会放过同化融合的可能。耕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只要他们适应了定居耕种,再换回去游牧未必能接受。
  
  中间再加强交流,加大文化输出力度,彻底同化不过是时间而已。
  
  莫看阿史那忽沁现在还待在幽州搞风高雨,到时候等他一败,便是突厥最虚弱的时候,届时再让阿依努尔去草原上搞点事情,做一个长久规划,未必不能彻底化敌为友。
  
  说到底,二者之间之所以为敌对关系,无非就是突厥的劫掠入侵,突厥抱怨条件环境太差,羡慕中原繁华,可若是能够吃饱穿暖小日子还不错,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打打杀杀吧。
  
  那时候一批突厥人已经习惯于定居农耕,并以此为基点互市,去影响更多的突厥人。两方世界的历史已经说明了不少问题,限制贸易是没用的,越限制,人家越想要,就越来打。小孩子想要东西还知道苦闹呢,何况武力至上的突厥,只要周少瑜能够保证国力强盛,完全放开交易又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