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崇祯有把枪 > 第九十章 首战

第九十章 首战

第九十章 首战 (第1/2页)

“鞑子要攻城了!快把那两个大家伙推来!!!”
  
  朱聿圳放下望远镜,转身对明军炮手大声吼道。炮手们顿时如忙碌的蚂蚁,匆忙将弹药铁球搬上城头,在城头上下穿梭,络绎不绝。
  
  宁王口中的大家伙,指的是升级版红夷大炮。
  
  这可以说是明军手中威力最大的火器,装填发射霰弹,只要两门同时发射,就能封锁城墙前五六十米宽的阵地。
  
  红夷大炮原产自西班牙,成化年间引入大明,加以改进,带有准星和照门,可以进行粗略瞄准,有效射程五六百米,仰角发射时,射程更远,可达一公里。
  
  崇祯初年,范文程等人叛变,红衣炮铸造技术流入盛京,被鞑子掌握,皇太极高度重视火器,重赏之下,工匠不断改进火炮技术,清军火器也开始渐渐超越明国。
  
  好在穿越者朱由检出现了,他下令毕抚坚等人对红衣炮进行改进。
  
  毕千户苦思冥想,最后却是一筹莫展,只是加长了红衣炮炮筒,希望能增加火炮射程,结果不仅没有成功,还在试射过程中炸伤了几名炮手。
  
  直至李若琏带回工匠汤姆士,西班牙人将炮筒钢含量大幅度提高,含铅量降低,增强了炮身坚固性,改良版的红夷大炮威力显著提升。炸膛概率大大降低,因为能装填更多火药,火炮射程也变得更远。
  
  京郊皇庄兵工厂工匠们加班加点,日夜不休,终于三月底铸造出第一批新式红夷大炮,共计二十五门。火炮发射实心炮弹重量,由之前的一公斤提升到三公斤,而射程,也由从前的五百米增加到七百米。
  
  当然,在没有精密车床,没有熟练工人的前工业时代,制造开花弹的成本是实心弹的十倍不止。
  
  即便朱由检能够支付如此高昂的费用,开花弹研发成功且装备到一线炮手,没有三年五载,是不可能实现的。
  
  宁王离开京师与崇祯皇帝告别时,朱由检特意调拨给他八门新式红夷大炮,用以守卫涿鹿。
  
  看这架势,朱由检是下了血本。
  
  八门红衣炮被推上垛口,分别安置在东西两面,保证两边侧翼火力压制。
  
  “虎蹲炮也抬上来!”
  
  数门虎蹲炮被推上城头,安置在棱堡正中央。虎蹲炮威力不大,适宜野战中使用,在山地地形效果更好,类似后世的迫击炮,当年戚继光在浙东剿灭倭寇,用的就是这个大杀器。
  
  不过用虎蹲炮来守城确实有些不伦不类。
  
  好在这些虎蹲炮都经过改良,发射的实心弹丸被改装成纸包的炸药包,落地爆炸,十步之内,目标绝无存活可能。
  
  还有诸如万人敌,无敌火鸦之类的火器,将棱堡前面挤得满满当当,等待清军进入射程。
  
  “放!”
  
  旗官挥舞红色战旗,炮手将火把伸向药池引线,引线冒着白烟发出“哧哧“响声,炮手们迅速躲到在沙袋后面。
  
  一声巨响,红衣炮周围升起大股大股浓烈白雾,脚下剧烈抖动,如同地震。
  
  朱聿圳感觉眼前晕眩,周围黑烟散去,从垛口朝外望去,清楚看见从棱堡上飞出去的弹丸在对面人群中划出两条长长的血槽。
  
  夹杂着不似人声的惨叫,涿鹿城前五百步外,地上散落着残肢剩体,包衣奴才们的哀嚎声连绵不绝,乌真哈超队列像被狂风吹过一样,齐齐倒下一片。
  
  一个倒霉的包衣奴才,双腿被炮弹扫过,只剩下半截身体,还没死绝,口吐鲜血,双手在地上乱刨,十指沾满鲜血,形若鬼魅。
  
  “殿下英明神武,两炮全部命中!建奴死伤至少上百人!”
  
  王承恩嘿嘿笑道,朱聿圳没有搭理他,转身望向炮手:
  
  “继续开炮!不要停!”
  
  躲藏在沙袋后面的炮手,匆忙跑出来,用包扎着抹布的长棍捅进炮筒中,将燃烧过后的火药粉末清理出来,重新装填火药。
  
  遭受猛烈打击的包衣奴才们,进攻势头为之一顿,原本就不齐整的战阵显得更加凌乱,一些人神情木讷站在原地,另一些人则丢掉手中武器准备逃走,只有极少部分悍勇之人,顶着密集的炮火,继续往前挺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