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

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

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 (第2/2页)

你来了烧杀抢掠,我来了征粮要款,平凉人饱受战乱之苦。
  
  不论是五胡十六国,还是唐、宋王朝,平凉(渭州)都是战乱不断。
  
  唐安史之乱后,平凉(渭州)成为唐蕃战场,几度陷于吐蕃,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唐中后期,唐王朝的军事力量也仅能控制今平凉崆峒区北界和镇原的西界,天险陇山亦非唐有,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北宋。
  
  几百年中,渭州一直就是唐、宋两个王朝的前线,是一座边城重镇。
  
  唐与吐蕃,宋与西夏,都在陇山东西展开过拉锯战。
  
  到了宋代,因为国家经济繁荣,渭州城也发展成一座经济繁荣、人口较多的边地重镇。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称帝,建立西夏国。
  
  夏国立国后,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北控大漠。
  
  因为西夏骑兵时常侵扰宋朝边境,宋仁宗抽调一批禁军到延州和渭州卫戍协防,从而拉开了宋夏之间八十多年的战争序幕。
  
  因为陇山是边境线,陇山之东的渭州叫塞下,陇山之西的游牧民族叫塞上。
  
  唐诗宋词里的出塞、塞上曲和塞下曲由此而咏唱。
  
  王安石因与西夏王李元昊打仗,来到了渭州,写了《陇东》一首诗:“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只有月明西海上,伴入征戍替人愁。”
  
  如今,西夏国兵马大元帅李察哥阵兵于渭州城外,将这个边陲重镇围得水泄不通。
  
  此时的渭州,不像后世西门庆穿越前的时代,四周都是荒山秃岭。
  
  实际上,渭州气候温和,草丰林茂,植被宽厚,起伏的山峦上是同样起伏连绵的森林地带。
  
  在陇山以东的渭州城北,有一条清亮宽阔的河流,正是千古著名的泾河,
  
  这泾河两岸土质肥沃,人迹未至的古树林下腐殖质厚可达一尺或几尺。
  
  只见泾河流过的沟沟岔岔中,茶树、桑树成片成带。
  
  由于山青水绿,各种飞禽走兽也随处可见。
  
  散布在这绿树丛中的城市,就是渭州的市井。
  
  没有战乱时,每年夏天这里牧民、耕农和由长安京兆府远道而来的商人们交易着青虫、鹦鹉、龙须席、麝香、土绢、战马、毛毡、山果、泾河鱼、茶叶等商品。
  
  战事一起,来不及逃走的商贩们也顾不得生意了,纷纷躲入城中避难。
  
  可是,城内的百姓们都有一个隐忧,不知城中的楚军还能够坚守多久。
  
  渭州城位于泾河之南的南山二台地上,城呈葫芦形,由三个圆形小城组成。
  
  这样的城池,表明渭州城更像是一个利于防守的城堡。
  
  正是因为三个小城防守面不宽,泾原路经略司统制官曲端才能凭借城中不多的将士打退西夏军的一次次进攻。
  
  此时在城中主持大局的是渭州经略使席贡。
  
  分别领兵防守三座小城的,则是泾原路经略司统制官曲端、泾原路副总管吴玠和阁门宣赞舍人吴璘三匠。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