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纲被赶鸭子上架

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纲被赶鸭子上架

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纲被赶鸭子上架 (第1/2页)

因为蜡丸密信策反耶律余睹的阴谋暴露,金国开始策划第二次伐宋,对皇帝赵桓进行征伐。
  
  此时,大宋朝廷高层之间还在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大臣之间的倾轧与排挤仍未停止。
  
  靖康元年五月,朝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让他领兵出征。
  
  太原之围未解,两次援救都损兵折将,皇帝赵桓的威望也因此受损,急于再次组织军队奔赴太原解围。
  
  种师中战死,姚古被治罪,老将种师道又因病致仕,朝廷一时选不出合适的将领。
  
  耿南仲对皇帝赵桓上奏说:“想援助太原,非李纲不可。”
  
  当初太学生们上书,裹挟民众闹事,要求恢复李纲的职务,已经让皇帝赵桓和太子党对李纲心怀芥蒂。
  
  此后在清理太上皇余党一事上,李纲又站在了太子党首领耿南仲的对立面。
  
  因此,李纲逐渐成了耿南仲等人的眼中钉。耿南仲推荐李纲领兵出征河东太原府,就是为了将李纲从朝堂上排挤出去。
  
  皇帝赵桓立即准奏,任命李纲为河东、河北宣抚使,负责领兵解救太原府城。
  
  李纲虽然是主战派,但他只会用大义激励别人上战场去流血牺牲,何曾想过自己亲自上阵?
  
  于是,李纲推辞说:“臣是一个书生,确实不懂兵事。在京城被围时,不得已才为陛下料理兵事,现在让臣为大帅,恐怕误国家大事。”
  
  然而,皇帝赵桓不准李纲推辞这个任命。
  
  李纲哪里敢领兵出征,他退朝后就称病不上朝,请求去职。
  
  然而李纲连上十多份请辞的奏书,皇帝赵桓都不同意。
  
  此时朝中也有台谏官上言说李纲不能离开朝廷。皇帝赵桓认为这是为大臣游说,对台谏官加以斥责,表露了一定要李纲挂帅的决心。
  
  有人不平地对李纲说道:“公知道为什么派公出任宣抚使吗?这不是为了边防之事,而是想借此去掉公,则京城之人无话可说罢了。公坚持卧病不起,说谗言的人会更加放肆,皇上是否发怒还测料不到,公该当如何应对?”
  
  李纲默认不语。
  
  李纲与皇帝赵桓僵持间,朝中另一个主战派,同知枢密院事许翰写上“杜邮”二字送给李纲。
  
  “杜邮”来自一个典故:
  
  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武安君白起奉秦昭王之命出城巡视。
  
  当白起到达咸阳西门十里远的杜邮时,秦昭王派使者前来赐武安君短剑,让他用短剑自裁。
  
  武安君白起怒问自己所犯何罪?但最终,他迫于压力而不得不拔剑自杀。
  
  许翰用这二字典故提醒李纲,再僵持下去,恐有杀身之祸。
  
  李纲惊恐之中慌忙入宫受命。
  
  见李纲领命了,皇帝赵桓亲自抄写《裴度传》赐给李纲以示勉励。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为唐德宗贞元五年进士。
  
  唐宪宗时,裴度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被藩镇派刺客暗杀。宰相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了头部。
  
  旋即,裴度代武元衡为相。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吴元济之乱。
  
  裴度坚持正道,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为将相二十余年,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皇帝赵桓赐给李纲《裴度传》,意思是唐朝的文官裴度能够领兵平叛,如今李纲领兵出战,同样可以建功立业,就不要再说自己是甚么书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