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八百三十五章 松亭关分兵

第八百三十五章 松亭关分兵

第八百三十五章 松亭关分兵 (第2/2页)

日后兵多将广,对几方势力都有一定影响力时,再观望形势,做进一步打算不迟。
  
  “智多星”吴用这番老谋深算的话,让晁盖与董平大为叹服。二人决定依计而行,连夜领兵前去景州投奔四军大王萧干。
  
  在晁盖等人做出决断,带领檀州军去与萧干会军时,其它各州的守将也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萧干在石门镇等来了檀州军、景州军,却惊闻蓟州守将向金军投降了。
  
  紧接着,是坐拥平、营等州的张觉派人给萧太后的军马送来了粮草,但是并未领兵前来会合。
  
  担任辽兴军节度副使,实际行使节度使职权的张觉虽还未公开投降金军,但已经表现出首鼠两端的倾向。
  
  张觉的使者给萧太后、萧干和耶律大石等带来情报,说蓟州投降后,金军正在向燕地东部进军,太后留在景州有被金军追击的危险,须得尽快离开。
  
  萧干知道张觉已经有了异心,也就不再等待,与耶律大石一起保护着萧太后连夜撤离北上,走到了卢龙岭上的松亭关。
  
  辽军到达松亭关后,军中关于下一步去向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契丹人耶律大石主张西去夹山,投归天祚帝耶律延禧。
  
  萧干认为天祚帝昏瞆,不是可以辅佐的君主。辽国落得今日的下场,都是天祚帝胡作非为的结果。因此,他不会再去投靠天祚帝。
  
  况且,萧干等人拥戴耶律淳为帝,将天祚帝贬为湘阴王。此去投靠他,只怕诸将都会遭到他的报复。
  
  萧干对耶律大石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萧干决定领军向东回到奚族的聚居地,召集奚族的力量做反攻复国的准备。
  
  宋金两国的海上之盟约定将燕京地区交给宋国,这一点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在拒绝辽国做藩属国时,已经多次言明。
  
  因此,萧太后、萧干、耶律大石等辽国高层都知道燕京地区将来很有可能会落到宋军的手中。
  
  萧干之意,就是全军留在卢龙岭耐心等待。等到金军撤走,宋军接管燕京城后,再全军出击,打败无能的宋军,收复燕京地区。
  
  应该说,辽军与宋军多次交手后,对于宋军的战斗力已经是了若指掌。萧干此计,成功的机会还是挺大的。
  
  辽军对于燕地的熟悉远甚于宋军。只要金军撤走,辽军何惧那无能的宋军。
  
  然而,耶律大石却对萧干的提议持反对意见,他坚持要西去投靠那个躲藏在夹山之中的天祚帝耶律延禧。
  
  耶律大石此举,却是从政治上考虑的。
  
  如今,军中已经以四军大王萧干为尊,萧太后也是奚族人。如果全军向东去往奚人的领地里,显然所有的权力都会被身为奚王的萧干掌握。
  
  即使萧干能够收复燕地,重建辽国。可是,那时的辽国还是契丹人的辽国么?
  
  只怕,已经是奚人的辽国,契丹人也只能听命于奚人了吧!
  
  耶律大石身为契丹人宗室贵族,首先考虑的还是契丹人的利益。
  
  军中的两个主将争执不下,但也不愿因此而发生内讧,只得无奈地分兵,按照各自的打算行事。
  
  于是,辽军在松亭关列阵相距而分,契丹兵选择站到了耶律大石一方,而奚、汉、渤海军则都选择站到了萧干的一方。
  
  数万辽军分作两军,在松亭关洒泪而别,踏上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