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还是在险

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还是在险

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还是在险 (第2/2页)

对于如今的大宋,四川、两广、山东之地可以算得上是好的角,江浙、福建一带可算得好的边,都有割据一方,猥琐发育的机会。本来陕西和河东、河北也可以算得上边角之地,可惜现在面对着西夏和辽国,无法成为中原争霸时稳固的后方。
  
  而现在的东京汴梁,正是典型的草肚皮,从四面八方都可以对它发动攻击。如果没有强大的军力作为支撑,东京汴梁根本不可能守住。
  
  东京汴梁开封府,这座北宋都城从地理上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南端,周围一马平川,地势坦荡,无险可守,从军事角度来看犯了兵家大忌,是不适宜作为一个王朝的首都的。
  
  那开封府主要的优势是居“天下之要会”,汴水河渠连接江淮等地,经济富庶,但其缺点是军事上无险可守,难以御外,必须常驻数十万大军以代替山河之险。
  
  赵匡胤一生戎马,具有战略眼光,北宋开国时就看出开封在军事上的弊端。当他西巡看到西洛山川关河雄壮,迁都之心更加坚定,甚至想一迁洛阳,再迁长安。
  
  然而,大臣们却安于东京开封的四通八达、漕运便利、重兵屯驻、府库丰足。同时,追随赵宋起家的将相也多为后周旧臣,不少人已在开封安家多年,广置产业,定都开封更符合他们的利益,而迁都显然会让他们利益受损,于是群起反对。
  
  面对群臣的反对,赵匡胤满心不悦,赌气般在洛阳住了下来,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似乎要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
  
  皇上不肯起驾东返,令群臣大为惊骇,一时无人敢奏。这时,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站了出来。他劝谏说:“东京有汴河漕运之利,每年有江淮数百万斛的漕米供给京城数十万兵马,如果陛下留居洛阳,粮米从何而出?况且,府库重兵皆在汴梁,根基深厚,安固已久,怎么可以轻易动摇根本呢?”
  
  “那就直接迁到长安。”赵匡胤决意迁都,不为所动。他向群臣解释说:“我想西迁不为别的,只是想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宋太祖赵匡胤的确是有战略眼光,意识到了冗兵对国家治理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果不其然,北宋后期的经济,除了宋徽宗乱搞之外,冗兵冗官成了拖垮经济的主要原因,而其中尤以冗兵的负担最为沉重。
  
  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听后却以首叩地,言辞恳切地说:“陛下,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啊!”宋太宗赵光义放嘴炮挺厉害,可惜军事政治上实在是比他哥差了太远。
  
  赵光义北征契丹,被打得受伤之后狼狈地坐驴车逃走。为了挽回北征失败的面子,去打夏州的主意,又逼反了党项族,生生逼出一个西夏来,让大宋的西北从此不得安宁。就他这样的战略水准,也好吹嘘甚么“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