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三百六十九章 误国的鸟皇帝

第三百六十九章 误国的鸟皇帝

第三百六十九章 误国的鸟皇帝 (第2/2页)

不过虽然党项族实力大增,已有立国之基,但一直以来李氏一族野心并不大,无非是甘愿当一方诸侯。且李氏一族世代受中原文化影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汉化倾向。当时的夏、绥、宥、银四州,城外的党项族人虽然还着民族服装,但城内的李氏一族等官员都是着汉服,学汉文,实与中原汉人同心。
  
  北宋建国后,李氏一族就携夏、绥、宥、银四州内附,对宋朝可谓忠心无过。严格地说,自唐朝灭亡之后,夏、绥、宥、银四州本非中原王朝所有,是党项李氏带着这四州重归中原王朝版图。
  
  正因夏州统治者“世笃忠贞,虽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所以宋太祖在中原地区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少数民族依然宽宥,“许之世袭”,较好地处理了民族关系。
  
  可是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
  
  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赵光义北伐契丹连吃败仗,为了找回颜面,就将拓土开疆的目标对准了对大宋尽心效忠的党项一族。
  
  赵光义把李氏亲族一锅端召集到京城,授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对其昆弟夏州蕃落指挥使李克信等一十二人,一一加官晋爵。同时赵光义赏赐李氏诸人府第于汴京,让他们永远离开夏州。
  
  事情做到这一步,傻子都知道宋太宗赵光义是想借此将割据三百年的夏州李氏地方政权,和平地加以取消。
  
  然而宋太宗采用阴谋诡计取消夏州地方政权的这一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首先,这种做法,与宋太祖赵匡胤所制定的对待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既定方针——“因其酋豪,许之世袭”相矛盾,既然允许其世袭,怎么可以又随意加以取消呢?这分明是告知依附大宋的少数民族,大宋统治者是言而无信之人,并不值得效忠。
  
  其次,夏州统治者党项李氏自唐朝起就“世有战功”,不仅从未有负过中原王朝,且曾屡次出兵帮助朝廷平难,更加无负于新建立的大宋。在此情况下,赵宋统治者怎么可以乘人之危,取消其统治呢?这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
  
  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志向不凡,他深知一旦入京就是自投罗网,无异于蛟龙失水,再无翻盘可能。
  
  李继迁因此借故逃离,遁入茫茫草原,发誓要恢复祖宗基业、重建夏州地方政权。绵延近百年,死伤无数的宋夏战争也由此开端。
  
  由此可见,宋夏之间的战争完全是宋太宗赵光义背信弃义的错误行为引发的。它激化了民族矛盾,打断了党项族贵族的汉化进程,逼使党项族叛宋自立。从此,北宋西北边防岁无宁日,白白抛洒了多少好男儿的热血。
  
  宋朝连年征战造成的积贫积弱,以及失去西北马源地,纯属赵光义那鸟皇帝自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