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27章 “同意发表”×5(3k)

第127章 “同意发表”×5(3k)

第127章 “同意发表”×5(3k) (第1/2页)

第130章“同意发表”×5(3k)
  
  旁边几位运算所的工作人员更激动,一位工作人员忍不住叫出声来:“对对对,这个机器虽然个头不太小,但是还是可以带着到处跑了。”
  
  听见这话,厉所长和池总工转过头去,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池总工没忍住:“你不会只拿磁带吗?”
  
  此话一出,大家一愣,随即一片哄笑响起。
  
  厉所长转过头:“高主任,这个磁带的容量有多大?”
  
  “最大大概两百万字节左右。”
  
  这么大的容量,明显运算所的人还有点不习惯,就好像现在的人你和他讨论PB(1024TB)级别的存储,短时间内很多人也反应不过来。
  
  过了一瞬间,池总工睁大了眼睛:“2千k?这么大?”
  
  周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什么叫存储自由?这就是存储自由啊。
  
  高振东解释道:“其实磁带的数据密度可以做很大,不过这种音乐磁带因为录音机本身的原因,加上考虑到数据可靠性,大概只能做到几百k到几千k之间。”
  
  高振东还是被前世的经验所影响,言语中对这个容量颇为不屑。
  
  但是厉所长和池总工他们,可就不这么想了。
  
  “能可靠存储几百k,那也够用了,够用了,103机字长30位,容量前期磁鼓不过1k,后期换磁芯了最大到8k,换算过来最大也才32k字节不到。几百k字节,哪儿用得完啊。”
  
  激动中的池总工,提前发出了“比尔大门感慨”。
  
  高振东又补充了一下缺点,这也算是唯一的缺点:“这个机器的读取和写入速度很慢,最大只能到1千字节每秒,而且是顺序读写的,只能批量读写,做外存还凑合。”
  
  没想到运算所的人完全不在意:“能存大量数据随身携带就足够了,其他还要啥,再说了,1千字节每秒,这个速度很快了,虽然比不上磁芯更不如你的晶体管存储器,但是比老磁鼓可不差。”
  
  厉所长也笑道:“是啊,最早103就是用磁鼓,那速度,嗨不说了。振东主任啊,可能伱是思维超前,眼界很高,可是这东西在我们看来,应是很好了。”
  
  池总工的脑子转得非常快:“托你的通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福,我们完全可以用磁芯或者晶体管存储器做内存,要求高的机器磁芯做主存、磁带做外存,要求低的,甚至这个东西都能做主存了。”
  
  “对对对,有了这个,很多编好的通用程序就能装在里面,随身携带。”
  
  “不只是程序,数据资料也是啊,几百k字节,能存多少数据啊。”
  
  这话不假,如果只是存文字和符号的话,100k字节能存差不多10万字的英文和符号,日后的汉字折半,因为汉字编码2个字节起。
  
  就在运算所的人心情兴奋,畅想未来的时候,高振东泼了一盆凉水:“各位同志,那就先试试这东西能不能用吧,不能用,一切都白瞎。”
  
  池总工却是无所谓,非常乐观:“暂时不能用也没关系,原理是没问题的,暂时不能用,改改总能用。对对对,先试试,先试试。”
  
  于是大家把线接上,运算所的一位同志接过高振东写在纸上的磁带机读写驱动程序,开始手工输入编译。
  
  好在是用C写的,如果是汇编,这个过程会漫长很多。
  
  没多久,在运算所同志的努力下,程序编译完成。
  
  程序跑起来之后,进入读写测试程序。
  
  现在这个磁带机读写驱动,只涉及到读写和始末标志定位等核心,包括校验什么的都先只是放了一个空校验函数在那儿,调用它的时候,不执行任何操作,直接返回校验成功的标记。
  
  请运算所的同志随便输入了一段程序,高振东启动了写入指令,然后手工启动了录音机的录音功能。
  
  是的,那时候用录音磁带机就是这么麻烦,全手工。
  
  不过运算所的人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这还麻烦?你是没被M-3的主控制台和纸带输入机毒打过。
  
  高振东:我真没有。
  
  程序不长,随着磁带的前进,很快就写完了,显示写入完毕。
  
  但是实际上写没写进去,现在还是不清楚的。
  
  高振东操作录音机的按键,把磁带倒退回去。
  
  然后启动读取指令,启动了录音机的放音功能。
  
  随着磁带“沙沙”的走动声,刚才输入进去的程序一行行的在屏幕上跳出来。
  
  运算所的同志逐字核对,最后兴奋的说了一句:“一字不差!”
  
  现场一片欢腾,这个东西对于计算机的性能并没有什么提升,可是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却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