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行星总督开始 > 第五百零一章,和平后更忙了

第五百零一章,和平后更忙了

第五百零一章,和平后更忙了 (第1/2页)

会议上,联盟的诸多高级官员们还在吵来吵去。
  
  但顾航已经神游天外了。
  
  龙鹰星域内的战争,无论怎么说都算是大体结束了。
  
  各个星球上可能还有绿皮残余;外部还有仓皇撤退的怒焰,以及他们的盟友很有可能的报复,以及就位于东方宙域北部的蛛网宙域,铁怒石有可能在该处掀起大战……
  
  战争的阴影还在笼罩。
  
  但不管什么阴影、什么绿皮残余,总体上来讲,还是能说和平大致的降临了。
  
  不要指望一个横跨四百个世界的政权内部不出现任何一点纷争,那不现实。
  
  别出现同时波及多个世界的危机,那就已经能说是和平了。
  
  而在和平到来之后,顾航发现,自己以及整個联盟,要操心的事情更多、更忙了。
  
  在顾航看来,目前整个联盟,出现的这种全靠两个中心赚钱,剩下大片的世界全在亏损的状况,本质上就是联盟的行政能力赶不上政体规模的膨胀而导致的。
  
  云罗星是个比飞翼星更发达的地方,并且还不像是飞翼星一样被定成了5级发展度,而是4级。
  
  更富有,但要交的税却更少。这显然就是之前的星域政府搞出来的东西。
  
  过去那么多年的积累,以及后面那三个星区作为大后方,资源相当充沛,不应该体量比才发展几年、十几年的七马地高不到多少去。
  
  实际上,云罗中心的产值虽然高很多,但财政贡献却不够高。
  
  同样的,那些亏损世界虽然有着很多亏损的客观条件,但如果联盟的行政管理能力是跟得上的话,那么建立统治、维护统治的成本不应该有这么高。
  
  当然,这也不是联盟自己的问题,顾航前面还在夸联盟政府做得好,不至于现在就翻脸不认人,觉得他们工作拉胯。
  
  这个问题,是广泛存在于整个人类帝国的。
  
  统治范围太过于庞大了。
  
  都先不说帝国,就联盟这四百个世界,想要全部建立上统一的、由联盟政府管控的集权政府,都是颇有难度的,维系成本大幅度飙升。
  
  要是等哪一天,联盟的控制范围变成了整个东方宙域的四五千个世界呢?
  
  到时候,恐怕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顾航其实也是能够理解为什么帝国搞成这个鸟样。
  
  神圣泰拉可能到如今都没有搞清楚,目前帝国的疆域里,到底有多少个世界是在统治范畴之下的,这个数字每一天都在变动,有新纳入的,有失去的,有叛乱的,有解决叛乱的……
  
  并且,这些变动还并非只是发生在边疆地带。由于星界隧道的特殊性,有时候忽然在某个本来位于腹地的星系,忽然就由于发现了一个新的星界隧道,就变成了前线了。
  
  连具体有多少个帝国世界都搞不清楚、只知道是个百万左右的数量级。
  
  军事方面也是一样,帝国勉勉强强可能知道有多少个星界军、帝国海军编制,但这些也都是纸面上的编制,实际情况也是搞不懂的。有权力新编星界军、海军的部门、机构、权贵可太多了,根本没法统计的过来。
  
  连这些都弄不清楚,那就更别说各个世界上的人口情况、产业情况了。
  
  基本的信息都搞不清楚,还统治呢?统治个锤子!
  
  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帝国当前这种自上而下的五级架构——神圣泰拉、宙域、星域、星区、行星,再加上各地方强自治的政治体制,也是无可奈何的。
  
  在这个架构里,独立性最强的,就是行星总督,他们在自己的星球上,几乎是可以为所欲为的。阻止他们这么做的唯一原因,仅仅就只是单一星球的力量不够强大而已。
  
  星区首脑是个裱糊匠,略过不讲;
  
  星域元首又是个重量级的。
  
  中间三级架构之中,地位最重的就是星域政府。独立性特别高,可以留存帝国税,对于麾下各星区的任命有控制权,可以调配星域内的星界军和海军。
  
  每一个星域政府,都像是个实权地方诸侯。
  
  而再往上的宙域政府,其实像是个诸侯盟主的形象。
  
  一般宙域政府都占据着最为发达的一个星域,本身就是最富有最强大的地方诸侯,再有行政权力加持,各个星域政府也要一定程度上听从命令,这就像是个诸侯盟主的样子,但宙域政府很难直接控制每一个星域、星区。
  
  整个结构有点像是封建制度,但又跟封建差别很大,毕竟官员任命还是从神圣泰拉政府下来的,也不存在自行继承权力。
  
  顾航当然不喜欢这一套,他的联盟始终坚持着高度的集权,作为中央政府,联盟政府对于直接控制的区域的掌控程度是很高的。
  
  但到现在,现实因素压在身上,好像也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了。
  
  思索之间,顾航脑袋里隐约也有了一些成型的想法。
  
  正好此时,会议上有人唤他。
  
  顾航回过神来。
  
  他之前虽然在走神,但会议上激烈讨论的东西,其实也有听。
  
  到了此时,人们呼唤他,那自然就是讨论已经到了进行不下去的时候,需要他这个领导人来做最后的裁决了。
  
  反正,大家的意见,也在之前的争论之中,表露的清清楚楚了。
  
  顾航也就没有再犹豫纠结什么了,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大概明白大家的意思:加强对亏损世界的投入,尽快将这些世界建设起来,早日让它们扭亏为盈,以短期的大量亏损换取迅速的发展,未来可以自力更生,摆脱长期亏损,乃至于盈利。”
  
  “另一个极端是完全放弃这些世界,维持帝国常规的统治方式,委任行星总督,强行要求10%的帝国税即可,其他的资源不再干涉,不闹到整个星球要毁灭的程度,联盟不会干涉当地情况,而是由当地总督处理。”
  
  “我也充分理解了大家的想法,不过我认为,这两个方向其实并不完全冲突,我们可以同时执行。”
  
  “我赞同杰森·摩根的意见,我们需要逐个区域、逐个星球,细化分析情况,从而决定具体要怎么执行。”
  
  “几个区域,我们分开说吧……”
  
  顾航开始长篇论述。
  
  在他说话的过程之中,其他人基本上都保持了安静,仔细的倾听着他这位联盟的最高统帅的意见。只有顾航开口发出询问的时候,才有相应被点名的人开口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