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61章 大战起:哄堂大笑和大将军正德(四)

第461章 大战起:哄堂大笑和大将军正德(四)

第461章 大战起:哄堂大笑和大将军正德(四) (第1/2页)

弘治大萧条。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救市,就是将老皇帝的遗产拿出来,给老百姓发钱!
  
  先安抚情绪,朝廷掏钱补贴,让市场恢复秩序。
  
  可别忘了。
  
  朱佑梐吹大泡沫的目的,就是搞钱。
  
  让他把自己揣进口袋里的钱,拿出来,全都花掉。
  
  那不是有病吗?
  
  如果他有这个心胸,根本就不会把钱揣进口袋了,早几年就拿出来多好,他压根就不会打老皇帝遗产的主意。
  
  退一步说,就算他拿出来,那些搂钱的权贵肯拿出来吗?
  
  他们又不是奉献家,凭什么奉献给全社会呀?有病吧?
  
  所以,弘治大萧条已经无解了。
  
  朱佑梐和他祖父和父亲还不一样,他以前装成一个仁君,心里装着天下的,可那是给他祖父和父亲演戏的。
  
  他登基之后,上面没人管他了,他当然放飞自我了。
  
  其实,他搂钱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他有十一个儿子,没有土地可以分封了。
  
  之前他还想过,从大明划出去几块地给儿子们,可朱祁钰和朱见漭这爷俩太狠了,把自己给焚烧了之后,永镇山河。
  
  他可不敢把那些地方封给他的儿子们,估计他前脚提出来,明天就暴毙。
  
  不能给封地,就多留点钱吧。
  
  结果赚钱一发不可收拾了,赚钱有瘾啊。
  
  越赚越舍不得花。
  
  可是,太子朱厚煐并不这样,朱厚煐比较反对朱佑梐这种不顾苍生的做法,他始终认为,皇帝是责任,而不是享乐。
  
  这几年,他和朱佑梐关系并不好。
  
  朱佑梐也废不了他,因为他是老皇帝指的未来皇帝。
  
  再说了,人家是嫡长子。
  
  在朝中颇有贤名。
  
  他能带着朝臣一起搂钱,但想带着朝臣换太子,他还是想太多了。
  
  皇帝和太子不睦,已经是人尽皆知了。
  
  二人意见不合,经常争吵。
  
  弘治十三年时,朱佑梐脑抽,居然在想恢复跪礼,让天下人继续跪着。
  
  差点被官员喷死。
  
  要不是看在你带着我们一起赚钱的份上,我们非弄死你。
  
  你以为大家愿意当奴才啊?
  
  这又不是满清!
  
  别以为官员就那么愿意跪,虽然下面的官员也对他们跪,百姓也对他们跪。
  
  可别忘了,大家都是从底层上来的,都是跪着上来的,从年轻跪到年老。
  
  现在都不用跪了,谁不开心啊?
  
  所以,景泰朝朱祁钰废掉跪礼,最支持的就是文官,就因为这件事,弘治十三年时,文官差点直接把朱祁钰送进孔庙里供起来。
  
  看看伱爷爷,再看看你。
  
  朱祁钰废掉跪礼,对皇帝,也只是在大朝会上跪,常朝行礼便是。
  
  跪的人,只有两个,皇帝和太子。
  
  对其他人一概不跪。
  
  但要行礼,礼不可废。
  
  礼节分很多,握手礼、抱拳礼、鞠躬礼等等理解,不同场合用不同的礼节,礼节也简单,体现咱们是礼仪之邦。
  
  跪天地跪皇帝跪祖先跪父母,仅此而已。
  
  弘治十三年,朱佑梐上常朝时,想让朝臣给他跪下,朝臣理都没理他。
  
  朱佑梐生气的几天不上早朝。
  
  被御史指着鼻子骂,逼着他上朝。
  
  甚至民间有声音说,不上朝就退位,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别以为朱佑梐管制民间舆论,就能完全管住。
  
  老皇帝用七十年时间,放开舆论,又经过成化朝二十一年,外加弘治十三年。
  
  舆论自由,已经一百年了!
  
  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这是朱祁钰给这个民族注射的灵魂。
  
  凭什么让我们闭嘴?
  
  闭嘴我们也能骂你。
  
  有朱佑梐比着,朱见漭的名声蹭蹭上窜,现在都知道宪宗皇帝的好了,全靠同行衬托。
  
  弘治十九年。
  
  世界进入有史以来最大的大萧条期。
  
  曾经有一天,大明一日失业人数高达120万人,震惊了全球。
  
  民间奏疏、上疏如雪片般传入中枢,朱佑梐都傻眼了,危机成这般模样了吗?
  
  还真是。
  
  从弘治十五年开始,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倒闭,朝廷舍不得掏钱救市,只知道推迟危机。
  
  到了弘治十六年,已经有国企开始倒闭了。
  
  弘治十七年更可怕,最大的几家皇企倒闭,失业人数高达十几万人,还有大批大批的能源公司倒闭,失业人数是几十万几十万的。
  
  整整三年,朝廷并没有及时出台救市措施。
  
  皇帝朱佑梐还沉溺于犬色声马之中。
  
  错过了最佳救市的时机。
  
  到了弘治十八年,已经不是一家国企倒闭了,而是几百家上千家在倒闭。
  
  无数人在失业,多到没法统计。
  
  天下人都在指责皇帝,为什么不救市,我们还要在地狱里面多久啊!
  
  现代的人经历过成化朝的灾荒,经历过弘治朝早期的极致辉煌,忽然从辉煌中断崖式暴跌,所有人都疯了。
  
  最可怕的,失业。
  
  找不到工作。
  
  明人是没有存钱习惯的,还喜欢超前消费,因为经济好呀,大家都有钱赚,未来一片光明。
  
  所以越有钱越疯狂,负债越多。
  
  花明天的钱,无所谓呀,因为我们公司都很稳定,无论国企、皇企、私企都非常稳定,工资是年年涨,福利是年年增加,就算我想跳槽,也有大把公司要我。
  
  没有人具有忧患意识,也不需要有忧患意识呀。
  
  以前有金融危机,但大明受到的波及很小的,大明随便一吹,就把危机吹去了世界,由世界百亿人共同承担。
  
  都过惯了这样的日子,谁会担心明天呢?
  
  忽然之间,大明断崖式崩盘。
  
  失业人数朝廷连看都不敢看了,实在太多了,多到触目惊心。
  
  整条街整条街的哭声。
  
  弘治十八年,朝廷也不是没有救市,也投钱救市了,可是很多行业都是血崩的,忽然就崩了,连救都没机会。
  
  说来说去,就是救晚了。
  
  朱厚煐和朱佑梐争吵,认为大明吹大了这个泡沫,并让危机席卷全球,早在弘治十三年的时候,就该积极准备,把钱拿出来救市。
  
  朱佑梐打了朱厚煐一个耳光,让他滚。
  
  到了弘治十八年,危机已经深入骨髓了,你才救市。
  
  还拿出点毛毛雨,能救个屁啊。
  
  弘治十九年,朱佑梐中风了,根本无法理事。
  
  民间对弘治皇帝恨到了极致。
  
  天下学者普遍认为,大明衰落就因为他贪心,又不作为!
  
  世祖创造的景泰盛世,宪宗延续的成化盛世,到了弘治朝,血崩式暴跌。
  
  他朱佑梐就是大明最大的罪人!
  
  弘治十九年十一月,朱佑梐驾崩于乾清宫。
  
  他把烂摊子甩给了太子朱厚煐了。
  
  朱厚煐咬着牙,给他上庙号孝宗,谥号,敬皇帝。
  
  死后葬在京师,美其名曰他要永镇京师。
  
  这样一个被民间咬牙切齿的皇帝,可在史书上,却得到了巨大的美名,史书上书写,弘治中兴。
  
  明孝宗对祖制有完善与创新,革除前数朝诸项弊政,全面推行新政。在他的带领下,弘治君臣较好地处理了各种政治问题,营造了“中兴”的局面。
  
  哄堂大笑吧?
  
  朱厚煐登基了,年号正德。
  
  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救市。
  
  他没有按照朱佑梐的遗言,将皇族家产分给弟弟们,而是启用了老爷子的遗产,用遗产救市。
  
  他的弟弟们恨死了他。
  
  朱厚煐又逼着权贵,把银行里的钱取出来,投资实业,逼着所有人投资实业。
  
  朝中权贵恨死了他。
  
  正德元年,朝堂第一次正式救市。
  
  实打实的拿出来几千万亿资金,拯救市场。
  
  朱厚煐直接说,这钱是世祖皇帝的遗产,世祖皇帝当年就说过,这钱是给天下万民用的,如今这钱就拿出来拯救市场,恢复市场秩序,用得理所应当。
  
  到了正德三年,金融危机得到了缓解。
  
  可是,舆论却骂死了朱厚煐,正德皇帝直接变成了个昏君,而弘治皇帝却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代明君。
  
  三年前没人信的弘治中兴,现在反而有点信了,大家都开始相信朱佑梐是个好皇帝了。
  
  就如正统帝那样: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个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可是事实证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哦,他是一个好人。
  
  朱佑梐呢?
  
  他一手制造的金融危机,让皇家资产暴增,为了给其他儿子铺路,他不遗余力地窃取国家资产。
  
  为了获取好名声,他带着所有人一起搂钱。
  
  坑了全球一百多亿人,到了正德朝,反而变成了一个好皇帝了。
  
  也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哦。
  
  干活的都是坏蛋,不干活放飞自我的都是好皇帝。
  
  这都什么逻辑啊,关键还有人信。
  
  朱厚煐也懵逼了。
  
  他明明在救市啊,在他的努力之下,大明金融市场稳定了,货币市场稳定了,生产秩序正在恢复,市场前景正在变好……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怎么他爹变成好人了,他变成坏蛋了?
  
  他明白了。
  
  原来舆论掌握在官员手里。
  
  朱佑梐能带着他们搂钱,所以朱佑梐是好皇帝。
  
  朱厚煐呢,逼着他们掏钱,所以朱厚煐就是坏蛋。
  
  这一刻,他也明白了。
  
  为什么老皇帝要把舆论权放到民间去。
  
  只有在民间,才能听到真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