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58章 大战起,用战争解决政治难题(一)

第458章 大战起,用战争解决政治难题(一)

第458章 大战起,用战争解决政治难题(一) (第1/2页)

凤殷王朱见溚,紧随其后,成立大凤王朝,登基即位,称殷皇。
  
  朱见溚可是个神经病人。
  
  代皇朱见津还好一点,朱见溚又菜又爱玩,刚听说代皇登基,他立刻登基。
  
  成化元年,非洲诸国就开始脱离大明。
  
  欧洲打响第一枪的,是大元,成化三年,大元先吞并了希腊,诱骗大明地中海舰队驶出地中海,立刻封锁地中海,不允许大明舰队重返地中海,宣布大元正式立国,朱佑樘登基称帝。
  
  同年,法国皇帝朱佑杬也在同一日,宣布脱离大明宗藩,加入大元宗藩体系,欧非多国,加入大元宗藩体系。
  
  同年,法国灭国,大元独霸西欧。
  
  第二年,陈国宣布脱离大明宗藩,独立建国,朱见溽自称陈朝皇帝。
  
  也在成化四年,商国宣布独立,朱佑榶自称大商帝皇,独霸东欧。
  
  奥斯曼帝国上的辽国和韩国,同时宣布独立,并加入商国宗藩体系。
  
  魏国、隋国相继独立。
  
  成化四年,天下大乱。
  
  大洋洲五国,均宣布独立建国,自称皇帝。
  
  成化五年,南北美洲陆续独立建国。
  
  同年,德国灭国,赵国得到了德国全境,宣布建立大赵王朝,朱佑椆登基称帝,脱离大明。
  
  成化六年,捷克斯洛伐克灭国,蔡国改国号为德,宣布德国独立,朱见涯登基称帝,称德皇。
  
  至此之后,世界再无异姓王,所有皇帝,皆姓朱!
  
  世界大国皇帝都是朱祁钰的后代。
  
  成化八年,世界都乱起来了,全世界都在打仗,大明接收很多难民。
  
  而且,全世界爆发规模最大的金融危机。
  
  全世界进入大萧条时代。
  
  今年,刚巧电视诞生,新闻里播报金融危机的来临。
  
  朱祁钰过世八年了,和平仿佛被老皇帝带走了,战争席卷了世界,大明宗藩破得一塌糊涂。
  
  除了东南亚邻国不敢叛变,尚且臣服之外,天下称皇称帝者不计其数。
  
  战争,意味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汽车、货车、拖拉机、坦克已经搬上战场;电话、收音机、照相机、电视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
  
  可全世界依旧愁云惨淡。
  
  因为长达八年的战争,让世人产生了厌战情绪。
  
  成化八年,突如其来的成化大萧条,势不可挡的席卷全球,大批大批公司破产,无数人失业,全球最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袭来。
  
  这次金融危机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石油危机。
  
  卫国和隋国开战,隋国和韩国开战,阿曼湾被封锁,石油运不出来,导致全球石油市场紧张。
  
  其二,黄金危机。
  
  战争让各国资本狂揽黄金,抛售货币,导致市场上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黄金严重短缺。
  
  其三,外贸危机。
  
  按理说,战争会让进出口生意变得好做,会有海量的军事订单,涌入大明,哪怕世界危机,大明也不会危机。
  
  这也是景泰七十年以来,大明有金融危机,但都不会伤筋动骨的原因,因为作为世界工厂,世界货币的拥有者,怎么危机也危机不到大明,即便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也能将危机转移出去。
  
  但成化年间,大明这个宗主国被世界抛弃了,各国重新抱团,首先抵制大明商品,就不进口大明的商品。
  
  到了成化八年,世界藩国脱离大明控制的一百多个,并组建了世联体,唯独把大明踢出去。
  
  除了东南亚几个近邻,没有脱离之外,世界都脱离了大明的掌控。
  
  所以,金融危机首先在大明爆发。
  
  作为世界工厂,最可怕的就是没有订单,工厂都准备好了,人工都雇好了,就等着订单来呢。
  
  结果干等订单不来,再等还不来。
  
  以大明企业的体量,撑一年两年三年都行,但撑不住五年八年了,前几年大家同心协力的撑着,忽然一下子就全都撑不住了,一窝蜂似的破产,导致全行业血崩。
  
  就如多骨诺米牌一样,一连串的倒闭,个个行业进入倒闭潮。
  
  危机就先从大明爆发。
  
  朝廷不是没有救市,朱见漭都低下了头,愿意和所有藩国重新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可这些藩国看到了大明的虚弱,就是不肯低头,逼着大明下场,参与战争。
  
  藩国真不缺商品吗?
  
  缺!非常缺!
  
  各国百姓都在骂娘,因为商品涨得奇贵无比,有的国家大米多的吃不完,衣服却没的穿;有的国家石油遍地都是,就是没有粮食吃。
  
  大明呢,商品遍地都是,就是卖不出去。
  
  走私倒是比较火,可没有正常贸易,光凭走私,救不了国家。
  
  本来,萧条就萧条,大不了熬几年,也就熬过去了。
  
  最可怕的是缺粮食!
  
  景泰年间,粮食就靠从外国进口,这些年也没解决粮食独立问题。
  
  忽然断了进口,粮食立刻不够用了。
  
  前几年还能坚持,因为印度五国还会卖粮给大明,勉强够吃,但从成化七年,晋王登基称帝后,没过多久秦王也登基称帝后,印度陷入内战,自然不会卖粮食给大明了。
  
  到了成化八年,已经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朱见漭着急也没用,大明目前人口达到了51亿人,凭借现有的耕地规模,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的。
  
  所以,在成化五年,他就下旨,禁止民间饲养牲畜,不吃肉了,就吃粮食。
  
  就这还被民间骂惨了呢。
  
  可到了成化八年,民间都得称赞朱见漭有先见之明。
  
  可存粮是养不活五十多亿人口的。
  
  金融危机一爆发,全行业萧条,朝廷是愁坏了。
  
  老实说,景泰六十九年时,朱见漭就在暗中备战,倒是没想过参战,只是为了守卫大明。
  
  九年时间过去,大明备战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面对大萧条。
  
  摆在朱见漭面前有两条路:一、派人去缓和各国关系,以大明永不参战为名,请求各国开放市场;
  
  二、大明借着经济萧条的机会,将全体国民绑上战车,用战争的方式,缓解危机。
  
  这两条路,都是优缺点极为明显的。
  
  第一条路,好处是大明可以保持和平,可大明会变成肥羊。
  
  如果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发生,大明必须要参战,而且还要更早的参战。
  
  因为大明不是弱国、小国,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强国,本来就是靶子,是所有藩国的假想敌,逃不掉的。
  
  参战时间非常重要,越晚参战,对大明越不利。
  
  当一个国家,荡平周围诸国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战争水平会达到极致,到时候兵临大明城下,大明的兵连血都没见过,哪里是虎狼之师的对手啊?
  
  而大明,先自缚双手,只盯着现在的经济效益,不看长期好处的话,最后只会变成肥羊,变成一道饕餮大餐,宋朝就是这样没的。
  
  第二条路。
  
  好处是能快速缓解危机,从民事企业转向军工企业,用军企解决民间生产力,而这样的大明,则会变成一个战争机器,以战开始,一定以战败结束。
  
  世界这么大,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统一的。
  
  大明想维系目前这庞大的疆土,已经非常非常困难了,这还是有火车的情况下呢。
  
  恰恰是各国都有火车,拥有现代交通工具,缩短了战争的距离,所以战争距离大明很近。
  
  既然不能统一世界,大明发动战争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而且大明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领土国家了,大明对领土没有任何垂涎的意思了,就想关起门来过小日子。
  
  还有一个点,就是大明化身战争机器,会让世界极端恐惧之下,走向变相统一,等于说大明单挑世界,战败是必然的。
  
  就算大明不会灭亡,进入战争泥潭几十年,活着也是伤筋动骨,根本不可能维系庞大的疆土了,到时候估计又缩回两京十三省了。
  
  所以。
  
  朱见漭一直在用中策,两条路中间,还有一条路。
  
  就是熬。
  
  朝廷掏钱,缓解危机,不低头也不参战,大明内部事内部解决。
  
  可这样一来,民间不满声音甚嚣尘上,本来失业就很不满了,朝廷摆明了不管民间死活嘛,情绪肯定会越来越差。
  
  朱见漭当做没听到,照常实行中策。
  
  他的口碑可开始崩盘了。
  
  本来他口碑就一般,上面有他爹那样的太阳,他做得再好,也无法和太阳争辉。
  
  这回口碑彻底崩盘,谁也救不了的那种。
  
  朱见漭七十岁了,已经变成一个非常合格的政治家,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被民间所谓的民意左右。
  
  无论开战,还是求和,都没到时机。
  
  若开战,大明备战时间远远不够。
  
  求和,大明没有求和的先例。
  
  朱见漭其实在等待时机,民间矛盾到达极致时,他会用对外战争转移矛盾。
  
  他在思考,找一个好打的国家,速战速决,三天内结束战争,震惊全世界。
  
  逼着全世界打破现有的宗藩体系,主动朝贡大明,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
  
  而这个国家他还在选。
  
  挑的国家要有肉吃,必须能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还不能太强,太强的话,三天打不下来。
  
  战争的时机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要等民间矛盾到极致时,恰到好处地给民间信心。
  
  亮剑于外,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宗藩老实起来,乖乖开放市场,让大明商品再次涌入他们的市场,恢复大明经济。
  
  而这场战争的核心,缓解大萧条,解决金融危机。
  
  吞并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是第二个政治目的。
  
  最好要一战解决。
  
  最近一段时间,朱见漭一直在备战室里商讨,这场仗他必须御驾亲征,让天下看看,他朱见漭是老了,但朕在,你们谁也打不了大明!
  
  民间谩骂的声音,朱见漭丝毫不管,甚至还在推波助澜。
  
  现在骂得越凶,等战争胜利的时候,称赞的声音就越多。
  
  他是懂流量的。
  
  成化九年,沉寂九年的大明,忽然明诏天下,要求各大藩王,撤皇帝位,恢复大明宗藩体制。
  
  当然了,这番话都磨叽十来年了,都没人信了。
  
  最关键的是,各大藩国掌权都是佑字辈的,还有一些是厚字辈的,他们都忘记了,朱见漭的打仗本事。
  
  大明有意撩拨大秦,大秦皇帝朱见淮去年驾崩,如今在皇位的是朱佑枹。
  
  朱佑枹刚登帝位,正是春风意满的时候,对大明说了很多狂妄的话。
  
  大明反击,两国没少打嘴炮。
  
  却在成化十年初,大明忽然传出消息,亮剑大秦,朱见漭御驾亲征,讨伐大秦。
  
  全世界短暂震惊后,都觉得大明疯了吧?
  
  这些年,大明并没有参与军备竞赛,反而秦晋两国,连年战争,兵精粮足,朱佑枹也不是个废物,军事水平也算可圈可点。
  
  大明竟然忽然剑指大秦?
  
  不过也能理解,大明已经几年吃不到肉了,百姓吃饭,都得靠朝廷经过精密计算,给发补给粮,日子老难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