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54章 至暗时刻:朱祁镇死亡真相(八)

第454章 至暗时刻:朱祁镇死亡真相(八)

第454章 至暗时刻:朱祁镇死亡真相(八) (第1/2页)

“挟于谦大胜之威,朕后宫嫔妃有孕,朕剑指陈循!”
  
  “干掉陈循!逼迫朝臣站队于朕!”
  
  “从臣党变成皇党!”
  
  “也是朕,一手挑起的党争。”
  
  “当然,这党争是良性党争。”
  
  “干掉陈循之后,朕初掌皇权。”
  
  “那两年战争很多呀,瓦剌刚退,鞑靼又来,北方战乱不断。”
  
  “都需要于谦坐镇的。”
  
  “后宫有孕,朕初掌皇权,朕开始意得志满了。”
  
  “正当朕大展宏图之际,后宫给朕一个响亮的耳光!”
  
  “四龙降世,差点让朕挥刀斩杀自己的儿子!”
  
  “多亏有朱见深,继续做太子,让朕度过了那次难关。”
  
  “朕让他继续当太子,他就继续当太子,从来不敢违抗朕的命令。”
  
  “他懂事得令人心疼。”
  
  “朕才意识到,朕这些年对他过于苛责了。”
  
  朱祁钰长叹一口气:“朕第一个分封的亲王,就是朱见深。”
  
  “朕给他权力,让他参政议政,给他封地,给他大婚……可他终究没有原谅朕。”
  
  “离京之时,他只是在乾清宫外磕头而已。”
  
  “朕诏见他,朕与他相立无言。”
  
  “很久很久,朕主动开口,告诉他家眷在京师,无须担心,在封地内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给朕写信。”
  
  “他确实每月都给朕写信。”
  
  “却只是潦草地问朕身体情况罢了,并没有和朕真心交谈过一次,不过例行公事而已。”
  
  “他没原谅朕。”
  
  “朕也知道,朕对他做的那些,不可能得到他的原谅的。”
  
  “而生在帝王家,原谅与不原谅,都算不得什么大事,朕的心思也不可能在他身上,繁重的朝政,才是朕的归宿。”
  
  “你们四个同时降世,说来说去,都要感谢朱见深的。”
  
  “若无朱见深,朕都不知该如何解决。”
  
  “有了儿子,朱见深愿意配合朕,朕的心思该放在宗室上面了!”
  
  “朕将宗室诏入京师。”
  
  “该杀的杀,该处置的处置!”
  
  “然后朕就要巡幸南京,解决江南士绅的问题了,同时还要彻底解决掉朱祁镇这个大炸弹。”
  
  “那几年,朕忙得恨不得拆成两半用。”
  
  “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对外战争、财政收入、皇权、宗室、士绅、朱祁镇、民间灾祸等等,太多事了,都需要朕来解决。”
  
  “朕真的分身乏术。”
  
  “这段时间内,朕将朱祁镇冷处理,并且缓解朕和他的关系。”
  
  “因为朕逐渐大权在握。”
  
  “他再想发动夺门之变也没机会了。”
  
  “想成为他党羽的人,都没有机会。”
  
  “连孙太后,也开始从威胁朕,到讨好朕。”
  
  “朕拿捏着她。”
  
  “她已经没有办法了。”
  
  “她手里还有那个红匣子,作为威胁的。”
  
  “硬来不止会让朕损失名声,还会让天家沦为笑柄,重点是朕怕孙太后疯狂,把红匣子的秘密揭开,宫闱秘事传出去,朕反而会陷入被动。”
  
  “朕思来想去,就想了一个办法,放纵朱祁镇。”
  
  “孙太后不是要他活命吗?”
  
  “满朝公卿都希望朕善待兄长。”
  
  “好呀,朕如了他们的愿。”
  
  “朕不止要善待兄长,还要给他最好的生活,让天下人都要称颂朕对待兄长,恩重如山!”
  
  朱祁钰诡笑起来:“当年,孙太后给朕找个技子,朕给他找一群技子!陪他嬉闹,陪他变老,陪他去死!”
  
  “朕很了解朕的兄长。”
  
  “他并不好涩。”
  
  “虽然他在南宫没少生孩子,但他是个长情的人。”
  
  “和朕一样,都不好涩,且都很长情。”
  
  “可朕在宫中那些年,朕仿佛跟着了魔似的,看见女人都不会走路了,那是药的作用!”
  
  “他们给朕配药,让朕变成个瑟魔!”
  
  “朕就以牙还牙!”
  
  “朕也给他配秘药,让他变成瑟魔中的战斗魔!”
  
  “当时,安南皇帝染上了瘾病,朕得到了这种药,就用一样的配方,给朱祁镇配药。”
  
  “让他上瘾,让他日日都想女人。”
  
  “然后朕就将京师的技子,都送他府上去。”
  
  “让他享受,朕曾经享受过的一切。”
  
  “不,比朕更痛快,朕给他精挑细选了上千个伎子,个个都是好身段,个个都貌美如花,让人看了都垂涎。”
  
  “就只有一个问题,脏!”
  
  “洗不干净的脏!”
  
  “她们和朱祁镇真的很般配。”
  
  “这是朕送给他最大的礼物。”
  
  这一刻,朱见漭不寒而栗。
  
  他清楚他爹表面善良,内心阴狠,却没想到,阴狠到这般地步。
  
  不管怎么说,正统都是皇帝呀!
  
  竟然用伎子去埋葬朱祁镇,他爹这脑回路,一般人没有。
  
  “这样做的好处,一、能彰显朕的仁善,朕和兄长化干戈为玉帛,朕除了不能将皇位还给他之外,其他一切朕都能给他;二、让世人看清他的真面目,让世人发现,朕才是最好的皇帝。”
  
  “而且,为了造势,朕的儿子连王爵都不封,朕还收回宗室的亲王爵,却将他所有儿子全部封为亲王,女儿全部为公主。”
  
  “在民间,朕又宣传正统帝,让民间加深对他的印象,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呵呵。”
  
  “在这期间,朕重点拉拢了一个人。”
  
  “袁彬,你可有印象?”
  
  猛地,朱见漭惊异抬头:“爹,影子的创始人袁彬,是他?”
  
  “就是他,他帮朕做完一件大事之后,就消失在世间,以影子统领的身份,活在暗处。”
  
  影子,不是太监创立的。
  
  因为朱祁钰在防备宫中太监,也在制衡宫中太监,若都由太监来筹备,和东厂、西厂有什么两样,何必单独建立一组呢?
  
  而袁彬,朱祁钰也不是完全相信,他只是负责训练人手而已,这些人手都是朱祁钰养大的孤儿。
  
  影子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范青。
  
  范青假死脱身,进入影子,成为影子统领,制衡袁彬。
  
  还有一个人,叫廖承宗,江湖人士而已。
  
  得了朱仪的赏识,举荐给皇帝的。
  
  袁彬、范青、廖承宗,三人共同组建的影子。
  
  也是三人共同掌管。
  
  所有人员,都潜藏在暗处,单线联系。
  
  “袁彬,在景泰四十年时,阉割入宫,景泰五十六年,病逝在浣衣局里。”
  
  朱见漭难以置信:“他、他为何入宫?”
  
  “王诚和金忠死了,朕不信任其他人,需要影子在宫中拱卫朕。”
  
  “袁彬身高力强,且无牵无挂,最适合入宫。”
  
  “但朕担心有老人认得他,就让他在浣衣局里当一个粗使太监,一当就是十六年。”
  
  “无人知道,朕手下第一刺客组织,执掌的人,只是浣衣局里一个粗使太监,恐怕谁也没想到吧。”
  
  朱见漭有点懵:“爹,若袁彬死了,那儿子手下的袁彬又是谁呀?”
  
  “袁彬成为一个代号,你手下的是第三代袁彬,第二代因为做事不得力,被朕处死了,伱手上的是第三代。”
  
  老爷子藏得太深了。
  
  估计天下人都不知道有影子这个机构,不,在景泰六十五年时候被曝光了。
  
  因为当时为换太子,所以被曝光了。
  
  等等!
  
  老爷子向来擅长制衡之术,影子是制衡厂卫的存在,那么谁在制衡影子呢?
  
  其实,他总忽略一个人,舒良。
  
  整个景泰朝,老皇帝最信任的几个太监,王诚、舒良、金忠、冯孝、张永、许感等,若排名的话,第一舒良,第二王诚,第三金忠、第四冯孝。
  
  可舒良的存在感,恰恰是整个景泰朝最低的。
  
  好似所有人都会遗忘他。
  
  甚至很多太监,都能骑在舒良的头上。
  
  这很不符合老皇帝的性格啊。
  
  朱祁钰向来是用最贴心的人。
  
  像张永,明明没有能力执掌司礼监,饶是梁芳特别有能力,也被张永踩在脚下。
  
  可这个舒良太怪了,从景泰十五年之后,这个人就消失了!
  
  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之中。
  
  他去哪了?
  
  朱见漭抬头看向老皇帝,刚巧撞上朱祁钰的眼睛。
  
  朱祁钰嗤地一声:“你想问什么?问吧,朕时日无多了。”
  
  “爹,制衡影子的机构是什么?”朱见漭问。
  
  “你是何时想到的?”
  
  朱见漭没好意思说是刚想到的。
  
  “没错,制衡影子的,还有一个机构,叫血滴子。”
  
  “血滴子分两部分。”
  
  “一部分在朝中,一部分则潜藏在影子之中。”
  
  “这血滴子,是景泰九年成立的,在此之前,没有名字,是景泰八年末,舒良帮朕练的,从景泰十五年之后,舒良一直在宫中帮朕训练密探。”
  
  果然!
  
  舒良作为老皇帝最信任的太监,不可能毫无存在感的。
  
  他记得,他出京的时候,舒良还活着呢!
  
  可他见得次数非常少!
  
  所以才会忽略掉这个人。
  
  “没错,他在为朕练间谍。”
  
  朱祁钰笑道:“影子的统领不是舒良,但元从人员都是舒良一手练出来的,所以影子朕才会放心的交给外人。”
  
  “舒良为练影子,消失了五年。”
  
  “这件事,除了冯孝,再无人知道。”
  
  “但冯孝并不知道,舒良要练多少人,用来做什么,只有朕和舒良知道。”
  
  “舒良练的影子和血滴子,其实是一起训练出来的,刚开始没想过详细区分开来,是后来区分的。”
  
  “血滴子的人,本来计划如东厂那样,撒入朝中,遍布朝中每一个角落。”
  
  “可被朕否决了,血滴子强大之处,在于神秘。”
  
  “即便在前朝,也无人发觉血滴子的存在。”
  
  “因为,从血滴子建立至今,朕只用过三次。”
  
  “第一次,是舒良垂死之际,朕启动一次,看看成果。”
  
  “第二次,是景泰十二年,朱祁镇死亡那次,大明一共发生了五件诡异的案件,查不出来结果的案件,被成为奇案。”
  
  “都是朕的手笔。”
  
  “而做这些事的,就是影子和血滴子,同时进行,所以天下人都找不到把柄,因为朕在用两个机构,同时做这件事的。”
  
  “影子成立的准确时间,是景泰四十七年,因为影子之前成立过一次,又解散了一次,第一次成立,是景泰八年末,舒良在山西帮朕练兵,当时成立的影子。”
  
  “正式建立是在景泰十年,解散则是在景泰十二年。”
  
  “而你接管的影子,其实是在景泰四十七年时成立的,那一年舒良刚好死亡,就将他手里练的间谍,变成了影子,如影随形般保护朕。”
  
  “第三次,血滴子启动,是在景泰六十五年。”
  
  “天下人皆以为换太子是他们鼓动的。”
  
  “以为朕在养心殿什么都不知道,殊不知,血滴子的一部分,是在朝中,这个朝中,是指朝中的官员。”
  
  “只要朕启动血滴子,他们就会为朕效力。”
  
  “只有这三次而已。”
  
  “朕再也没有启用过了。”
  
  朱见漭明白了,他爹让舒良在山西偷偷练兵,这支军队有一部分人变成了影子。
  
  做完事后,影子解散了。
  
  留下部分精锐,变成了血滴子。
  
  名字只是个代号,在训练之初,应该没想过具体怎么用,是后来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而血滴子的人始终保持静默,没有被唤醒过,自然就无从查起,朝中当然没人察觉到血滴子的存在。
  
  连他都不知道。
  
  甚至,他爹将影子交给他了,他都没察觉到血滴子的存在,他还建立了粘杆处。
  
  因为血滴子从来就没被唤醒过,没有任务,当然查不到了。
  
  此刻,他惊出一身冷汗。
  
  以老皇帝的性格,让他回京继太子位,肯定还留有一手,如果他不听话,肯定会让他消失的。
  
  这个时候,他忽然想到了回程路上的刺杀。
  
  极有可能是他爹在推波助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