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36章 在别人眼里,朕只能保五争三,当不上第一?

第436章 在别人眼里,朕只能保五争三,当不上第一?

第436章 在别人眼里,朕只能保五争三,当不上第一? (第1/2页)

六十八年皇帝生涯,已经磨光了朱祁钰的所有感情。
  
  他早就化身一台机器。
  
  如果不是机器,怎么可能六十年如一日,按部就班的活着,不曾抱怨,没有情绪,无论谁生谁死,他都冷眼旁观。
  
  他早就变成了一台机器。
  
  从景泰八年的时候,他就在成为机器的路上狂奔,大概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他完美进化成了机器。
  
  感情这东西,早就割断了。
  
  所以,长寿最大的秘诀,就是无情。
  
  情深不寿。
  
  朱祁钰斩断情丝,是从四龙降世开始的,他从未想过,在掌控如此严密的后宫之中,他的爱妃们居然来一招狸猫换太子,差点让他皇位不稳。
  
  他一直以为,自己对嫔妃不错呢,他乱纳嫔妃,对谁都非常和善,忍受她们的缺点,自认为自己做得非常好了。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被骗了。
  
  那些女人所谓的深情,对的不是他,而是对他的皇位,对他的权势而已。
  
  他才发现,这世界上没有人真正的爱他,爱的无非是他手中的权力。
  
  如果他只是一个凡夫俗子,可能连个老婆都讨不到。
  
  真是一往情深喂了狗。
  
  那些后宫嫔妃,眼里只有权力。
  
  没人在乎他的感受,没人考虑过他的皇位多难座,没人考虑过的欢乐与悲伤,她们只是通过他争夺权力罢了。
  
  从那时起,朱祁钰挥剑斩断情丝,永不为情所困。
  
  为何朱祁钰能斩断情丝,历史上那么多皇帝都为情所困,走不出情之一字,只因用情太深。
  
  朱祁钰确实投入了感情,但他投入的很少,他是极为能克制情感的人,他本就冷血。
  
  所以斩断的干净利落。
  
  后来,后宫嫔妃一个又一个死去,他连看都不看,甚至她们给自己写的信,他全部烧掉,一字不看,省着毁了自己的道心。
  
  情丝好断,亲情难斩。
  
  朱祁钰不止斩断了情丝,还斩断了亲情。
  
  他看似疼儿子稀罕女儿,可女儿死了几个了,他连眼睛都不动一下,外藩的儿子,死了三个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他就当不知道,心无波澜。
  
  总说世界上没有狠心的爹娘。
  
  可狠心,恰恰是长寿的秘诀之一,自己活着,和惦记儿女,该选择哪个呢?
  
  不能选择全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女儿都是前世的债,你越惦记他们越给你惹事,就没个安心时候。
  
  朱祁钰选择了自己长寿。
  
  他已经将世界上无数权势,赏赐给了自己的儿女,他们还想要什么?要他老子这条命吗?
  
  惦记?惦记他们干什么,他们又不惦记朕!凭什么惦记他们?
  
  朕如此劳累的时候,谁能代朕干一天?
  
  朕如履薄冰的时候,谁能扶朕一程?
  
  凭什么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
  
  当朕是老黄牛吗?当朕是傻子吗?
  
  朱祁钰从不觉得,自己哪里亏欠了儿女,反而,所有儿女都亏欠他的,谁还了?
  
  他养了六十来年的朱见淇,在他临老之时,不照样不孝吗?
  
  最喜欢的四儿子,回国继太子位,对他不也是假装关心吗?喜欢的不就是他屁股底下那张椅子吗!是他这个老得行将朽木的老头子吗?
  
  我是你们爹呀!
  
  我老了,伱们就跟外人一样嫌弃我。
  
  我为什么要将这天下至宝,给你们?
  
  凭良心说,他自认是千古对儿女第二好的帝王了,第一是太祖,第二就是他了。
  
  他不知道年老的时候,太祖皇帝是否觉得自己对儿女太好了,却没得到儿女的回报时,会不会感伤呢?
  
  也许会吧,太祖皇帝是真心疼爱儿孙。
  
  看看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是怎样对自己的儿女的?
  
  可人就是不知足啊。
  
  朱祁钰在晚年这般克制,一是为大明发展,二是为他这些儿女啊,可这些儿女谁理解过他?谁知道他心中的苦?
  
  来要权力的,来要领土的,来要兵力的,来要钱财的。
  
  都是要东西的!
  
  都是伸手的!
  
  谁来问问他们的爹,身体舒不舒服啊,谁能回来伺候他爹两天!
  
  谁能?
  
  别说什么是一国皇帝,国内没太子吗?没大臣吗?你怎么有时间玩女人,没时间伺候伺候你亲爹呢?
  
  要东西的时候,怎么知道给你爹写信呢?
  
  人老了,需要的是陪伴!
  
  你们小的时候,朕陪着你们长大,朕老了,谁陪朕变老啊!
  
  那些女儿就更别说了,一个入宫伺候亲爹的都没有,因为他不肯给女儿藩国,所以女儿都恨他。
  
  没有一个记得小时候,他爹多么疼她们了。
  
  都忘了!都是白眼狼!
  
  我凭什么还想着你们?
  
  你们就跟满朝臣子一样,都是我朱祁钰的工具,我想杀就杀,我想给谁权力,谁就有权力,我不给谁,谁就永远被踩在脚底下,世代翻不了身。
  
  我是皇帝,年老尚且如此难过!
  
  普通百姓呢?
  
  为何现在年年都有老人自杀,以前朱祁钰不懂,认为是制度不行,是社会保障不行,是朝廷有问题。
  
  现在懂了,就是儿女不孝。
  
  天下间,父母对儿女的爱,儿女能回报万分之一吗?
  
  不能!
  
  别说年老被嫌弃了,没钱也被嫌弃,长得丑也被嫌弃,做饭不好吃也被嫌弃,什么都被嫌弃。
  
  说来说去,就不该生这个孽障。
  
  朱祁钰执掌世界权柄,是世界的皇帝啊,不照样被人嫌弃吗。
  
  老四伺候他十天,就生病了,谁还能伺候他呀。
  
  换了哪个儿子能行?
  
  宫外的女儿,谁能来进宫伺候他们老爹几天啊?进宫就是要东西,不给就生气,没一个知道孝顺的。
  
  朱祁钰算了算,他大概有八年没见到女儿了。
  
  是景泰六十年,他那六公主在宫外无法无天,他说了几次也不听,最后被人状告到奉天殿上去。
  
  他震怒之下,把女婿和外孙带来,鞭死女婿和三个外孙,把她押解中都圈禁,从那之后,所有女儿都不敢入宫了。
  
  从那之后,他严格限制公主的规制,恢复洪武朝的旧制,并严禁外戚从政从军从商。
  
  其实从永乐朝之后,大明法制对公主是比较宽泛的,到了景泰朝,甚至一定程度上允许公主参政。
  
  因为朱祁钰需要公主势力来平衡文官势力。
  
  唐朝为什么那么多乱政公主,就因为唐朝需要公主势力平衡世家势力,并且需要公主和世家联姻,这就造成了公主成为皇家和世家的代表,也就拥有了政治权利的先提条件。
  
  景泰朝,朱祁钰想用公主和外戚组成一股新势力,和勋贵、文官形成三权分立的局面。
  
  可最终失败了。
  
  主要是公主势力,烂泥扶不上墙,公主和文官和勋贵后代组建的家庭,搞得不伦不类,她们有的倒向了勋贵,有的倒向了文官,就没人愿意帮助她爹的。
  
  外戚方面,朱祁钰并不是特别重视,他本意是打算等公主势力成型之后,再行扶持外戚。
  
  捏合两股势力。
  
  主要是,这些公主外嫁后,心里不平衡,她们的兄弟全都外藩,当了一国皇帝,她们也有皇家血统,凭什么不能也拥有一个藩国?
  
  女权思潮之后,公主们都是极端女权者,她们认为男女平等,老皇帝嘴上说男女平等,其实并没有做到平等,因为她们就没有封国。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们都在和皇权作斗争,斗她们的爹。
  
  让老皇帝的布置成了空。
  
  之后老皇帝也不提扶持外戚的事了,就导致公主势力和外戚势力一蹶不振,最终还是文官、勋贵、太监三权分立。
  
  公主不靠谱,朱祁钰索性就慢慢收回政治权力。
  
  可这些女儿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今天要这个,明天要那个,封国得不到,就可劲刮老皇帝的油水。
  
  老皇帝不给,就从民间搜刮。
  
  她们倒是不敢搜刮老百姓,不能说是不敢,主要是太少了看不上,她们专门搜刮资本家。
  
  可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老百姓买单。
  
  朱祁钰也没办法,偶尔给偶尔骂,父女关系差到了极致。
  
  近些年,女儿不入宫,他也不想见,反正相看两厌。
  
  不过,公主的权柄越来越小,他已经在限制整个宗室的权柄了。
  
  他有十七个女儿,活到今天的有十一个,有一个是被驸马虐待死的,他将驸马给凌迟了,儿孙也一起送葬了。
  
  其他五个算寿终正寝。
  
  至于葬礼,他也不知道,因为朝臣没有告诉他。
  
  但是,公主死了,驸马要殉葬,这是景泰朝的规定,且公主和驸马必须是一夫一妻无妾制,非公主子女,也要殉葬。
  
  这种子女,都是偷干生的,所以殉葬没毛病。
  
  固安死的时候,方涵还活着,但也自缢身亡了,没有特例,必须殉葬。
  
  剩下的十一个,现在有两个躺在床上,病重了,估计熬不到年底了。
  
  他都知道。
  
  没人报他,他就当不知道。
  
  他自认为对女儿已经仁至义尽了,十七个女儿,没一个孝顺的,还让她们安享富贵,他这个爹已经当得太合格了。
  
  女儿死了,女婿下去陪着,他这个爹当的还不够好吗?
  
  作为父亲,他并不是非要求回报的,但老父亲也需要被关心啊,被一味索取,他会生气的。
  
  当朱祁钰不再把儿女债,放在心上的时候,他才彻底变成一个无情的机器,从那一刻开始,这世间没有任何事他能阻拦他的脚步,也没有任何人,能阻拦他长寿的步伐。
  
  就说谈妃,后宫之中硕果仅存的妃嫔,他俩看似报团取暖,其实朱祁钰却时时刻刻拿捏谈妃。
  
  谈妃在他眼里,也是让他舒服的高级工具人而已。
  
  一个伺候他的工具而已,但谈妃是一个高级工具人,能够近他的身,且不被他怀疑的工具人。
  
  之所以信任她,可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因为极深的利益捆绑,他在谈妃就活得舒服,他在谈妃的儿子们就能得到大明的好处,还有谈妃的母族,都能活得滋润。
  
  看看其他妃嫔的母族,随着宫中贵人的病逝,陆陆续续都失去了富贵,有的甚至家里都出去要饭了。
  
  因为公主势力扶持不起来,外戚自然也一蹶不振,全靠自己,宫中不会给什么依仗的。
  
  宫里宫外的关系,促使谈妃必须妥善照顾好老皇帝。
  
  朱祁钰早就不信什么感情了。
  
  他只信利益。
  
  皇帝长寿,是世间最难的一件事,皇帝的平均寿命,不足四十岁。
  
  大明就鲜有活过四十岁的皇帝。
  
  朱祁钰却活到了九十岁。
  
  排除阴谋论,必须严格控制自己,饮食、运动、欲望、情绪、心态,而这些都是长寿的基础。
  
  朱祁钰的登基时间并不早。
  
  秦始皇13岁登基,汉文帝24岁登基,汉景帝32岁登基,汉武帝16岁登基,唐太宗21岁登基,唐高宗22岁登基,唐玄宗27岁登基,宋仁宗13岁登基,元世祖45岁登基。
  
  明太宗43岁登基,明仁宗37岁登基,明宣宗26岁登基,正统皇帝7岁登基,朱祁钰22岁登基。
  
  从平均寿命来看,朱祁钰也就当个十几年的皇帝,也就寿终正寝了。
  
  可朱祁钰就是能苟。
  
  和所有千古一帝比起来,朱祁钰最是能苟。
  
  文治武功,方方面面都比不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和太祖。
  
  “陛下。”太监唤了一声,因为老皇帝愣神太久了。
  
  朱祁钰才回过神来:“扶朕回殿吧。”
  
  等晚间时候,朱佑梐入养心殿请安的时候,他忽然问:“太孙,若将千古皇帝排名,朕能排在第几?”
  
  朱佑梐心里一惊,老爷子在考校他?
  
  “孙儿以为,皇爷爷稳居前三。”朱佑梐给他一个很高的评价。
  
  可朱祁钰并没说话,难道第一是朕自己想的?其他人不觉得朕是第一吗?
  
  “你说说你心中的前三。”朱祁钰笑着问。
  
  朱佑梐打量他一眼,小心道:“孙儿以为,太祖皇帝肯定要排进去的,唐太宗也该有一席之地。”
  
  这样一下子前三名额全了。
  
  这小子打个马虎眼,意思是太祖第一,朱祁钰第二,李世民第三。
  
  摆明了是假话。
  
  “说真话。”朱祁钰不高兴了,这不摆明吹捧朕的功绩吗,朕的功绩是实打实的,还需要吹捧吗?
  
  “孙儿真是这样认为的,之所以皇祖父不能排到第一去,因为您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岂能越过祖宗?”朱佑梐明显言不由衷。
  
  “排名看什么祖宗,那照你这么说,太宗皇帝应该排在朕的前头啊!”朱祁钰生气了。
  
  “孙儿知错!”
  
  朱佑梐知道糊弄不过去了,咬咬牙道:“孙儿以为,秦始皇当排第一,唐太宗排第二,皇爷爷排第三,太祖皇帝排第四,汉光武帝排第五。”
  
  “成吉思汗和太祖皇帝谁厉害?”朱祁钰问。
  
  “肯定是太祖皇帝更厉害呀,成吉思汗固然打下的领土多,那是因为他的儿孙更加优秀,骑兵更加厉害,而且蒙古善于打仗却不善于治国,我朝太祖皇帝善于打仗善于用人善于治国,乃军政全才。”
  
  “孙儿认为,汉光武帝也比成吉思汗要厉害,如果给汉光武帝一张世界地图,汉光武帝也能打通世界。”
  
  朱佑梐这个想法有点意思呀。
  
  “你说太祖皇帝厉害,太祖皇帝也知道这广袤的世界,为何太祖皇帝没有去打下世界呢?甚至将邻国,都设为不征之国,为什么呢?”朱祁钰意味深长地问他。
  
  有人说朱元璋小家子气,农民出身的他,只能看到一亩三分地。
  
  也有人,明亡就亡于洪武朝。
  
  洪武朝的制度,就注定了大明会亡国。
  
  “回祖父。”
  
  朱佑梐认真道:“国恒强好战必亡,大明建立之初,国家穷困凋敝到了极致,蒙古人在这片土地上大肆掠夺,又经过元末大战争,大饥荒,饿殍遍地。”
  
  “若太祖皇帝,兴兵再战,必然能打下更加广袤的疆土。”
  
  “却会丢了大明国祚。”
  
  “大明必然是二世而亡。”
  
  “孙儿一直以为,秦朝二世而亡,就是因为秦始皇穷兵黩武,秦兵之强,历史罕见,归根结底是军功制。”
  
  “可是,随着秦灭六国之后,秦国的军功制已经土崩瓦解了,民间已经无地可分了。”
  
  “而旧贵族还在大肆吞并土地,导致为国征战的将士,食不果腹,都别提封地了,吃饱肚子都难。”
  
  “所以,秦必然会灭亡。”
  
  “如果大秦灭亡六国,不是一世做的,是循序渐进,一点点吃掉的,大秦说不定也会拥有二百年国祚。”
  
  “或者说,商鞅变法最后的余晖,就是灭亡六国。”
  
  “如果秦始皇手里不灭六国,大秦也没有机会灭亡六国了。”
  
  朱祁钰微微点头,这番见解是对的。
  
  秦朝到了秦始皇末期,连老秦人都抛弃了秦国,因为军功制度下,无土可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确实灭亡了六国,却收获了六国刻骨的仇恨。
  
  恰恰说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这也是朱祁钰的军功制,要放眼整个世界的,只有全世界的土地才够分,而且适当时候要放弃军功制,不然早晚有一天引火烧身。
  
  也是他将土地分封出去,自己并不直管的原因。
  
  秦灭六国,和朱祁钰吞并世界,一模一样。
  
  以秦国的国力,吃不下这么多疆土的,所以秦始皇灭亡六国之后,就要修驰道,就要大兴土木,不做就没法统治六国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