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29章 老朱家,没一个好东西

第429章 老朱家,没一个好东西

第429章 老朱家,没一个好东西 (第1/2页)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430章老朱家,没一个好东西
  
  朱见漭七天没去侍奉汤药了。
  
  他以朝政过于繁忙为由,不去养心殿,而他也几天不去骑马了,因为“朝政繁忙”。
  
  其实,每天在宫中发呆。
  
  刘大夏如愿登上首辅之位,朝政尽归内阁,朱见漭这个太子,纵然秉政,有实无名,偏偏这个名,老皇帝说收回来,就能收回来。
  
  所以,他还没想好该如何和他爹处理关系。
  
  这位马上皇帝,遇到了他这一生最大的难题。
  
  而此时,商国传来捷报,商国击败鲁国,俘虏了鲁王。
  
  朱见漭都懵逼了,他家老四这么弱?
  
  鲁国,东欧强大的诸侯国,被朱佑榶干败了?
  
  这还得从去年鲁国侵吞商国人口、土地说起。
  
  鲁国地盘不小,人口却很少,所以鲁国是不杀异族的,朱佑榶继任商国皇帝后,他就趁机将疆域南推,吞并了第聂伯河南部地区,又吸纳商国的异族,打得商国跪地求饶。
  
  赵、鲁、隋、齐四国联手吞并商国领土。
  
  朱佑榶签订城下之盟,无力收复失地,引为笑柄,随后,他就下达了屠白令,诛杀商国境内异族。
  
  其实并没有诛杀,而是把他们往四国赶。
  
  鲁国大肆吸收白人。
  
  鲁国本来只有六百万人口,过度吸纳后,白人人口超过了汉人人口,导致国内人口比例失衡。
  
  鲁王朱佑棅为了快速怀柔白人,就给白人权柄。
  
  景泰六十六年年末,因为商国的屠白令,四国组建联军,讨伐商国,让商王给一个说法。
  
  鲁国打得最凶,越过第聂伯河,夺走了商国的克里米亚。
  
  因为白人打仗卖命,鲁王也大肆提拔白人,一时之间,军中底层军官全都变成了白人。
  
  商国扛不住四国夹击,朱佑榶又签订了城下之盟。
  
  同意以占领区为边界,重新划分四国领土。
  
  这个时候,鲁王犯下第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用新提拔上来的将军,镇守新地。
  
  鲁王率师回銮。
  
  然而,鲁王刚回京师,屁股还没坐热,就传来东方新土叛乱的消息,那些新军官被商国收买,叛逃鲁国,投降了商国。
  
  朱佑棅大怒之下,率军东征。
  
  很快就平定了战乱,这次留下儿子坐镇新土。
  
  结果,他刚刚回京,他儿子被镇守将军拥立为帝,又叛乱了。
  
  这个时候,朱佑棅犯了第二个错误,他没有找清叛乱原因,而是再次大费周章的亲征。
  
  经过四次亲征,鲁国已经伤筋动骨了,财政已经支撑不了这种规模的战争了。
  
  如果鲁王没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应该放弃新土的,叛乱而已,等到鲁国恢复元气,再行征战也为时不晚的。
  
  而且,他没有找到叛乱原因,因为底层军官都是白人,汉白矛盾由来已久。
  
  现在换上汉人做将军,汉人将军想收服白人,就要不断赏赐给好处,而白人被杀怕了,他们根本不信任汉人,当这些将军赏赐他们的时候,他们反而认为要被杀掉,因为汉人不止一次屠白了。
  
  而且,汉人也不满意,凭什么赏这些狗奴啊。
  
  上下不服,人心离乱。
  
  无论换谁镇守,都会叛乱。
  
  问题根源出在人口比例上。
  
  可鲁王只是生气,他挥军东进,大破贼军,收复失地,该杀的都杀了,他儿子也倒霉,被叛军凌迟了。
  
  不得不说,朱见漭的儿子个个是将军。
  
  这次鲁王吸取了教训,没有立刻回銮,而是亲自镇守一个月,才回去。
  
  结果,他刚走就发生了第三次叛乱。
  
  鲁王被迫发动第五次御驾亲征,可就在东征的路上,国内很多边境发生叛乱,鲁国瞬间烽烟四起。
  
  本质还是汉白矛盾,以前汉人足够多,白人属于被压迫对象,现在白人数量远超汉人,肯定要造反的。
  
  不过,些许叛乱难不倒朱佑棅。
  
  他按部就班的平定叛乱。
  
  可是,帝都却发生了叛乱,这次是汉人叛乱,汉白矛盾,白人都造反了,凭什么我们汉人就不造反?
  
  这次事情大条了。
  
  新兴的鲁国,遍地叛乱。
  
  关键是基本盘汉人都在叛乱,说明鲁国的国策出问题了。
  
  朱佑棅还不在意,他对自己的军事才华极为自信,他麾下的鲁王军,也是天下最精锐的军队,有这支军队在手,平定天下叛乱是迟早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隋国忽然攻打克里米亚,并派舰队游弋在黑海北岸,威胁朱佑棅的精锐。
  
  朱佑棅犯了第三个错误,也是最致命的错误。
  
  他放弃了快被打败的造反势力,只留下一支偏师围城,他则率领主力去夺回克里米亚。
  
  同时,不停分兵平定叛乱。
  
  朱佑棅军事才华着实耀眼,硬生生打退隋国名将,夺回克里米亚半岛,作为超级超级灭火队员,朱佑棅马不停蹄平定克里米亚北面的叛军,一路势如破竹。
  
  而这个时候,他留在守东土的偏师,被叛军吃掉,将克里米亚变成一座孤岛。
  
  朱佑棅并不在乎,区区叛军,他并不太放在眼里。
  
  他生气隋国捅他刀子,他得给隋国一个疼的,让隋国以后老老实实的。
  
  他又一次分兵,分兵一路进入隋国腹地祸乱隋国,自己则率主力攻打叛军,打通回京的路。
  
  可是,他率领的是人啊,连打两个月苦仗,再是精兵也会崩溃的,况且家里被偷了,家中老小生死都不知道,之前大家是拧成一股绳,为了回家。
  
  可他们的王,打这个报复那个,就是不提回家。
  
  等着等着,他们心态也崩溃了。
  
  不过,朱佑棅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未逢一败,正因此军心虽然哀鸣,却没有崩溃。
  
  隋国名将被朱佑棅打得抱头鼠窜。
  
  朱佑棅当鲁国君王后,打仗就没败过,不败战神,绝非浪得虚名。
  
  而这个时候,一支秘密舰队从第聂伯河源头而来,秘密穿插进入鲁国腹地,进入黑海。
  
  悄无声息地登陆克里米亚半岛,悄悄地出现在朱佑棅身后。
  
  朱佑棅率领的可是鲁国精锐中的精锐,就算疲惫也不可能一击必溃的。
  
  的确,第一场偷袭战,并不顺利,朱佑棅提前发现了背后有敌人,他默不作声,而是等着敌人钻进他的陷阱里。
  
  商国派来的神秘舰队偷袭失败了。
  
  可是,商国的舰队,加隋国的军队,加叛军,恰恰将朱佑棅包围起来。
  
  如果军心不乱,朱佑棅大可以等待机会,一击必溃。
  
  可鲁国最精锐的军队已经战斗三个月了,又被包饺子了,难免人心离乱。
  
  而这个时候,商国和隋国不停往这边增兵,把朱佑棅围得死死的。
  
  还在鲁国国内散布鲁王被抓的消息,搞得本就乱套的鲁国,雪上加霜,叛军此起彼伏。
  
  上千万白人叛乱自立,汉人不甘示弱,也开始叛乱,互相攻伐,鲁国乱成一团。
  
  鲁王太子朱厚焕趁乱登基,被朝臣拥立,宣布鲁王战死,并派军平叛。
  
  在克里米亚半岛上。
  
  商隋两军不断散播时时消息给鲁国军队,乱其军心。
  
  果然,没过多久,鲁军人心惶惶,全无战心。
  
  这个时候,朱佑棅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他没有突围,而是和围困他的军队比耐心,他自认找到机会,就能反败为胜。
  
  他只要肯突围,肯定能突出去的,可他没有,他选择要在战场上找回面子,他对自己的军事才华足够自信。
  
  因为,在围攻莫斯科汗国的时候,他曾经被莫斯科汗国的大军困了整整四年,最后他还是反败为胜了。
  
  可他忘记了,那个时候皇帝是他爹,他死不死,决定不了战局。
  
  他现在是皇帝,是鲁国民心所向的皇帝,这个时候他消失了,岂不坐实了他战死的谣言,人心会越来越乱,最后覆水难收的。
  
  而且,他不突围,底下军将怎么想?他们可不想陪着一个皇帝去死呀。
  
  本就人心惶惶的时候,朱佑棅做出最错误的决定,守城。
  
  商国加快攻城速度。
  
  只用了十五天时间,东欧最精锐的军队之一,被商军拿下,鲁王被手下大将抓起来,献给商国。
  
  天下最骁勇的一支军队湮没在历史之中。
  
  而且,一代枭雄鲁王成了阶下囚。
  
  他被押送到莫斯科的时候,都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败?被围困又如何,他最长时间被围了四年,最后不照样翻盘?
  
  他兵精粮足,底下军民担心什么呢?
  
  而最社死的时刻发生了。
  
  鲁王朱佑棅,朱见漭的第四个儿子。
  
  和朱佑榶,朱见淇的长子见面了。
  
  朱见淇和朱见漭换了命运,连带着子孙的命运也都换了。
  
  朱佑榶初登商国皇帝位时,内忧外患,犹如一盘死棋,可是,仅仅两年时间,死棋翻盘了。
  
  靠的还是朱见漭的好儿子,军事天才朱佑棅。
  
  不得不承认,朱佑棅打仗实在牛叉,他南征北战,就没败过。
  
  那些叛军在他手里,就跟纸糊的一样。
  
  可那又如何,他会打仗,却不懂政治,更不懂如何当好一个皇帝。
  
  朱佑榶军事天赋一般,但他懂如何当一国皇帝。
  
  他可以次次签城下之盟。
  
  他可以次次示弱,不断让渡环圈。
  
  他会忍。
  
  所以他赢了。
  
  消息传到大明中枢,朱见漭整个人都蒙了:“这个不争气的混小子,给他老子丢人啊。”
  
  以前他夺走了本属于老大的皇位,他心里还过意不去呢。
  
  可现在,看到这封奏疏,他感觉在吃屎。
  
  还不如真吃屎呢。
  
  他这皇位,现在才知道,就是一个巨坑,谁蹲上来谁便秘。
  
  而朱佑榶这封捷报,怎么看都在打他的脸。
  
  朱见漭现在想找人商量都没人说。
  
  他家老大,本来就和他不亲。
  
  他和老皇帝不一样,老皇帝是伪装着利用,他是赤果果的利用,谁都能看到的那种利用。
  
  所以朱佑梐和他关系很差。
  
  如果将心里头这番话跟他说,肯定会被朱佑梐笑死的。
  
  拿捏住他的弱点,朱佑梐会立刻联合朝臣对付他,不带犹豫的。
  
  朱见漭现在才知道郁闷是什么滋味,众叛亲离是什么感觉。
  
  他以为自己什么都有,其实他什么都没有。
  
  就和朱佑棅战败是一样的道理,你总觉得自己很厉害,其实你是站在参天大树上面,如果树不让你站了,伱就是一个普通人。
  
  而那棵大树,就是老皇帝。
  
  和朱见漭一样在悟道的,还有朱佑棅。
  
  朱佑榶杀人诛心,鲁国发生的一切,都会写在纸上,给他送过来。
  
  朱佑棅现在蜷缩在房间里,双目无神,他已经七八天不曾梳洗了,饭菜送来,他若不饿到极致,是不会动一口的。
  
  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皇帝,现在看,他做人都失败。
  
  他儿子,朱厚焕,坚决不承认鲁王被俘的消息,坚持说鲁王战死于克里米亚半岛上。
  
  即便商国公布了照片,鲁国也说是假的。
  
  朱厚焕压根就不打算将他的军神老爹带回国了,享受到权力的人,是不会再吐出来了。
  
  其实,他最崩溃的是,他是被自己的心腹大将抓起来,献给商国的。
  
  当他的心腹大将,往他脸上吐吐沫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多么遭人恨。
  
  不是一个人吐他,而是所有人都在唾弃他。
  
  他这个鲁国皇帝是真的失败。
  
  他不过是站在老爹朱见漭的肩膀上,展示自己的军事天赋而已,其实民间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名将,可他们没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于谦就说过,打仗没什么可难的。
  
  只要皇帝信任,给你充足的物资,你就可以随便打,失败了也没关系,再来一次便是。
  
  因为你有千军万马可以试验,你有容错的机会,这次错了下次还能领兵打仗。
  
  这才是能成功的原因。
  
  而不是谁天生就是名将,谁有统兵权,谁就能当名将,只在于皇帝能容忍你战败几次罢了。
  
  朱佑棅现在才明白,自己不是什么天才,只是他爹给他施展才华的舞台,手下不敢违背他而已。
  
  他次次战胜,为何手下不服他?
  
  他开疆拓土,手下还是不满意他?
  
  因为他不懂政治啊。
  
  他是名将,但不会做个好皇帝。
  
  此刻的朱佑榶,才正式掌握商国的权力,他借助大势,和隋国组建联盟,挥军向西,攻打鲁国腹地。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越过第聂伯河,鲁国节节战败。
  
  在朝堂上,朱佑榶一边整合朝堂,排除异己,将自己的心腹班底全都换上来,彻底掌握朝局。
  
  并且,趁着战场上节节胜利,他开始掌控商国兵权。
  
  与此同时。
  
  赵王朱佑椆打出为弟报仇的旗号,借道鲁国攻打商国,鲁国肯定不同意借道呀,可赵王不管那些,强势借道,硬生生把鲁国给瓜分了。
  
  没错,赵王压根没打商国,而是在打鲁国,嘴上还是说帮鲁国平叛,其实疆域就没打算吐出来。
  
  鲁国疆域急速萎缩。
  
  商国、隋国、赵国三个大国夹攻,换谁都够呛。
  
  但赵王确实在报仇,攻打一座城池,所有叛乱的人,全部斩首,并且发布了屠白令。
  
  他将仇恨发泄在白人身上,认为是白人害死了他弟弟。
  
  杀着杀着,就要杀进鲁国王都了。
  
  朱厚焕都懵逼了,咋败得这么快呢?
  
  他赶紧派出使臣去哭诉,求求赵王伯父救他。
  
  赵王懒得理他,对这种不孝子有什么好说的,好吧,他就是馋鲁国的土地。
  
  他爹就偏心,把最好的土地给老儿子,他这个老三最吃亏,波罗的海上的烂地,一块波兰地盘,还和德国接壤。
  
  他能征善战,所以他爹将东欧最难的任务交给他了。
  
  他不在乎,他有干翻德国的能力,进德国当皇帝去,但是,东欧大平原他喜欢啊,哪个皇帝嫌弃领土少呢。
  
  至于东欧大平原,是朱佑棅自己玩没的,我们只是敬谢不敏。
  
  没过几天,商隋联军也打到了鲁王都之下,三国签订协议,鲁王从一个大诸侯国,变成了一个弹丸小国。
  
  庞大的鲁国,被瓜分殆尽。
  
  赵国获利最多,拿下整个白俄地盘。
  
  商国拿回了整个哥萨克汗国,但隋国索要克里米亚半岛。
  
  半岛交给隋国,其他地区隋国不要。
  
  因为都不跟隋国接壤。
  
  疆域划定完毕。
  
  三国又签订鲁王都协议。
  
  鲁国为三国保护国,商、赵、齐三国交界之地,不可随意派兵攻伐。
  
  商、隋、赵、鲁四国联合发布屠白令,禁止白人从政从军从商,只能从事贱业,现有白人一概贬为奴隶,永不翻身。
  
  四国以现有疆域为界,十年内不许攻伐。
  
  之所以停战,因为隋、赵都需要时间消化新领土,商国则需要整合朝堂。
  
  至于鲁王朱佑棅的生死,没人在乎,包括他亲哥哥朱佑椆都不在乎,谁管他死活。
  
  而被赵国包围的齐国,却瑟瑟发抖。
  
  齐国没有纵深,和隔壁的蔡国还不一样,蔡国有山脉遮蔽,赵国再强大,人家缩进山脉里,赵国也打不进去。
  
  齐国不行啊,全是大平原。
  
  这鬼地方埋多少地雷都没用。
  
  这年代排雷太容易了,人那么多,抓起来排呗,实在不行就让军队排雷,滚着排。
  
  所以,齐国也想参与鲁王都协议,却遭到了赵国拒绝。
  
  仿佛在说,齐国就是我的盘中肉,早晚吃掉你。
  
  结果,这协议绝对是放屁。
  
  隋国军队回国的路上,就遭到了商国军队偷袭,隋军名将被俘虏,死伤几万人。
  
  隋王朱见汐气得跳脚。
  
  可是,商国大军却在攻打隋国占领的商国疆土。
  
  商国就用白人排雷。
  
  隋国就算把地雷从伊朗高原埋到莫斯科都没用,有多是人。
  
  隋军忽然被攻打,自然节节败退,逐渐退出两河流域,甚至要被赶回比高加索山南麓,幸好巴库还在。
  
  隋国立刻向商国宣战。
  
  商王则发布檄文,认为这本来就是商国领土,商国拿回属于自己的领土,哪里有错?
  
  隋国气炸了肺了。
  
  联合魏国攻打商国。
  
  魏国其实也挺欺负人的,疆域从乌拉尔山推到了伏尔加河,把商国东都喀山给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