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10章 钟国英国卫国楚国篇

第410章 钟国英国卫国楚国篇

第410章 钟国英国卫国楚国篇 (第1/2页)

鄂王朱见滨,也垂涎汉王这个封号。
  
  可随着老四继太子位,他就知道,汉王这个封号,注定属于随王的了,人家毕竟是亲兄弟。
  
  可他也在寻求改两字封号。
  
  亲王都以单字封号为尊,可国号,却以两字为尊,大顺、东越,他也想跳出古封号的圈子,寻求一个双字国号。
  
  这种封号,肯定是他爹亲自册封,更具法统。
  
  景泰六十四年,他给中枢上疏,提出苍云、凤鸣两个封号,请求中枢批复,结果内阁给的批复是太中二,让他重新选。
  
  凤鸣国、苍云国不好听吗?
  
  没深意啊。
  
  还得从古国号当中选,能用的只有新了,如果不嫌弃,用仲也行,问题是新是王莽用过的,仲是袁术用过的,这两個的国号起得跟闹着玩一样,大顺也是这样的。
  
  而鄂王是想跳出华夏古文化的圈子,如大元、大明一样起名字,大哉乾元,乾在元前……改为大乾王朝如何?
  
  今年,鄂王又上疏中枢,请求改封号为乾王。
  
  鄂王得不到汉王的封号,得个乾王也不错。
  
  朱佑柞在鄂国盘旋几日后,便去非洲最后一国,钟国。
  
  钟王朱见汭,是皇室诸子中最具才情的皇子,钟国上下,也是文学氛围最好的国家。
  
  钟国人口4900万,独占海上一个大岛,领土面积59.6万,岛四周的一些小群岛,也归属于钟国。
  
  包括科摩罗、塞舌尔、毛里求斯、孔恩勾等群岛,全部属于钟国。
  
  钟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多个群岛的国家。
  
  钟王寄情于诗画,对军政都没太高要求,而且位处独岛,战争永远烧不到岛上来。
  
  所以,在整个岛上,朱佑柞的唯一感觉,就是舒服。
  
  这是在其他非洲国家感受不到的。
  
  岛上工业化水平较低,商品经济发展较慢,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房价极低的国家。
  
  百姓工资不高,但幸福感高。
  
  根据大明疾病预防中心统计,钟国抑郁症人群全世界最低,根据科学研究,人体的病症和心情有着极大关系,心情愉快可以预防疾病。
  
  可随着未来信息时代的到来,钟国人终究会走出自己的美梦,参与到全球竞争中来。
  
  钟王在非洲五王中,存在感巨低。
  
  唯一进入大众视野的,也是靠着文学作品,他完全是一个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不是一个好国君。
  
  对国政是能放权就放权,能不管就不管,他只喜欢做一个寄情山水的文人,根本不想做一个皇帝。
  
  近两年,钟王要将国内的群岛,分封给诸子。
  
  这是一个聪明人。
  
  在这个世界上做异类的,绝对没好下场。
  
  钟国独占这么多群岛,已经引起宗室的不满了,现在有他爹镇着,等太子登基了呢,等太孙登基了呢?血脉终究是越来越稀薄,到时候一定会引来觊觎。
  
  还不如趁着他爹活着,把群岛都分封出去,不要海上的战略要塞,表明心志,就是说我钟国不参与争霸。
  
  景泰六十四年时,中枢已经下旨批复同意分封。
  
  钟王共有七个儿子,一个儿子封去希腊一个岛上,五个儿子封在附近的岛上。
  
  朱佑柞从钟国坐船北上来到沙漠中的英国。
  
  英国,是大明的英国。
  
  英王朱见潭,是皇三十九子,母妃是维妃。
  
  整个中东沙漠,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北面属于卫国,南面属于英国,巴林和卡塔尔,则送给了隋王的两个儿子。
  
  这两年,英王可后悔死了,巴林和卡塔尔全是石油啊,他要求两个诸侯国,将油气收入分给英国一半。
  
  作为西亚霸主,隋国可不惯着他,隋王派舰队在英国领海里游弋,逼得英王哑巴吃黄连。
  
  英国和卫国不一样,英国没有争霸的能力,全是沙漠,一块绿洲都没有,石油有多是,喝水喝不到,怎么争霸呀?
  
  作为一个沙漠国家,英国最关心的是肚子问题。
  
  英国人口仅仅6000万,水资源和粮食是限制人口激增的原因,否则以英国的财富,人口完全能破十亿。
  
  英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3万元,人均收入4.4万元左右。
  
  比大明人均收入高了一倍。
  
  就靠卖油,英国迈进了发达国家的序列。
  
  景泰六十年时,有经济专家提出发达国家的理念,认为国家财政收入破十亿,人均收入破3万元,就是发达国家。
  
  英国当仁不让进入发达国家序列。
  
  可笑的是,诸多藩国的母国,大明居然不是,大明人均收入才2.3万元,距离发达国家的门槛儿还差得远呢,暂时是发展中国家的高级阶段。
  
  根据景泰六十二年中枢财报统计,英国为世界第一发达国家,总收入水平世界最高。
  
  正因此,全世界奢侈品发布会,基本都在英国首发,全世界最顶级的商品,英国街上随处可见。
  
  这是一个拥有庞大财富的国家。
  
  景泰六十三年,英王朱见潭决定斥巨资,建设沙漠里的超级城市迪拜。
  
  朝廷却认为,英国应该拿出财政收入,去扩大绿化面积,用于民生建设,解决国民饮水问题。
  
  奈何朱见潭听不进去,当一个人失去目标后,就会沉溺于玩乐之中,再繁荣的国家也会衰落下去。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英国蝉联三年世界最富裕国家,英国就在崩塌的过程中。
  
  因为英王开始沉溺于女瑟,开始炼丹寻药,朝野上下滋生严重贪腐,甚至,英王后宫嫔妃每日洗澡用水,超过200吨!
  
  英国的水,是从卫国用火车运过来的,成本堪比黄金。
  
  百姓虽然富裕,却舍不得洗澡,喝水都得算着喝。
  
  英国全是沙漠,每年降水天数不超过十天,地下水也是咸的,无法直接饮用。
  
  大明军队刚来的时候,就因为无法取水,导致病死很多人,当时有士人研究出海水淡化的办法,就是炉炼之法,可让海水中的卤汁下沉为盐,而上升的清冽之水即可饮用。
  
  就是煮,使海水蒸发,实现盐、水分离。
  
  英国遍地都是淡化水厂。
  
  但这种办法,也让水的成本大大提高,所以英国的水,要比石油还贵的,在英国水是奢侈品。
  
  英王后宫每天浪费这么多水,其奢靡程度可见一斑。
  
  反正朱佑柞是不想走了。
  
  英国实在太舒服了。
  
  朱见潭在宫中建个豹房,专门饲养猛兽,天下猛兽,齐聚紫禁城中,朱见潭还在宫中建了条商业街,让大臣的妻妾扮演卖货郎,集体玩乐。
  
  有贤明的臣子不堪受辱,回家自尽。
  
  这件事闹到了中枢,中枢还下旨申斥朱见潭,强拆豹房,可这边拆完,朱见潭又建了一座。
  
  但里面怎么玩的,大明并不知道。
  
  朱佑柞在豹房里住了七天,食髓知味,实在太舒服了。
  
  朱见潭美人见多了,并不太在意美貌,他喜欢有身份的,像重臣、将军的妻妾女儿儿媳,他最喜欢。
  
  他不止自己玩,还让侍卫跟着玩。
  
  朱佑柞体验七天后,真不想再走了。
  
  同时,不寒而栗。
  
  他皇爷爷最看重名声,若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出了一个如高欢一样的畜生昏君,肯定要下旨换了他的。
  
  而他,居然同流合污了。
  
  以前他有太子爹罩着,现在可没有了,他爹不是太子了,他连个王号都没有,回去如果不照实禀报,肯定要被科道言官参一本的。
  
  可英国为何无人向中枢禀报呢?
  
  老皇帝肯定不知道。
  
  依着老皇帝的性格,肯定要管的。
  
  英王把事干得这么绝,英国朝堂上为什么没上疏给朝廷呢?
  
  其实,君王玩臣下的女人,自古有之,像吕布、韩世忠、孟珙全有这个癖好,但这种武将多,到了明朝几乎就没有了,文官从两宋后就很少了,君王就更少了。
  
  英王却玩起了上古遗风。
  
  还能瞒得死死的,看来英王对朝堂的掌控力度是很大的。
  
  带着他玩,是同化他,省着他回国乱说,整个使团的人都跟着玩了,都下水了。
  
  这片沙漠的原主人是阿拉伯人。
  
  大明来之前,这里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还有一些阿拉伯人躲在沙漠上,就是英国这片土地上苟延残喘。
  
  英王、卫王是大明最后分封的两个王,分封距今才十几年。
  
  大明刚来阿拉伯世界,是要和当地人做朋友的,立刻喊打喊杀,会将这里的人,推向奥斯曼。
  
  直到第一次明奥战争,大明开始清理这个地方的人。
  
  作为伊教的大本营,这里的人清理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杀死他们容易,改变他们的信仰太难了。
  
  这片沙漠根深蒂固的不是文化,而是信仰,想融入这片土地,只有改变自己的信仰,拥抱伊教。
  
  而老皇帝信仰五教,真实则是个毫无信仰的人。
  
  所以,在大明藩国中出现一个单一信仰的藩国,尤其是被土著同化,老皇帝是不同意的。
  
  征服这片沙漠,其实是信仰的战争。
  
  从历史上来说,阿拉伯人和汉人,从先秦时期就贸易,丝绸之路交易的终点,就是这片沙漠。
  
  成吉思汗崛起于蒙古高原之上,却是先往西打,征服了这片沙漠,最后蒙古才灭了南宋,建立大元,蒙古人带来了很多色目人。
  
  这些色目人,就以阿拉伯人为主,色目人和汉人混血,就混血成了回人,所以回人信仰伊教。
  
  看看华夏民族经过多少周折,回人不照样信仰伊教嘛。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想征服这片沙漠很容易,但征服这片沙漠上的人心,难之又难。
  
  大明将硕果仅存的倭军和索伦人派上来,征服这片沙漠,肃清沙漠上的不降服者。
  
  阿拉伯人对明人是有好感的。
  
  所以大明来了,他们就臣服了,导致大明一拳打在棉花上。
  
  转折点是第一次明奥战争战败。
  
  阿拉伯独立建国的野心被浇灭,开始有人叛乱大明,向奥斯曼投诚,并捣毁了多个明军据点。
  
  在两次奥斯曼战争期间,明军对这片沙漠进行第一次大清理。
  
  中世纪,这片沙漠上生存着近1800万人口。
  
  在第一次大清理之后,人口暴跌到了700万,有大批俘虏被卖去了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充作奴隶。
  
  紧接着欧洲瘟疫传来,大明对药物进行严格管控,导致人口进一步暴跌,有一百多万人被夺走生命,仅剩下五百多万人。
  
  卫英两国立国后,大明诏书传来,严禁阿拉伯同族通婚,强制女子嫁给明人,男子不许婚配。
  
  当时第二次奥斯曼战争取得胜利,这片沙漠遍地造反,烽烟四起。
  
  可这是沙漠啊。
  
  被驱逐出城市后,没有补给没有水,能活几天啊?
  
  这就造成了人口锐减到了三百多万,多是女子,基本全部被强制嫁给了明人。
  
  截止到景泰六十五年,英国国内,已经找不到一个纯阿拉伯人了,基本都是和回族类似长相。
  
  而信仰也开始松动了。
  
  两国实行六教并行的国策,信仰自由。
  
  可阿拉伯这个民族消失了吗?
  
  并没有,只是变成了回族而已。
  
  经过统计,全世界回族人口1.1亿。
  
  纯阿拉伯人,还有,要么在沙漠的深处苟延残喘,要么逃去了埃及沙漠上,和埃及人作伴去了。
  
  而阿拉伯文化,却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明军闯入这片沙漠,就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烧光烧的是文化,所有带字的书籍,全部焚毁。
  
  任何地方,带有文字的全部毁掉。
  
  其实,阿拉伯的书籍,早就进入大明了,奥斯曼什么都卖,整个阿拉伯文化都在大明呢。
  
  为了彻底统治这片疆域,大明损失七十万大军,4.6亿军费,倭军和索伦人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从景泰六十三年之后,这片沙漠将永远属于明人了。
  
  可英王却不顾先烈流得血,如此糟践这块宝地。
  
  一旦中枢知道,一定不会饶恕英王。
  
  而朱佑柞如果不如实禀报,他恐怕也会被论罪,现在执政的是他爷爷,尚且不会怎么罚他,可换成四叔……他怕是要没命!
  
  朱佑柞揣着满腹心事,乘坐火车,北上前往卫国。
  
  卫国可和堕落的英国不一样,这里遍地是标语,上面写着振奋人心的话语,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个个干劲十足。
  
  卫国,占据两河流域,占据中东这块最肥沃的土地。
  
  两河流域可是白人的母亲河,他们就孕育在这里,如今却成了大明的跑马场。
  
  而第二次明奥战争,卫国又得到了土耳其部分领土,坐拥黑海、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四海,乃是得天独厚的宝地。
  
  国内地形崎岖,有大山做遮挡,有充足的战略纵深,这块地盘可谓是称霸的本钱。
  
  卫王朱见渌和朱见潭可不一样。
  
  卫国也这么富,但卫国却在发达国家的边上,因为卫国将所有财物,用于国内种树、填充土地,增加耕地上了。
  
  这些年,卫国也不显山不露水,偷偷从波罗的海上购买了大量冻土,将一块块丘陵变成了沃土,还从南美购买鸟粪,积极发展化肥行业。
  
  卫国整体向上,和卫王的治政理念息息相关。
  
  他重用新党,这是一群有政治抱负有探索新世界野心的党人,他们政治追求和政治抱负,更趋向于天下大同理念,他们喜欢身先士卒,喜欢发动百姓,喜欢把工作做到基层去。
  
  卫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皇权下乡的国家。
  
  连大明都做不到。
  
  皇权下乡,不是随便调动几个人就能做到的,是要充分发动地方群众,才叫皇权下乡。
  
  卫国却能。
  
  卫国官员不穿朝服,反而就穿带补丁的衣服,一个个不怕苦不怕累,扎根于社会最底层。
  
  这种新党,也源自欧洲新思想,是一个来自欧洲的思想家给卫王上疏,卫王和他讨论几个月,最后竟然决定试一下。
  
  到现在也没有个名字,就叫新党。
  
  试行了五年,卫国已经建立了基层势力,皇权下乡。
  
  事实证明,这种新政策,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朱见渌想争霸。
  
  可卫国却夹在几个大国中间,除了往南打之外,没有他的路。
  
  西面是楚国,楚国独占开罗运河。
  
  东面是大隋,隋王朱见汐是老皇帝最骄傲的儿子。
  
  北面是蔡国和大商,老四走了之后,压力骤减,但这些国家也压得朱见渌喘不过气来。
  
  他想争霸,用寻常套路就不幸了。
  
  必须得另辟蹊径。
  
  结果,新党思想就送上门来了,他大胆实验,还真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来。
  
  卫国人口1.2亿,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万元以上,差一点没进发达国家线,因为卫国税收比较高,强行拉低人均收入。
  
  卫国是藩国中第二个效仿金国,政务公开的国家。
  
  卫国的财政收入,基本都用作社会福利。
  
  从卫国公布的收支报表,都会看出这是一个发展经济型的国家,因为军费支出非常少,只是维护戍卫军队和四海海军舰队而已。
  
  其实,了解卫国的民兵制度就会知道。
  
  卫国藏兵于民,练兵的费用也藏在社会福利之中。
  
  如果有国家认为卫国是一个不修武事的国家,那么一定会吃大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