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97章 郕国吴国篇:与死神共舞,毒物纵横的大陆

第397章 郕国吴国篇:与死神共舞,毒物纵横的大陆

第397章 郕国吴国篇:与死神共舞,毒物纵横的大陆 (第1/2页)

宋王很快就不满足烧制瓷器了。
  
  做现代工艺品,最多抢占大明瓷器市场,可诸多藩国未必认可宋国的瓷器,搞不好还会被大明知道,宋国还会出问题。
  
  宋王就开始研究古董瓷器市场。
  
  把瓷器做旧、做老,仿制古董。
  
  宋国从大明挖了许多制瓷人才,又搜罗一批造假高手,尤其是来自河南南阳的造假高手。
  
  近两年,全球古董瓷器市场,都出现了大批大批的仿制品。
  
  国内也有很多仿制品。
  
  但能把瓷器仿制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只有宋国能做到。
  
  陈列在故宫博物馆的一件宋代瓷瓶,就出自炎京瓷都的手,就是一件假货,瞒过了所有专家,堂而皇之的放在博物馆里展览。
  
  宋国的瓷器,很少出口。
  
  却大量充斥在古董市场之中。
  
  不知多少收藏爱好者,吃过宋仿瓷的亏。
  
  在景泰六十二年,宋王出版了一套,叫古董局中局,堂而皇之的写造假技术,这本书还得到老皇帝的嘉奖。
  
  满世界都没发现,瓷器造假地,是宋国。
  
  朱佑枔出使宋国,是国与国之间的正式访问,和朱佑榷兄弟出使不一样,后者出使偏向于私谊,这次出使是正式外交。
  
  所以,朱佑枔并没有下榻在宋国的四夷馆,而是住在外交使馆。
  
  景泰五十年开始,大明实行驻扎使馆制度,鸿胪寺在列国都有分馆,有大明官员长期在诸侯国驻扎。
  
  诸侯国的外交官员,也常年驻扎在大明。
  
  作为朱家子孙,朱佑枔是要挑吉时拜谒诸侯庙,祭拜列祖列宗的。
  
  诸侯庙里,有一个空位。
  
  那个空位是留给景泰帝的。
  
  等景泰帝驾崩后,会传讯诸国,诸侯国就在良辰吉日,将景泰帝的牌位请入太庙,世代祭祀。
  
  前面几位,是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四位。
  
  宋国国土广阔,又地处赤道之上,常年恒温,温度在25度左右,气候宜居,沃土千里。
  
  宋王刚继藩的时候,这里的土地非常一般,几乎无法居住无法生存。
  
  是经过长达三十年的治理,才将垃圾土地变成了沃土千里,让无法居住的环境变成富裕国度。
  
  宋国地缘政治非常优越。
  
  单独一个大岛,独立一国。
  
  岛屿面积,比婆罗洲还要大一点点,一个半四川那么大。
  
  唯一的缺点,就是谁也不挨着,容易变得慵懒,争霸就别想了,没有天敌啊。
  
  老皇帝给宋王下达正式诏书。
  
  要求宋王谨守规矩,不许四处点火,要他内修内政,注重民生云云。
  
  宋王完全当放屁。
  
  这是东面宗室小藩国跟老皇帝告状,不然他爹不会骂他。
  
  朱佑枔可不敢乱劝,一看就知道这位王叔不敢惹。
  
  宋王从小体弱,就养成了偏执、桀骜的個性,他和诸多兄弟感情都一般,他外公陈献章多次入宫教导他,可他只是答应,根本不听,气得那老头没少揍他,他还不记仇。
  
  不然他也不会偷大明的瓷器配方,还在搞仿制品,搅乱世界古董市场。
  
  上行下效。
  
  宋王喜欢古董,炎京全是古董摊位。
  
  但他不喜欢建博物馆,让天下人来参观,他喜欢独乐。
  
  整个宋国给朱佑枔最大的印象是,全国都围着宋王转,楚王好细腰,王宫多饿死,宋国就是这样。
  
  宋国官员,对于民生并不太重视。
  
  报纸上也没有什么骂声,想来是被舆论是被管制的。
  
  不知道是宋王下的旨意,还是有官员欺上瞒下。
  
  这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宋王活得惬意,他三宫六院一百多个嫔妃,是藩王里仅次于谷王,第二多的。
  
  盘旋几日后。
  
  宋王第三子朱佑梑偷偷给朱佑枔一张纸条,约他夜半相见。
  
  朱佑枔犹豫再三,还是去赴约。
  
  他被仆人接到了一处别院。
  
  宋国有高楼也有园子,还有四合院、小洋房,对土地管理并没多严厉,因为宋国土地很多,还有大面积的雨林地区等待开发呢。
  
  大明专家预计宋国人口极限是3亿,反正2亿人没啥问题。
  
  宋王是只管自己喜好,不管百姓民生。
  
  “请兄长救我!”朱佑梑见到朱佑枔就跪在地上。
  
  宋王朱见漪有九子,嫡长子在景泰五十七年病逝,没有留下子嗣,按理说,顺位轮到第二子继承王位。
  
  可是,宋王不喜欢二儿子。
  
  朱佑梑的母妃想让自己儿子继位,开始和老二争锋相对。
  
  夺嫡大戏十分精彩。
  
  结果,老二一记釜底抽薪,差点弄死朱佑梑。
  
  最近炎京传出流言,说朱佑梑非宋王亲生,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宋王也开始犹豫了。
  
  因为他的母妃,在嫁给宋王之前,确实嫁过人。
  
  而嫁给宋王后,九个月后产子朱佑梑,所以朱佑梑的身份就很值得怀疑了。
  
  这是在北京时的事情了。
  
  以前没夺嫡的时候,没人翻出来,让这位逍遥王爷难受。
  
  可现在朱佑梑参与了夺嫡,旧事重提,他就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
  
  问题是朱见漪不喜欢这个儿子。
  
  他不是不喜欢老二,而是讨厌老二,不然朱佑梑不会动了夺嫡念头的。
  
  宋王喜欢老九,但老九不可能越过七个哥哥登上王位的。
  
  “梑弟,为兄此行是上差,没法管宋国家务事啊。”朱佑枔后悔蹚进浑水里了。
  
  “兄长,求您回京向皇爷爷禀明,皇爷爷一定有办法证明我的身份的!”
  
  朱佑梑叩首道:“只要兄长襄助,他日弟弟继位后,愿在宋国划出一片土地,送给兄长,以谢兄长襄助之恩。”
  
  等等!
  
  朱佑枔听明白了,这是想让他帮忙夺嫡呢。
  
  “我宋国土地富饶,兄长想要哪里,只需随手一圈,弟弟愿双手奉上。”
  
  朱佑梑道:“兄长不知,我已参与夺嫡,就算我中途退出,他日等父王不在了,我也难逃一死!”
  
  “请兄长助我,条件您随便开!”
  
  朱佑梑是老三,所以舍得投资。
  
  朱佑梌是老二,虽是庶子,但序列比朱佑梑大,就该他继位的。
  
  而且,宋王只有一个嫡子,其余八个儿子全是庶子,庶子们公平竞争。
  
  如果是内藩藩王,中枢一道旨意就能定谁是继承人,可外藩藩王,涉及到一国权力呀,中枢的圣旨估计也没啥用。
  
  但朱佑枔是太子的儿子,能时常见到老皇帝。
  
  能改变宋王心意的,只有那位老爷子。
  
  别看朱见漪桀骜偏执,其人事母至孝,他母亲病逝时,在他宫里哭得死去活来,从那之后,几乎每个月都要问候老皇帝的身体。
  
  所以,朱佑梑找朱佑枔合作,就是希望朱佑枔能在老爷子面前为他美言几句。
  
  而朱佑枔也在寻求外藩封地,两人一拍即合。
  
  却不知道,朱佑枔在宋国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早就送入宋王手中了。
  
  “太子家的老四也是个不安分的,想寻求在我宋国封地,呵呵。”
  
  朱见漪嗤笑两声。
  
  他向来瞧不起老大。
  
  儿时他跟老七关系最好,都是四爷党,老大那抠抠搜搜的样子,他瞧不上。
  
  如今看太子秉政,跟他老爹差远了,足见其本性是这样。
  
  再看看风生水起是商王,高下立判。
  
  “王上,勾结外人,图谋太子之位,又舍得下本钱,若将王位传给此獠,宋国何来安稳?”一个穿着布衣的老妇人坐在桌对面,语气阴鸷。
  
  他是宋王的王后,李瑾的女儿。
  
  是老皇帝亲手挑的儿媳。
  
  她给宋王诞下嫡长子,嫡长子算得上是贤名有德,可惜天不假年,长子三十岁时意外逝世,只留下四个女儿,没有儿子。
  
  这是她一生的痛,她精心调教的好儿子,居然没了,连个后都没有,王位也要旁落。
  
  朱见漪神情阴狠。
  
  朱佑梑的母亲,是他巧取豪夺来的,当时看人家娘子模样可人,他就把人家抢来,弄死了她的夫家。
  
  这事被老皇帝罚跪三天三夜,要不是他娘陪着跪着,老皇帝压根就不会原谅他。
  
  当时他娘陈妃刚刚诞下第三个儿子禹王朱见渥,陪着他跪着,导致产后大出血,最后惹得他娘早逝。
  
  这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一直到今天,他给亲弟弟代王朱见津和禹王朱见渥写信,两个人从不回信,显然都在恨他。
  
  他每个月一封问候信,老皇帝也是时回时不回。
  
  当年的事还没过去呢。
  
  以前长子活的时候,他并不在乎朱佑梑的身份,他三宫六院,上百个女人,早就忘记了这一位。
  
  可是,长子薨逝,诸子夺嫡,朱佑梑的母妃居然兴风作浪,想得到宋太子之位,那根刺儿就再次出现了。
  
  “孤当儿子不孝,当父亲没教育好儿子,孤这一生真是失败啊。”
  
  李王后刚要说什么,朱见漪摆摆手:“孤心有数。”
  
  “册立了王子,国事稳固,您也该再进一步了。”李王后儿子没了,宫里就没了依靠。
  
  她其实想让老二过继给她,这样她既是嫡母,又是亲母,权势不衰。
  
  本来最好的对象是老三朱佑梑。
  
  可朱佑梑的身份,让她也怀疑,一个人血统不纯,注定不能当王的,大明那一关也过不去。
  
  那就把老二的母亲弄死,她不就名正言顺了嘛。
  
  她爹还活着呢,母族的势力还能利用上。
  
  “你说什么?”朱见漪目光幽幽地看向她。
  
  噗通!
  
  李王后还在幻想以后呢,忽然如芒刺背,吓得跪在地上:“臣妾失言,臣妾失言。”
  
  “我爹还在,孤永不称帝。”
  
  朱见漪认真道:“我爹在一日,这世上便只有一个皇帝,谁敢称帝,就是我宋国最大的敌人!也是所有藩国共同的敌人!”
  
  “这世上只能有一个皇帝,唯一的皇帝!就是我爹!”
  
  “其他人,都不配!”
  
  “记住了,任何人不许咒我爹!”
  
  “滚出去!”
  
  朱见漪面目可憎,忽然过来捏住李王后的脖子,死死地盯着她:“听到了吗?”
  
  “臣妾知罪,臣妾知罪!”李王后也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虽然是正常谈话,却多少有些诅咒老皇帝之嫌。
  
  “滚吧!”朱见漪松开手,任由她摔倒在地上。
  
  然后连滚带爬的出去。
  
  朱见漪面容狰狞:“若非看在你爹还活着的份上,你也该下去陪伴吾儿了!”
  
  “我对不起我娘,不能惹得我爹不痛快了!”
  
  “我不孝,我的长子才会早死,这是报应!”
  
  “我得受着!”
  
  “进来!”
  
  “派两个人,给太子家的老四点颜色看看。”
  
  当天晚上,朱佑枔遭遇了刺杀。
  
  把他吓得一晚上没睡觉。
  
  第二天早晨去炎京紫禁城里讨要个说法的时候,却发现朱佑梑在宫门口跪着,他心里咯噔一下,调头就要回去,结果被太监给拦住。
  
  朱佑枔如坐针毡地等待宋王下朝。
  
  他心里愈发后悔。
  
  之前他就谨小慎微,知道宋王不好对付,结果被朱佑梑给诓骗了,他也是想封地想疯了。
  
  大明外藩亲王,才有封号,像朱佑枔什么封号都没有。
  
  他也只是郡王,没有封号的郡王。
  
  在京师里连个侯爵都不如。
  
  宋王姗姗来迟,见他紧张的模样,便哈哈大笑:“让侄子久等了,快设宴,孤和四侄子好好喝一顿。”
  
  朱佑枔知道自己被宋王给玩了。
  
  心中怨怼。
  
  席间,宋王对太子十分不恭,张嘴闭嘴老大,不叫哥也不叫太子,作为太子的儿子,他如坐针毡。
  
  “四侄子,你回京之时,要路过宋国,让老三随你入京。”
  
  宋王给他倒了杯酒:“叔叔跟你说句实话呀,叔叔想叔叔的娘亲了,我娘病重时,我未在床前尽孝,一直是叔叔心中的遗憾啊。”
  
  “这次让老三入京,就是去侍奉我爹,拜祭我娘。”
  
  “京中只有老大那一支侍奉你爷爷,叔叔不放心,让我儿子也去侍奉老爷子,尽一尽孝道,让叔叔这心里也好受一点。”
  
  朱佑枔咯噔一下,朱佑梑与皇位无缘了。
  
  去京师侍奉老皇帝,不就是变相发配嘛。
  
  打着孝顺的名头,让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朱佑枔封国梦碎,他居然在席间喝醉了。
  
  “这是个实心眼。”
  
  “就这智商,除非我爹硬给他封一块土地。”
  
  “凭他那点小心思,这辈子也得不到一块封地。”朱见漪冷笑两声。
  
  朱佑枔出发了。
  
  下一步是成国,走圣保罗,直接抵达东北澳大利亚的尖尖位置,尹金诺。
  
  圣保罗岛,是属于成国的。
  
  在成国,这座岛叫武王岛,纪念成国第一任国君,姬武。
  
  在武王岛旁边,有星罗棋布的小岛屿,这些小岛屿都有争端,成国和宋国都说是自己的。
  
  尹金诺,是第一个发现这里的士卒名字。
  
  成王继藩后,臣子劝说改变名字,但成王力排众议,继续使用这名士兵的名字,还树碑立传,纪念他。
  
  伊金诺,是成国北方的军事重镇。
  
  这里云集着成国20万水军陆战队,最大的宝船就有20艘,舰队三支,主要做震慑宋国所用。
  
  近两年,成王一直在上疏,请求中枢改国号成为郕,用郕国,而不再是成国。
  
  这次,朱佑枔就带着更改国号的诏书。
  
  之前没封,因为郕王,是曾经朱祁钰的王号,封给朱见渝,担心太子会多想。
  
  毕竟朱见渝是老三,和老大同年,只是双生子,才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
  
  如今封为郕王,水到渠成。
  
  澳洲这个地方,根本就不是天选之地。
  
  这里的荒漠占比高达40%,沙漠占比20%,还有无数山脉、高原,剩下的平整平原,都在中部地区。
  
  而且,干旱少雨,这又是个缺水的国家。
  
  像欧亚缺水国家,能够通过引水解决问题,这里是一个大岛,去哪引水去呀。
  
  郕王朱见渝,独享约克角半岛,和周王朱见淞共享卡奔塔利亚湾,两国各占一个半岛。
  
  和吴国以沙漠划分,两国共享澳大利亚盆地,也就是中部平原,两国一人一半。
  
  整个澳大利亚,最精华地带,就是中部平原。
  
  郕国和吴国各享受一半。
  
  苦哈哈的周国,独占西澳,其实全是大沙漠,除了沿海地带外,全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
  
  为了平衡周国的痛苦,老皇帝将澳大利亚湾地区全部划给了周国。
  
  周国和吴国,以斯潘塞湾划分国界线。
  
  整个澳大利亚湾,全都是周国的,沿岸的耕地,是周国零碎小平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而对吴国来说,可有可无。
  
  其中,吴国领土面积最小,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却拥有澳洲最多的人口,足足2.4亿人口。
  
  因为吴国拥有半个中部平原,外加两河平原,粮食产出供给自己之外,还要出口给周国和郕国。
  
  但是,对澳洲中部地区的开垦,目前并不彻底。
  
  植物学家认为,澳大利亚雨林是地球之肺,不应该为了种植而严重破坏环境。
  
  刚开始吴国听了,真的没有过度砍伐雨林。
  
  但郕国管那事?
  
  饭都吃不饱了,还管什么地球生态啊,谁愿意管谁去管,跟我没关系。
  
  郕国占领东北澳后,耕地面积直线飙升,年年增加,把吴国都看懵逼了。
  
  郕国是澳洲三国第一个破亿的,截止到景泰六十四年,郕国人口突破1.7亿。
  
  然后吴国也开始开垦雨林。
  
  一块块农田,在中部平原里诞生,一个个种植园如雨后春笋,澳洲的人口直线飙升。
  
  郕国建都于芒特艾萨,完全是一块内陆城市,此地定名为郕阳,定都于此,因为这里多金,是建在金矿上的国都。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这里靠近沙漠,北面是绿洲,南面是沙漠,有河流经过,穿过沙漠,就能抵达中部平原,距离粮食产地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