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84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产业结构,地区间平衡发展

第384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产业结构,地区间平衡发展

第384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产业结构,地区间平衡发展 (第1/2页)

景泰六十一年,中枢正在控制房价软着陆。
  
  今年,中枢提出超一线城市的概念。
  
  按照人口、经济体量来计算城市规模,大明已经诞生了十个超一线城市,排名是:上海、香港、马六甲、北京、南京、杭州、汴京、广州、古晋、吉大。
  
  人口超过两千万,经济体量超过1000亿,是超一线城市的标准。
  
  其中,吉大港和古晋是景泰六十年追赶上来的,和欧洲瘟疫息息相关。
  
  一线城市,人口规模超过千万人口,经济体量达到300亿规模。
  
  大明有53座一线城市,海参崴、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汉城、釜山、唐山、天津、承德、太原、呼和浩特、长安、兰州、银川、吐鲁番、喀什、安集延、成都、重庆、昆明、大理、曼谷、勃固、新加坡、驩州、交州、南宁、河内、顺化、深圳、澳门、长沙、武汉、南昌、景德镇、郑州、常山、济南、青岛、合肥、苏州、常州、扬州、泰州、湖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北台、吕宋、文莱,共53座一线城市。
  
  其中,苏州、扬州、成都、武汉、重庆、深圳、厦门、天津、青岛和哈尔滨、沈阳,距离超一线,就差临门一脚。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最多十年,就能进入超一线序列。
  
  这是中枢有意发展内地,对新占领的外地正在控制,不然像临海的河内、交州、驩州、曼谷、勃固、新加坡、吉隆坡、文莱等地方,潜力不比内地差,都能飞升超一线。
  
  今年,大明最长铁路通行。
  
  今年还要重征富人税。
  
  年初时中枢下旨,修建城内铁路,像超一线城市,规划出城内铁路线路来,方便居民上下班。
  
  所以,今年皇帝提出,一定要让乌斯贜通铁路,内地有的,乌斯贜也要有。
  
  还提出,要把铁路修上高原。
  
  第一个公开收支的,就是富人税的用途。
  
  仅次于佛、道、基、伊。
  
  皇帝从设流官管理乌斯贜,到直辖乌斯贜,乌斯贜早在景泰五十年,就撤督抚,行布政使了。
  
  皇帝希望用基建来刺激蒸汽机向内燃机跃进,刺激技术更新迭代。
  
  今天,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修一条天路。
  
  开海四十年,大明高速发展。
  
  从捕鱼儿海,到最南端的马六甲,全程十七天十七夜。
  
  而且当时铁路技术并不成熟,经过十年来的铁路技术发展,铁路技术已经非常完善了。
  
  皇帝也不歧视臓人,宫中卫兵有很多臓兵,乌斯贜诞生了几个进士,上下也都在说汉话用汉文,就说钢笔之争,乌斯贜吵得最凶,认为不该放弃毛笔。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乌斯贜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乌斯贜的耕地无法自给自足,必须靠中枢运粮,给予各种补贴,才能勉强活下去。
  
  这几年,中枢一边治理乌斯贜的环境问题,一边在乌斯贜投资建厂,改善乌斯贜百姓的生活状况。
  
  他们也得到了巨大好处,皇帝允许黄教传教,黄教从原来小小的乌斯贜教派,一跃成为世界五大教之一。
  
  全国交通网,唯独把乌斯贜给排除在外了,因为铁路修建难度极大,性价比不高。
  
  第二個,是中华江的修建,内地可走水路,直通高原,崇山峻岭的独立王国,不复存在了。
  
  这笔账目,必须对外公开。
  
  在景泰五十六年,皇帝提出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像黄教想垄断乌斯贜的政治权利,根本不可能的。
  
  朝廷不是派流官在管乌斯贜,而是直辖乌斯贜,再加上联姻的作用,汉臓通婚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征收富人税,地方富人是非常不满的,认为朝廷是巧取豪夺,所以政务公开,接受监督,获得一片好评。
  
  只要解放了乌斯贜的农奴制,乌斯贜百姓肯定是追捧皇帝的,因为皇帝给了他们最好的生活。
  
  富人税征了几十年了,这笔钱一直用作地方公共设施建设,比如路牌、垃圾箱、公共卫生、图书馆、公厕、养老院等等项目。
  
  太子、太孙后宫内都有臓妃。
  
  黄教,从统治阶级,变成了被统治阶级。
  
  皇帝提出科教兴国的同时,还提出注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一个是在修建中华江时,农奴制遭到了破坏;另一个原因,是皇帝早在景泰八年,就训练了一批雪山虎士,韩雍亲自率兵,打服了雪山农场主。
  
  就是城内地铁。
  
  贫富差距正在拉开,所以,皇帝要改变分配方式,以此来平衡分配差距。
  
  三十年内,乌斯贜必须通铁路。
  
  皇帝娶了两个臓妃,生了四个儿子。
  
  所以黄教上下是很拥护皇帝的,每年都有大喇嘛入宫给皇帝讲经,佛兵更是常驻宫中,拱卫皇帝。
  
  就算没有铁路,乌斯贜也无法脱离内地了。
  
  一味压着是不可能的,皇帝主要在等铁路,等铁路完全建起来,就是发展这些边疆省份的时机。
  
  如果富人税不够公建,中枢要适当补贴。
  
  维护正统的,反而是后归化的。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皇帝娶了臓女,皇族也都娶了,甚至臓妃的儿子都出去继藩了。
  
  陆陆续续的,朝廷、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都要进行公开。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方式,不容动摇。
  
  重申劳动最光荣,人民百姓的美好生活,应该由劳动人民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国策理念。
  
  征收富人税,拉近穷人和富人的差距,让富人把利润拿出来,回馈社会,帮扶穷人,促进社会和谐共同发展。
  
  今年中秋节,会出台税务新规。
  
  对之前的税务政策,进行查缺补漏,推出详细税收一千多条,全面覆盖社会各方面税收政策。
  
  朝廷征税,要负担保证基础建设、公共建设、行政成本、社会建设。民生建设五项基本义务,要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拒绝财政挥霍,拒绝官员中饱私囊,接受人民监督。
  
  并允许地方截留部分税收,用于行政开支、公共设施维护、帮穷济困等开支。
  
  中枢重申,对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公器私用、挥霍人民血汗等情况零容忍,布政司必须接受举报,受举报后监察司必须调查。
  
  于景泰六十年,监察司下辖成立信访局、纪律检查局,坚决审查违纪违法情况,有举报必查实。
  
  朝廷决定,从景泰六十二年后,每年拿出一部分钱,对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帮助他们找工作,工作劳动赚钱。
  
  对于懒汉闲汉,进行强制劳作。
  
  对于广大人民,提出,扩大养老保险额度,完善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医疗报效范围,增加医保药品,在原有药品报效基础上,增加手术报效。
  
  保障城市居民住房情况。对于房地产不允许用公积金买房的房产企业,进行严肃处理等等优惠政策,提高劳动人民生活水平,保证百姓的幸福感。
  
  对于加班费,进行严格规定,只要不是法定工作时间,必须要付加班费,对于不付、拒付、各种理由拖付加班费的企业,进行重罚重惩。
  
  不允许歧视如掏粪工、清洁工等工作,工作不分高低贵贱,掏粪工和地方官员,享有同等劳动待遇。
  
  关于公平的政策,今年是力度最强的一年。
  
  随着人口数量,进入警戒红线。
  
  未来可能会出现失业、断贷、返贫等社会问题,所以皇帝提前提出公平问题。
  
  让社会积极重视公平,争取公平。
  
  强制让富人,拿出一部分钱回馈社会,鼓励富人做善人,打击为富不仁。
  
  必须保障生产供应,务必保障城市就业率,等等,一百多条有利于民生的好政策。
  
  皇帝的圣旨,颁发全国。
  
  科教兴国,注重公平。
  
  将是未来十年的主基调。
  
  民间反响极佳,对皇帝歌功颂德。
  
  百姓都有几分担心,老皇帝太老了,等他不在了,还会有这样的好政策吗?
  
  不可否认,皇帝的政策,总是对穷人,对百姓有利的。
  
  他严格打击富人,打击士绅,逼迫权贵阶层,拿出一部分钱来回馈社会。
  
  并不断在打破垄断,促进社会再分配,避免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资产阶级陷阱。
  
  就说皇帝支持技术行业,每年都会斥资亿万,拿出来投资民间科技发明。
  
  现在的科技公司,哪个没受过益处?
  
  皇帝又鼓励文娱行业发展,提高文娱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并主动下场,发表书籍、漫画,投资进行产业联动,一力推动一个产业的腾飞。
  
  甚至,在对外开战的同时,大力开展基建,让百姓过上舒服日子。
  
  等老皇帝死了,后世之君还会有明君吗?
  
  所有人心里发寒。
  
  看看太子秉政就知道,太子是个很抠门的人,怎么可能有皇帝这么大方?
  
  这些年多少人骗皇帝的钱?
  
  皇帝难道就不会寒心吗?可他还是继续投资民间工厂,鼓励民间百姓出来创业,极力保护工人、农民的基本生活,不遗余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丰富精神生活。
  
  哪个皇帝能做到?
  
  太子能吗?太孙能吗?
  
  民间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一旦老皇帝不在了,大明煌煌盛世,可能会戛然而止。
  
  回到了吃老本的状态,吃几年,大明就会走下坡路,最后走回原有的轨道上。
  
  有人说皇帝有钱。
  
  可以前的皇帝没钱吗?他们肯拿出来给百姓吗?
  
  看看现在的大街上,全是沥青路,每日都有清洁工打扫,路上有公厕、垃圾箱,街道两旁,各种商铺,什么都能买到。
  
  去问问那些老人,景泰十年的时候,这天下是什么模样?
  
  现在的日子谁敢想啊。
  
  不挨饿了,只要有钱,想吃什么就能买到什么,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前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都有。
  
  以前饭都吃不饱,别说吃油了,现在是油料随便吃,饭馆随便吃,一边吃一边扔。
  
  今天的一切好日子,都是皇帝带来的呀。
  
  如今,民间都在害怕,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一旦皇帝驾崩,他们现有的一切,就都没了。
  
  皇帝每一项政策,都以人民为先,以保障人民利益为主。
  
  换做后世之君,能做到吗?
  
  皇帝今年的政策是,房地产软着陆。
  
  让房价循序渐进保持增长的同时,让百姓都能吃上红利,而不是搞得一地鸡毛。
  
  着陆后,房价不崩,有序增长。
  
  房产保值,是未来百年的主基调。
  
  可换个皇帝,能做到吗?
  
  朝中有识之士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太子肯定做不到的,太子只会守着自己的宝库,不肯拿出来投入市场,来保证房价稳定。
  
  只有老皇帝,他才舍得拿出来几百吨黄金出来,用股市充当蓄水池,把股市和房市有机结合,促进二者稳定发展。
  
  保障房价的同时,发展股市。
  
  力求让大明两条腿走路,平衡发展。
  
  北京城,四环的一套房子,房价已经达到了3万元一尺。
  
  这是四环啊,快到通州了呀!
  
  大明的四环,和后世的四环还不一样,大明的内外城的建筑是不动的,而且三环里还有很多大宅子,这些都是要保存的。
  
  三环才开始大面积建造楼房,其实距离主城区已经很远了。
  
  这个房价是真的高。
  
  高到朝廷官员都觉得恐惧,担心房地产啪嚓一下崩掉,这个价格,已经远高于建筑价格了。
  
  即便附加价值,也无法维持如此高价的。
  
  大明京师,和天津完全连在一起,估计有十环。
  
  人口达到了恐怖的3000万人。
  
  常住人口在1500万左右。
  
  在超一线城市里,北京连前五都排不上。
  
  千万别把眼光放在房价暴涨的泡沫增长上,如果这个价格血崩,就是上千万人跳楼啊,他们会跳楼吗?
  
  会不会拉着皇帝一起死呢?
  
  所以,房价必须软着陆,不能再涨了,要维持这个价格,慢慢地涨,可以涨,但要和价值相对应,不能过高地超过价值。
  
  天津之所以落后了,因为天津把污染严重的企业,挪去了倭国东京,一大批工业人才,搬去了东京居住。
  
  预计十年内,东京人口就会超过千万人,进入一线城市的序列。
  
  当然了,倭国暂时还是一个国家。
  
  即便倭国天皇、幕府将军都在求着皇帝收下倭国吧,他们不想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因为倭国本国的大和人,最多不超过二百万人。
  
  而在倭国生活的明人,高达300万人,而其中有五十万倭女,嫁给了明人。
  
  这就直接导致,倭人真实人口,150万左右,还在持续减少中。
  
  皇帝还在征兵,青壮劳动力不停减少,老年人越来越多,过个十年,倭国恐怕就没有倭人了。
  
  所以呀,幕府将军想趁现在卖个好价钱,自己进大明当伯爵也不错呀。
  
  问题是大明不想封他们当伯爵呀,他们还是去当鬼更好一点。
  
  他们也不敢炸毛。
  
  大明在倭国,驻兵二十万,甚至在景泰五十年,就废除了倭国文字,倭国上下都在学汉文。
  
  倭人对变成明人,那是非常喜欢的。
  
  他们本就敬仰天朝上国,能变成上国人,用鞭子抽死他们,都愿意。
  
  再说了,岛国人最盼望的就是上大陆生活,现在机会来了,谁管他们的天皇乐不乐意啊,你们不乐意就在岛国里继续忍受地震吧,我们走了。
  
  皇帝对他们也好啊。
  
  倭人当兵,倭女嫁给明人,所有倭女,皇帝都给了一笔嫁妆,哪个倭女不在心里感激皇帝呀?
  
  皇帝封了多少倭人爵位?哪个倭人不感激皇帝呀?
  
  众所周知,倭人是景泰帝的亲儿子。
  
  只是这个亲儿子,人口是越来越少,也有人提出,皇帝居心叵测,结果这篇文章刚刚发表,其本人就上吊自杀了。
  
  想享受大陆的福利,就得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这很公平。
  
  至于人没了,你们是为了大明帝国建设而献身,多光荣啊,继续光荣吧。
  
  所以呀,天津人口规模在减少。
  
  从超一线城市序列中掉队。
  
  和天津一样窘境的还有青岛。
  
  填平渤海、朝鲜湾之后,青岛就会成为黄海中最重要的港口,会吸走大连、天津的经济体量,一跃成为北方龙头港口城市。
  
  所以,在清除重污染企业的进程中,青岛也是重点清理对象。
  
  青岛的污染企业,被转移去釜山。
  
  釜山一跃成为一线城市。
  
  本来皇帝想着重发展济州岛的,奈何济州岛太小了,岛上多山,无法承担一线人口的体量,只能在朝鲜省寻找一个港口城市,就是釜山。
  
  根据皇帝的计划,未来,会将所有重污染企业,转移去外海沿海城市,比如库页岛、倭国、吕宋、婆罗洲等地方。
  
  而国内,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轻污染、高附加值产业,垄断高科技技术。
  
  所以,皇帝要打造几个科技城市,第一批科技城市试点,是深圳、武汉、长沙、南昌、南宁五个城市。
  
  因为开通了中华江,西北有了水的濡养,已经冲积出了一个又一个绿洲。
  
  等到叶尼塞河南下,灌溉北方之后,关中就会重现汉唐富裕。
  
  为了保护水土,中枢进一步发布政策,严令各地,每年栽种多少树木,要求全民栽树,绿化面积有着极为严苛的规定。
  
  绿化,要纳入城市考核范畴。
  
  等到关中再度富裕起来,皇帝就会把科技产业链,向西北转移,让西北成为次一级科技城市。
  
  西南则会打造军工城市。
  
  因为西南山脉绵延,又地处绝对内陆,保密性高,适合发展军工业。
  
  而东北,皇帝会打造成重工业基地。
  
  随着兴安岭加高后,东北的环境会得到优化,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掌握了突厥、鞑靼、朝鲜、倭国四个边疆省,这里就完全被包裹住,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铁路的不断改进,火车车速的不停提高,东北会成为京师的侧翼。
  
  东北和西北,成为北京的两翼,科技和重工业结合,共同拱卫京师。
  
  江南则继续做经济中心、科技中心。
  
  在未来,大明就会形成花瓣式发展结构,中间是最精华的科技高新行业,外围是制造业霸主,最外一圈,则是重污染企业。
  
  一内一外,拥簇着京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