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79章 景泰风云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圣诞节的诞生

第379章 景泰风云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圣诞节的诞生

第379章 景泰风云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圣诞节的诞生 (第1/2页)

四项大工程,弊端巨大。
  
  不说疆土问题,单说自然环境,北方四省温度极致下降,会造成大批植物寒冷死亡。
  
  而兴安岭以南,气温骤升,生物多样化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可能二次进化,甚至会直接毁灭。
  
  最可怕的是,会影响全球生物链的稳定。
  
  人与自然在一定程度是稳定的,一旦人为改变气候,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自然灾害。
  
  有民间学者提出人类灭亡说,人为环境和人类息息相关,改变环境,会造成直接造成人类灭亡。
  
  有考古学家称,已经发现史前文明,史前文明灭绝的原因,和环境改变有着巨大关系。
  
  所以,民间有很多学者是反对这四项工程的。
  
  其中最没用的两项,一个的打通雷州半岛和琼州府,一个扩建炎海岛礁。
  
  大明如此强盛,婆罗洲虽远,却无法脱离大明。
  
  用岛礁,控制婆罗洲,着实是因此失彼。
  
  还有,辽宁、北直隶、朝鲜没了几个出海口,陆路运输成本增加,而新填出来的省,需要建立多少座人造山,来防备台风侵袭等等问题。
  
  朱见淇也劝谏过皇帝。
  
  老皇帝让他滚出去跪着。
  
  回到东宫,他儿子朱佑榶和他显摆,扬言要填平所有海湾,他劈头盖脸骂儿子一顿,让他滚出去跪着。
  
  朱佑榶很委屈,你爹欺负你,你回来就欺负我?
  
  随之,老皇帝下旨,推出大明纪念币,纪念币上,刻着大明功臣全身像,国庆之夜,在全国银行皆可自由购买。
  
  今年是建国140年。
  
  特此推出,为大明做出突出贡献的140位功臣。
  
  并制作成一套,140位功臣家族,各赐一套。
  
  本来今年国庆,老皇帝想搞阅兵来着,太子好说歹说,才让皇帝打消了这个不靠谱的念头。
  
  因为大明国庆日,是正月初四。
  
  在春节里面,正过年呢,把军卒从军营里面拉出来,容易引起军中不满,百姓都过热闹年呢,忽然看见这么多当兵的,出了点腌臜事,就难办了。
  
  推出建国纪念币后,又推出建国纪念邮票。
  
  从景泰九年时,拆分驿站系统后,就推出了邮票,这些年,民间百姓有了集邮的爱好。
  
  从景泰十二年开始,皇帝每年,都会推出春节纪念邮票。
  
  而随着国庆节提出来后,中枢每年都会发布春节邮票、国庆邮票、端午邮票、中秋邮票和元旦邮票。
  
  皇帝是鼓励集邮的,集邮是個好习惯。
  
  制作最精美,数量最少的是国庆邮票。
  
  纪念邮票,那不是对公众发行的,是对民间百姓奖赏的,这一年来,对大明有突出贡献的人民,奖励邮票。
  
  人民,是百姓,像救助孤儿、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工作领域内突出贡献等等,都算是突出贡献的人民。
  
  地方会将名单提交上来,中枢遴选名单后,会将邮票邮到这位贡献者的家里。
  
  所以,国庆纪念邮票是最珍贵的。
  
  今年,皇帝以昆仑山为底色,从民间征集一首歌颂昆仑封禅的诗歌,作为邮票的主要构成,正月初四,正式公布天下。
  
  但今年四大项目上马,中枢增发了一张概念邮票。
  
  以四大项目为蓝图,画得一张漫想画,上面提着书法大家李东阳的亲笔字。
  
  除此之外。
  
  皇帝又发布一套扑克牌,以名臣名将的故事为蓝图,制作的一副精美扑克牌。
  
  一共十套,记载着景泰朝540个动人故事。
  
  以扑克牌记录功臣事迹,其实在景泰二十五年的时候,用过一次,但那次用的是古人的故事。
  
  当时一共发布了一百套扑克牌,5400个故事,记录了四千年历史的动人故事。
  
  皇帝太会拉拢人心了。
  
  为什么三国人杰深入人心,因为一部三国演义,写得太精彩了。
  
  三国之后就没有一个人杰了吗?
  
  绝不是的,三国人杰厉害是厉害,后世历朝历代照样有厉害人物,只是缺少宣传罢了。
  
  名臣名将,官位爵位谁都不缺,钱财家世源源不绝,缺的是什么?青史留名啊。
  
  可看青史的人能有多少?
  
  放在报纸上,接收一波流量,那会造成多么轰动的影响?
  
  谁不想当关张赵?
  
  宣传得当,本朝勋贵,也是关张赵。
  
  老皇帝就满足他们,让他们当千古名将,青史名臣,你们想要朕就给!
  
  所以,老皇帝虽然淡出朝堂,却又无处不在,人心被他玩明白了,哪个名臣名将,不愿意跟着这样的皇帝干?
  
  太子就不行,脑子僵化。
  
  大招还在后面呢。
  
  老皇帝亲笔御书,景泰风云,书中配彩色插画,以的形式,描写大明景泰朝的征服世界的故事。
  
  大明版三国演义。
  
  其实也不是老皇帝写的,而是从民间召集一群家,集体的智慧,然后皇帝御书抄了几页,就打着这个旗号,刊印天下。
  
  插画中,将景泰朝所有文武,画得惟妙惟肖。
  
  把插画单独拿出来,也是一幅幅值得珍藏的名画,用写实的方式,绘画出人像、故事场面、剧情冲突等等。
  
  皇帝、胡濙、于谦、王竑、姚夔、耿九畴、商辂、朱英、王越、项忠、韩雍、杨信、李瑾等等真容,将在书中看到。
  
  噱头一波又一波。
  
  全书,分三十册,共600万字。
  
  配画足有十八册。
  
  尚且未完待续。
  
  其中还包含了大明藩王在国外的战争,如明奥战争,波兰战争,楚法战争,两西战争,东欧血战等等著名战役。
  
  整部书,从景泰五十年就开始编纂,历时八年,终于编纂成功。
  
  景泰朝,所有名臣武将,都会在书中登场。
  
  一部,书写大明景泰六十年风云。
  
  仅仅公布消息,就足以引爆全球报纸,登陆各大纸媒的头条。
  
  皇帝要靠一本书封神。
  
  带着文臣武将一起封神!
  
  其实,这本书从编纂开始,审核编辑就是朝中所有官员,众人拾柴火焰高,朝中官员都是文学大拿,写不屑为之,但审美却是在线的。
  
  对家来说,都是甲方爸爸,钱给足就好说。
  
  从民间一共征召了1700位家,2500位画家,耗时八年,终于编纂成功。
  
  算是依托史实的二创。
  
  国庆当天,各大书店,同时登陆。
  
  但第一波发行的,只有前三册,接下来每个月发布三册,十个月内发布完毕。
  
  算上插图,四册以上,数量不固定。
  
  这是世界第一部连载。
  
  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热度,增强民间话题度。
  
  也是给印刷提供充足的时间。
  
  各大书城预测,这部景泰风云,可能会超过三国、水浒,成为大明第一畅销书籍。
  
  全国54省,书店同时登陆,印刷时间完全不够。
  
  为了配合宣传,各大纸媒已经空出头版头条,对景泰风云这部书进行大规模宣传。
  
  皇帝买下了天下所有城墙的广告位,宣传景泰风云。
  
  这也是第一部官方,以皇帝、大臣为视角,描述对外战争,对内治理国家,开海后四十年的发展盛况等等。
  
  故事以土木堡之变为起始。
  
  老皇帝临危受命,被朝臣推上皇位,第一个高潮情节是,于谦的北京保卫战。
  
  皇帝以漫画视角,让画师绘画,只看插画,也能明白其中经过,画作风格,偏重历史沉重的画风。
  
  犹如一部古装电影,超级大制作。
  
  每一幅画,都是经过反复核对,反复审核,反复商讨,不吝惜原料,追求到极致。
  
  画风要美,还要写实,还要有意境。
  
  可难倒了宫廷画师了。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大明一片狼藉,看似强盛的大明帝国,其实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前八年,初登大宝的景泰帝,出现了对权力的迷茫、痴迷等心理活动,在政治上恪尽职守,不敢有一丝懈怠,积极积蓄国力。
  
  直到易储风波后,太子朱见济病死,皇帝朱祁钰才幡然醒悟,将全部心思放在治国上面,彻底放弃了权力传承,而是扑在国事上,一心积蓄国力,复仇瓦剌。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在景泰八年,皇帝被害,夺门之变爆发。
  
  第一册第二个大高潮开始。
  
  然而,第一册戛然而止。
  
  第二册开篇,是皇帝智破夺门之变,以王勤喋血奉天殿、范广及时救驾为终,终于平定了夺门之变。
  
  皇帝并没有杀死兄长,而是宽容地放过了他。
  
  夺门之变,让皇帝清晰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夺门派处处难为皇帝,一身正气的于谦和胡濙,牢牢团结在皇帝身边,皇帝智斗文官,处死陈循,夺回权柄。
  
  名场面是皇帝智擒陈循。
  
  下半部分,蒙古叩边,屠城焚城,于谦第二次力挽狂澜,于边疆外击贼寇,内斗蛀虫,挖出庞大的走私集团。
  
  第三册,于谦大功封国公,一场重病,险象环生,皇帝和朝中英杰,开始一心整饬吏治、国内政务,杀贪官,清理吏治等等故事。
  
  前三册,主要立下皇帝的人设,皇帝是一个果敢、英明、一心为国的好皇帝。
  
  至于朱祁镇,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皇帝不止没藏着掖着,反而往死里黑他,首次提出留学瓦剌,叫门天子等称号。
  
  关于皇帝的所有情节,都是经过反复修改,皇帝一看再看,最终才定稿的。
  
  皇帝,才是景泰风云中的核心人物。
  
  景泰朝能有今天,功劳最大的就是皇帝。
  
  书里不止要写,还要大写特写。
  
  让皇帝的光辉形象,深入百姓心中。
  
  景泰朝的疑案,也会在这本书里,给出一个定论。
  
  像于谦、胡濙等人,自然都是正面人物了,但需要家将暗斗写在文字之间,让细心的读者能看到机锋。
  
  当然了,好重要的要吸引人。
  
  很多平淡的情节进行了魔改,增加戏剧冲突,以吸引读者为主。
  
  果然。
  
  景泰风云前三册,一经发售,在民间引起了抢购潮,初期准备的一千万册,仅仅一天就被抢购一空。
  
  各大印刷厂压力巨大。
  
  因为插画都是彩色的,书里又以皇帝、大臣为蓝本,绝不能出现错漏。
  
  所以,天下印刷厂加班加点的干活。
  
  抢到书的书迷立刻挑灯夜读,看得如痴如醉,故事文学性、故事性都很高,整体比三国演义高出一筹。
  
  看完后,又觉得很空虚。
  
  这断章太恶心了!
  
  看到爽呢,没了!
  
  很多人找门路,想看到后面部分。
  
  真的找不到,因为第四到六册,还没印呢,还在宫中藏着呢,各大印刷社都印不过来前三册,后面的还没送过来呢。
  
  为了扩大印刷速度,推出了无插画版,和黑白插画版。
  
  但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
  
  民间学者在报纸上讨论景泰风云的故事性,有人接着狗尾续貂,在报纸上赚流量。
  
  反正这本书是真火了。
  
  二月初四,第四到六册公布。
  
  书籍市场直接引爆。
  
  因为这部书太火了,民间新开了上万家印刷厂,就是想接住这波流量,赚一波就撤。
  
  盗版商出奇的少,因为这上面主要人物是皇帝,你敢盗版?
  
  你逃到藩国也没用啊,后面各大藩王都会出现,你敢盗版?
  
  最重要原因是,盗版商也参与印刷了,民间所有印刷厂二十四小时不停印,也供应不了市场,盗版商做正版就够赚的了。
  
  这波版税,皇帝赚得盆满钵满。
  
  家的稿费,皇帝早就付过了,算是买断的,后续收益全都归皇帝。
  
  皇帝也不吝啬,将第一年版税,全都赏给了家、画家。
  
  官方主导的下一部,开始动笔,洪武王朝,开写。
  
  从太祖皇帝儿时开始写,写到太祖皇帝紫微星坠落为止。
  
  这部书,预计一年结束。
  
  接着,永乐王朝和宣德王朝。
  
  建文四年,放在永乐王朝里,正统八年,放进宣德王朝里。
  
  大明从建立,到今年,所有故事都要写出来,当然了,景泰风云是一部未完结的书,先编纂好这三本书,就继续写景泰风云。
  
  接下来几个月,景泰风云正常更新。
  
  景泰风云,一部书,共48册,全是大部头的书籍,销量超过所有书籍的总和。
  
  这也是第一个,皇帝没死,就开始编史的书籍,也是第一部以皇帝为蓝本写的演义。
  
  一本书,创造了很多第一个。
  
  也给民间,开启了一个新思路,原来是可以这样写的。
  
  中枢要求教坊司,将整部书里的故事,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剧。
  
  这可难倒了教坊司了,谁敢扮演皇帝呀?谁敢扮演于谦啊?那不是疯了吗?
  
  这倒给了皮影戏机会。
  
  皮影戏班不敢扮演皇帝,可以刻一个于谦呀,可以刻王越呀,刻杨信、李瑾、欧信、李震、郭登等等,这一场场战争,哪一场不精彩呀?
  
  漫画行业,也受到了这部书的刺激,各种漫画新编,扩大景泰风云的二创市场。
  
  一部,想成为一个IP,必须要经过大量二创,创造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故事,才能形成矩阵式强大的聚合力,进而形成一个IP。
  
  景泰风云,已经成为大明第一IP了。
  
  看看西游记对华人的影响,几百年了,还是第一IP。
  
  现在西游记还没诞生。
  
  景泰风云就取代了西游记,成为第一IP。
  
  其中最有名的,是景泰封神录一书,将景泰风云,改编成了封神,把皇帝变成了玉皇大帝转世,文臣武将都是天星下凡,拯救人世间。
  
  这部书,得到了皇帝御批。
  
  一时间,销量超过景泰风云中的几册书。
  
  但景泰封神录,只是站在风口上罢了,文学性真的不高。
  
  皇帝的御批,摆明了是鼓励民间二创。
  
  果然,优秀的二创书籍,大规模涌现市场,助力景泰风云,成为大明第一IP。
  
  有人胆子大,为了钱不要命。
  
  竟然出现了风月版景泰风云,刚出现就被于冕的儿子于允忠给干死了,他的爷爷是他最敬佩的人,谁敢败坏老爷子的声名?
  
  诸多重臣家族联合起来,不许任何人败坏英杰的声名。
  
  优秀的也有,有童话版景泰风云,漫画可爱风景泰风云,有战争割草型景泰风云,有深度解析版景泰风云,挖掘景泰风云里的小故事等等。
  
  销量都很高。
  
  皇帝也都看了几页,觉得不错。
  
  一个IP的形成,需要长久的生命力,就是需要人不停二创,优秀的二创越多,越能激发一本书的生命力。
  
  古代那么多,为什么就四大名著,在后世最受欢迎?
  
  写作深度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优秀二创多,看看名著哪一部都不是一版,而是有很多版本。
  
  说明了,这东西,古往今来大家都喜欢,是真的喜欢。
  
  景泰风云从创作之初,皇帝为二创留下足够的留白,然后主动推动民间二创,甚至很多宫廷家都主动下场,开始二创。
  
  像四大名著主动形成的IP,是很少见的,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都很少。
  
  IP是打造出来的,就是宣传、鼓吹出来的。
  
  景泰风云肯定不如四大名著经典,但皇帝掌握着宣传机器,可以制造出大IP出来。
  
  而景泰风云里面的故事特别多,随便拿出来几个,稍加填充,就能凑足一本书。
  
  这也是皇帝非要写大部头书籍的原因。
  
  可挖掘的东西多,二创容易。
  
  只要保持报纸上的热度,景泰风云就会深入人心的,有热度二创就会多,能赚到钱呀。
  
  皇帝先让宫廷家挖掘里面的小故事,填充凑成一本书。
  
  主动引起民间效仿。
  
  报纸再进行矩阵式宣传。
  
  这么火的书,主题曲不能少,一首名叫景泰风云的歌舞,在民间引起潮流。
  
  歌舞出自教坊司,这不是一首歌,而是每一个故事单元就有一首歌。
  
  歌曲一出。
  
  民间就有人填词,又引起一片热议。
  
  热度居高不下。
  
  到了八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