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15章 屠龙者终成恶龙,狠狠鞭笞王诚!

第315章 屠龙者终成恶龙,狠狠鞭笞王诚!

第315章 屠龙者终成恶龙,狠狠鞭笞王诚! (第1/2页)

周氏的丈夫,杨乾,是江都小地主,家有良田数十亩,店铺十几间,经营丝绸生意。
  
  家里日子过得富足,便谋个吏员做做。
  
  从土木堡之后,因朝中缺银,就放开了吏员的限制,行告纳之法,就是捐官。
  
  但是,到了景泰九年,被严厉停止,并将没有真才实学的吏员,统统清退。
  
  杨乾捐的是县衙算手,就是会计工作。
  
  却因景泰九年的查吏,他考核不合格。
  
  而被贬谪到了养济院。
  
  朝廷又下中旨,将天下孤儿运送入京,在京养大。
  
  他就成了运送员,没有了实质权力,说是吏员,其实干的是杂役的活儿。
  
  他心中愤懑,想走通门路,调回县衙,使了不少银子,就结识了桂怡。
  
  为了讨好桂怡,得到桂怡的赏识,杨乾就让其妻奉茶,桂怡惊艳于周氏的美貌,就帮助了杨乾。
  
  杨乾去仓库做攒典,又入课税局做攒典,不久后又入巡检司做司吏,实现大跨度三级跳。
  
  而杨乾的代价,则是与妻子和离,桂怡纳其妻为妾。
  
  杨乾卖妻求荣,在同僚中也被嗤笑,人皆笑他,不愿与他交往。
  
  他似乎也后悔了,去找桂怡,想用现在的一切换回妻子,结果被桂怡赶出了府。
  
  桂怡奏疏中的养济院瘦马案,就是杨乾揭露的,他想用这个秘密,把妻子换回来。
  
  然而,换来的却是被杀害。
  
  周氏说,杨乾消失了,她使人去找杨乾,巡检司的人说,杨乾病了,她打发人去杨乾家里问,却找不到杨乾了。
  
  杨乾的宅子,换了人住。
  
  杨乾,和她的两个孩子,全都消失了。
  
  她多方打探,才得知,杨乾消失后,家中婆母撒手人寰,两个孩子成了孤儿,被送去京师濡养,而杨乾家中的田地,则被家族瓜分了。
  
  她可以不在乎杨乾,但她关心两个孩子啊。
  
  她去问桂怡,想请桂怡帮忙将两个孩子带回来,却被桂怡毒打,不允许她再问,让她忘了那两个孩子吧。
  
  这般痛苦的日子熬了一年多,她一直打探孩子的下落。
  
  忽然听人议论,似乎桂怡要高升了,打探后才得知,他给皇帝上了封奏疏,奏疏的内容,竟是杨乾曾经说过的那些事。
  
  顿时,让她想到了失踪的杨乾。
  
  每曾孩儿生死未卜,她就如百爪挠心般的痛苦。
  
  为母则刚,她表面装作如常,背地里开始打探消息,得知此奏疏惹皇上震怒,派大理寺和东厂来查。
  
  她一个妾室,住在高墙之中,如何能见到外人呢?
  
  而桂怡处处防范她,不许她见人。
  
  想面见大理寺官员,难如登天。
  
  “只想见到本官,便谋杀朝廷命官,周氏,还不将实话说出来吗?”周瑄看着周氏,目光平静而冷静。
  
  此女长相妖艳,若他年轻十岁,怕是也想将其收入房中,不怪桂怡动心。
  
  但和权势比起来,美色不过附属品罢了,周瑄很有定力。
  
  其夫杨乾,因卖妻而得权柄,事后后悔,应该不是真后悔,而是想和桂怡进一步捆绑,驱使桂怡为其升官。
  
  桂怡因为谋取人妻,被同僚笑话,所以想和杨乾做切割。
  
  杨乾却如赖皮一样,赖着桂怡,而他对瘦马行业如此清楚,显然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桂怡就借别人的手,除掉杨乾。
  
  “因为,因为我女儿,可能没有送去京师,而是被卖去了青楼!”周氏叩首哭泣。
  
  桂怡参奏的养济院瘦马案,就是长相漂亮的小孩,都会被截胡,运去青楼,而非送去京师恩养。
  
  “而罪魁祸首,就是桂怡!”
  
  “本地有一教,为悟明教,是扬州本地士绅,为了抵抗外地商旅形成的教派。”
  
  “其实,这就是个坏教,邪派!”
  
  “他们信仰释迦佛,却不做善事,专做恶事!”
  
  “桂怡和他们关系极深,妾身怀疑,杨乾就是被他们杀害,我两个孩子就是被他们给卖了!”
  
  周氏崩溃大哭:“求大人,为民妇做主啊!”
  
  周瑄看向荀硕,都没听过这什么悟明教。
  
  如今天下承平,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寺庙道观遍地都是,信仰之人,香火不断。
  
  “老师,可找黑冰台的人问一问。”荀硕道。
  
  黑冰台,就是巡捕营。
  
  它掌天下香火。
  
  这个悟明教,在黑冰台卷宗里肯定有记录。
  
  周瑄点头,打发人去问。
  
  “周氏,你并没有说,为何要杀害桂怡啊。”周瑄觉得周氏还有隐瞒。
  
  “这些还不够吗?”
  
  周氏诧异地抬起头:“那杨乾、桂怡将我视为货物一般来回推送,妾身是良家女,家父也是秀才公,从小知道伦理纲常,如今却要做以色娱人的妾室,难道还不够我杀桂怡而报仇吗?”
  
  “杨乾已死,否则我一定将他千刀万剐!”
  
  “这个禽兽,为了官职,将我迷倒后送给桂怡,又诓骗我要赎我回家,让我空欢喜一场,结果他却失踪了!”
  
  “我和我的骨肉分离之苦,谁能理解?”
  
  “我从妻变妾,为世人所不齿、笑话,我的屈辱,谁能理解?”
  
  “难道我不该杀掉他们吗?”
  
  周氏怒吼。
  
  周瑄这才意识到,妇人也是人,是人就有情绪。
  
  而且,周氏做事周全,谋定而后动,颇具智慧,这样一个妇人,已不能用常理度之。
  
  “谁是你的帮凶?”周瑄又问。
  
  周氏叩首:“民妇愿一人做事一人当,民妇愿死,只求大人将我儿女救出,送去京师,由皇上恩养,民妇死而无怨。”
  
  周氏一个人,是杀不死桂怡的。
  
  帮凶就在这院中。
  
  “本官是大理寺寺卿,纵然你杀人有因,但法就是法,法外不容情。”
  
  周瑄缓缓道:“周氏,本官能发现桂怡的死因,也能找出伱的同谋。”
  
  周氏紧闭眼眸,不置一词。
  
  这时,荀硕引领着一个黑冰台的番子进来,带着一本卷宗。
  
  上面是香火的销售记录。
  
  对悟明教,有着详细记载。
  
  扬州府富庶,是以宗教极盛,多支教派在此生根发芽。
  
  悟明教就是其中之一。
  
  成员都是本地士绅,在开元寺集会。
  
  周瑄让人把桂怡家中封锁,不允许出入,并未抓捕周氏,也许有那么一点对美人的宽容。
  
  他开始调查悟明教。
  
  “根据周氏所说,桂怡上疏陛下,是悟明教唆使的,很显然,曝光瘦马案,对悟明教有益。”
  
  周瑄先询问了开元寺主持,晚上则住在禅房里:“根据调查,信仰悟明教的,多是扬州小地主,或者说是盐商的下游。”
  
  “这些人吃不到贩盐的大利润,心中难免嫉妒。”
  
  “而朝廷清理盐政。”
  
  “受益最大的,就是本地小地主阶级,或者说是盐商的下游供应链,这些人会因为大盐商被抓被杀,而成为新的盐商阶层。”
  
  因为,盐是必须要吃的,而这些下游商贩,掌握着采盐工具,朝廷重分蛋糕,自然先肥了他们。
  
  周瑄喃喃自语:“这些人是既得利益集团,重理盐政,他们最受益,为何从中使坏呢?”
  
  “桂怡来扬州不到两年,竟和本地小地主打成一片。”
  
  “而桂怡的死,却揭开这样一层秘密,将隐藏的既得利益者,推到前台。”
  
  “这里面透着诡异呀!处处相悖,都是反着的,奇怪,甚是奇怪。”
  
  他看向荀硕:“石翎,你怎么看?”
  
  “老师,您可曾记得,那周氏是盐商送给桂怡的。”
  
  荀硕道:“可在周氏嘴里,她是良家妻,是杨乾卖妻求荣,所以送到桂怡府中的。”
  
  “而杨乾已经死了,其中真实情况如何,咱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甚至,周氏身份的真假,我们也不知道。”
  
  “若顺着老师的思维去想。”
  
  “桂怡案,背后是盐商借周氏之手,告诉我们,这些小地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是啊,周氏的供词,有很多漏洞。
  
  她若只为儿女,为何非要杀掉桂怡呢?
  
  此人的身份,还很值得怀疑,像她这种貌美如花的妇人,却嫁给杨乾这样一个小地主,不觉得很奇怪吗?
  
  而且,周氏做事太顺了,这世间哪有这么巧的事情?你一个妾室,想打探什么就打探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觉得诡异吗?
  
  周氏在恰到好处的时候,揭开桂怡案。
  
  用桂怡的死,来告诉周瑄,皇帝强行洗牌,重分蛋糕,并不公平,这不是为盐商阶层鸣冤吗?
  
  想调查清楚很容易,但周瑄不是调查此案而来的。
  
  “悟明教。”
  
  周瑄缓缓道:“这里面藏着猫腻儿啊,周氏希望咱们查这悟明教。”
  
  “老师,咱们被人牵着鼻子走,咱们看到的,极有可能是他们让咱们看到的,这是您教过我的道理。”
  
  “石翎,你想的没错,但从咱们来到扬州,调查此案,就必须由着他们牵鼻子走了。”
  
  周瑄颇为无奈,因为皇帝要一个真相。
  
  一个皇帝需要的真相。
  
  皇帝做事,善用暴力,用暴力摧毁原盐政的一切,不惜令天下百姓几个月缺盐,如此惨重的代价。
  
  他喜欢用暴力的手段,对社会进行强制再分配。
  
  结果,惹得各阶级反对。
  
  宰割大盐商,肥了小盐商,灶户、盐丁也愁白了头发。
  
  一场食盐革命,却让各阶层得不到好处,也说不出是好是坏。
  
  不消二十年,小盐商就会形成新的巨龙,难道皇帝还能再杀一遍吗?这不是治本之道啊。
  
  奈何皇帝就是这般性格,他处政向来如此,大开大合,纵横捭阖。
  
  而这一切的反噬,则由底层灶户、盐丁,乃至天下百姓来共同承担。
  
  皇权太盛,朝中人臣不敢劝,民间报纸不敢登,只有陛下自己,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
  
  所以,养济院瘦马案,皇帝要的不是真相。
  
  周瑄从出京那一刻起,就知道,真相不重要,分配最重要,这场分蛋糕的饕餮盛宴,持刀的人是皇帝,怎么分是皇帝决定的,只要分配做得好,盐政新政也算是好的。
  
  “盐商里有高人啊!”
  
  周瑄苦笑:“看透了陛下的棋路,用桂怡案,揭开陛下分配不公,让陛下重新分配。”
  
  桂怡案,已经从一起凶杀案,变成了一道政治案。
  
  政治案,是没有对错的,只有利益。
  
  “老师,这些事怕是不要牵连太深才好。”荀硕只想查案。
  
  “你我皆在朝堂里,如何不能牵连?”
  
  周瑄苦笑:“京师党争炽烈,你我离开京师,来到扬州,就要充当陛下的眼睛、持刀的手,没有其他选择的。”
  
  “那此案该如何查?”荀硕无奈。
  
  “顺着悟明教查下去吧。”
  
  夜里,周瑄将查案笔录写成日记,并分析案情之后,才睡去。
  
  南京,乾清宫。
  
  王诚趴伏在地上。
  
  “堂堂王总兵,怎么能跪在朕面前呢!”
  
  “朕没有你,早就被倭郡王夺走皇位了,你是朕的恩人啊。”
  
  “你不过吃点空饷、喝点兵血、任用几个亲戚、不经军机处就随意提拔亲信,不过犯了这点小错,朕应该惩罚你吗?敢惩罚你吗?”
  
  朱祁钰阴阳怪气。
  
  王诚吓惨了,不停磕头:“若无皇爷,奴婢连路边的野狗都不如,哪来的什么恩人啊?”
  
  “皇爷让奴婢生或死,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让奴婢富贵,奴婢就富贵,让奴婢贫穷,奴婢就贫穷!”
  
  “奴婢追随您二十多年了,您的圣旨在奴婢眼里就是天啊。”
  
  “您严令不许喝兵血吃空饷,奴婢哪里敢犯啊?这些都是污蔑之词,污蔑奴婢呀!”
  
  朱祁钰盯着王诚。
  
  这个最忠心的老仆,放出去四年,已经变质了。
  
  忠心与否,尚未可知,但他贪恋权柄,以权谋私,甚至开始窃取皇权,损公肥私。
  
  处置他容易。
  
  但要考虑处置他的严重后果,这宫中的人,对他还算忠心,盖因他对宫人优容,赐其富贵。
  
  倘若他处置了王诚,那么这些宫人会不会离心离德?
  
  觉得跟这样一个皇帝卖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心中不开心,会被人唆使而弑君呢?
  
  朱祁钰已经得罪了天下各阶层的人啊,若再得罪宫人,说不定是谁,会进入大殿勒死他。
  
  他看似皇权炽热,其实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横死当场。
  
  归根结底,他做事激烈,对社会改变太大了,太急太猛,导致天下各阶层都被得罪了,甚至得利的阶层都怨恨皇帝。
  
  皇帝的处境并不是很好啊。
  
  朱祁钰动动手指。
  
  几个太监,抬进来几个轿子,里面全是奏疏。
  
  “看看,都是弹劾你的!”
  
  “你在安徽,究竟做了多少祸国殃民的事啊?”
  
  “整个都察院、监察司,甚至军吏司的官员每天都在弹劾你!”
  
  “每天都有!”
  
  “你王诚要干什么啊?”
  
  朱祁钰随手拿起一本奏疏:“看看,这是军吏司弹劾你的,安徽军上下,皆是你王诚私军,赏罚由心……军官扰民,不罚反赏,因送礼给你长姊,便无事矣。”
  
  “这是都察院弹劾你的,说你王诚驱使良人为奴,为你建造豪宅,并窃用王府木材。”
  
  “看看,这是监察司弹劾你的,说你王诚在军中卖官,军官不是凭战功而上,而是靠财力多寡。”
  
  啪!
  
  朱祁钰狠狠将奏章摔在他的脸上:“这只是南京的弹劾奏疏!北京呢?你知不知道,朕每天收到多少!”
  
  “每天几十道,两年来积压下来的奏疏,一百个轿子都装不下!”
  
  “朕都不敢看!”
  
  “奴婢有罪,奴婢有罪!”王诚磕头。
  
  “你个狗东西!”
  
  “仗着朕的势,在外面胡作非为!”
  
  “鞭来!”
  
  朱祁钰爆吼,冯孝将鞭子递过来。
  
  他狠狠一鞭子抽在王诚的身上,皮开肉绽,王诚闷哼一声。
  
  啪!
  
  “你不过王府老奴,乃皇考分给朕的奴仆,你为朕效忠,还敢邀赏吗?应该吗?”
  
  “若无皇考,你是什么?若无朕,你是什么?”
  
  “夺门之时,你确实立下战功!为朕挡箭,你是有功!”
  
  “可朕对你如何?”
  
  “你要的、你不要的朕都给你了!”
  
  “还想如何?”
  
  啪!
  
  “对外宣扬你之战功,是离间皇亲吗?逼朕杀死倭郡王吗?让朕做那不忠不义的弑兄混蛋吗?”
  
  朱祁钰又一鞭子落下:“你个狗东西!”
  
  “你的富贵,是朕赐给你的!”
  
  “没有朕,你连路边的野狗都不如!”
  
  啪!
  
  朱祁钰又一鞭子落下:“朕让你掌军,是怎么跟你说的?”
  
  “是让安徽军变成你王诚的私军吗?”
  
  “你要干什么!”
  
  “你个太监,难道还要篡位登基吗?”
  
  “啊!”
  
  朱祁钰暴怒,鞭子如雨点般落下。
  
  王诚不敢叫,只是趴伏在地上,后背已经完全被打烂了,鲜血流出。
  
  “朕不让喝兵血,不让吃空饷!”
  
  “天下各军,无人敢违抗朕的圣旨,唯独你,仗着是朕的贴身太监,就在外面胡作非为!你真缺那几两银子吗?你缺跟朕要,朕给你啊!”
  
  “军中赏罚,皆由五军都督府来判定,再由军吏司核定,方能由军机处盖印!”
  
  “可你呢?仗着是朕的私奴,私自赏罚,买官卖官!”
  
  “你这是掌军啊,还是赚钱啊!”
  
  “好好的安徽军,高达十万人,被你搞得乌烟瘴气!”
  
  “朕能指望你什么?”
  
  “指望你把军队搞坏了吗?把天下搞烂吗?”
  
  朱祁钰使劲抽打他,而王诚从跪伏的姿势,变得趴在地上,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皇爷,王公公要不行了,求、求您别打了。”冯孝哭求。
  
  朱祁钰停下鞭子,眸中厉芒闪烁。
  
  若这个时候处死王诚,自然能震慑天下诸人,让天下人看到皇帝的公正,连贴身太监都能打死。
  
  能让那些屈死的冤魂,得以昭雪。
  
  让公正,出现在大明。
  
  然而。
  
  他虽是皇帝,但也是人啊,宫中府中,哪里不是人情聚集之地啊?
  
  他今天处死王诚,得不到什么公正,只会让所有宫人和他离心离德,只会让人耻笑,皇帝连家奴都保不住。
  
  这世界,从古至今,哪有什么公平可言啊!
  
  朱祁钰恨恨将鞭子掷在地上:“该死的老狗,怎么如此不经打?”
  
  “来人,宣太医给他诊治,别让他死了,等他养好了伤,朕再打他!”
  
  然后,他悻悻坐在御座上。
  
  乾清宫侍奉的宫人,提着的心也放下来。
  
  皇帝果然是念旧情的,别看这几鞭子打得凶,但挨得也值,所有罪过也随着这些鞭子,烟消云散了。
  
  若落在朝堂大臣手里,王诚只会被诛杀的。
  
  朱祁钰苦笑,身在局中,就身不由己。
  
  以王诚之罪,处死是最好的结果。
  
  可他要保着,还得和大臣扯皮,给大臣些利益,而安徽军中的所有受害者,都要平复。
  
  打死一个,大快人心,此事就轻轻过去了,后续麻烦不用解决了,因为罪魁祸首死了。
  
  可不打死,就得把所有手尾收拾干净,该赔偿赔偿,该贬谪贬谪,皇帝还得挨骂。
  
  前者得不到任何实惠,却大快人心。
  
  后者得了实惠,皇帝却被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