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00章 南巡的准备,皇帝的经济霸权!

第300章 南巡的准备,皇帝的经济霸权!

第300章 南巡的准备,皇帝的经济霸权! (第1/2页)

回到养心殿,朱祁钰枯坐。
  
  拿掉了项文曜的军权,还要拿掉于冕的军权,这样一来,于谦的羽翼就被剪除了。
  
  他只能乖乖的镇守京师,不会想什么歪门邪道。
  
  “传旨,诏毛胜、李瑾、于冕率两万骑兵回京,随朕南下。”
  
  朱祁钰缓缓开口:“再把范广宣来。”
  
  冯孝派人去传旨,他小声道:“皇爷,南下一定要带足了兵。”
  
  “朕晓得。”
  
  朱祁钰幽幽道:“你派个妥善人,出京去山西,宣舒良回京。”
  
  舒良在山西编练了一支秘密军队。
  
  此时派上用场了。
  
  他不能只相信京营和边军,还需要有一支属于完全自己的军队。
  
  冯孝不解,还是安排人去办。
  
  预计九月初三出京,十月中旬抵达南京,第二年夏天或者秋天回来。
  
  京师得留下一批人,负责应急用。
  
  从他离京后,所有奏疏,都要抄送一份,送去南京,在路上时,则边走边办公。
  
  阁部拟定出两条路,走水路或陆路。
  
  朱祁钰倾向于走陆路,这样骑兵就能随时拱卫他,但路程太长,危险难以预测。
  
  好处是,他能亲眼看一看地方各府,每到一府都要诏见地方官员。
  
  走水路则是更安全,路程更短,也更舒适。
  
  甚至,龙船都造好了。
  
  正思考着呢,范广风尘仆仆进来叩见。
  
  八月末的京师还烈日炎炎,这是旱灾的预兆,阁部正在预防旱灾,对收成事极为上心。
  
  “赐座。”
  
  朱祁钰脸上露出笑容:“范卿,南巡朕欲带着你,由你率领京营护卫朕,伱在朕身边,朕放心。”
  
  范广心花怒放:“拱卫陛下,是微臣之福!”
  
  若能得到救驾之功,他范广真的能荣升国公位了。
  
  “对了,你两个儿子还在宁夏吗?”朱祁钰问。
  
  “回禀陛下,臣子无能,并未立下什么大功。”范广道。
  
  “别这么说,你儿子虽无统帅之能,但也是一员良将,稍加磨砺,早晚必成名将。”
  
  朱祁钰道:“宁夏也没有战事,难以磨砺,不如去甘肃吧。”
  
  “看看陈友手下的神英,升了多少次官了?再打下去,就要有爵位了。”
  
  范广再傻,也明白了,皇帝要用他,就得先防他。
  
  他儿子熟悉宁夏,所以把他儿子调走,调去甘肃。
  
  在陈友手下打仗,一旦他范广有异心,那么陈友就会立刻处死他两个儿子。
  
  其实还有一层深意,他家和于谦家是联姻,皇帝防着于谦,就得防着范广。
  
  “臣代犬子谢陛下栽培之功。”范广磕头。
  
  朱祁钰是皇帝,他不会将自己的安危建立在所谓的信任之上,那不是信任,而是愚蠢。
  
  他必须做出制衡,用范广,就得先制衡范广,让范广甘心做他的鹰犬,不要滋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同时,身边还得放一个制衡范广的人。
  
  就有从北疆调回来的毛胜和李瑾,这两个人还差点,真正制衡范广的,是从山西调回来的郭登。
  
  “起来。”
  
  朱祁钰眸光阴暗:“在甘肃好好立功,自己挣个爵位回来,到时候你家一门三爵,何其荣耀?”
  
  “范广,你说军中,还该带着谁啊?”
  
  范广微微一愣,他不善于斗心眼,只能如实道:“臣以为带忠心将领即可。”
  
  “朕身边哪有不忠心的呀?”朱祁钰点他,谁不是朕这边的武将?讲武堂里,想想啊。
  
  这是要带于康走?
  
  范广也是蠢。
  
  “于康不行,于康要守卫京师,不能调动。”朱祁钰当然不能调走于康了,于康是他制衡于谦的一步棋。
  
  再说了,带走于冕,再带着于康,难免会让于谦心里不舒服。
  
  他虽然处处制衡于谦,却也说明他是信任于谦的。
  
  临走之前,还要诏见于谦,化解于谦心中的不满。
  
  “朕诏你来,就是通知你,整军八万,随行。”
  
  范广苦笑:“陛下,京师没这么多兵啊?”
  
  “自然会调边军回京,内阁会通知你的。”朱祁钰打发范广走了。
  
  范广一路上也没琢磨明白,皇帝要带谁呀?
  
  当然是柳溥了!
  
  这老货留在京师,倭郡王也在京师,他能放心?
  
  既然倭郡王必须留下,那么倭郡王的全部班底,就必须带走,再留下于谦、姚夔、张永主政,京师就不会乱。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太子朱见深,必须带走!
  
  “皇爷,可让尚食局准备餐食?”冯孝知道皇帝抠门,自然得禀报一声。
  
  “准备吧。”
  
  他还在想,皇太后和常德要带走。
  
  有了女眷,也得在自己嫔妃中挑几个带走,否则,容易传出闲话。
  
  女眷多了,就必须走水路,走陆路的话就显得不安全,而且需要在各府留宿,万一传出花边新闻,他这皇帝的脸往哪搁?
  
  申时,下午四点钟,宗室诸王站在乾清宫外恭候。
  
  钦天监,已经按照皇帝的要求,改变了计时办法,时辰制仍不变,只是细化了小时。
  
  到了正殿,太监打开殿门,让诸王按照宗室排序,陆续入殿。
  
  四点一刻,皇帝才走进来,宗室诸王跪伏两侧,皇帝坐上御座,诸王朝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然而,宗室诸王看见案几上的餐食,又小心翼翼看了眼皇帝的酒杯,那种被支配的恐惧,再次袭来。
  
  “朕马上就南巡了,要好久看不到诸位亲戚了。”
  
  朱祁钰脸上带着笑:“这不,临走之前,朕设宴款待诸位,大家在一起,乐呵乐呵。”
  
  诸王心里咯噔一下,皇帝这是要带我们走啊!
  
  “臣愿随陛下南下!”荆王是皇帝的舔狗,第一个表明心迹。
  
  诸王心里日狗,皇帝是一天不折腾他们就心里难受。
  
  百王府刚住进去,皇帝就跟他们讨要装修钱。
  
  确实,没要建造宅子的钱,但这装修钱是什么鬼?是不是还有公摊面积啊?
  
  皇帝开口了,谁敢哭穷?
  
  上一个哭穷的,被抽死了,血淋淋的惨案都忘了?
  
  诸王无奈付了一大笔装修钱,导致诸王穷得想卖血。
  
  现在又要把往南京折腾?这是要把我们当成猪崽儿卖掉?
  
  见诸王没有动静,朱祁钰嗤的一声笑了:“朕的船上,没那么多位子,你们不必担心。”
  
  诸王吓了一跳,您船上没位子,不就是说我们要死了吗?
  
  “陛下恕罪!”诸王跪下磕头。
  
  朱祁钰眼神玩味,他也在权衡,该不该带走诸王。
  
  姚夔认为,没有必要,诸王留在京师,对倭郡王也是威慑,而带在路上,倘若死了、病了、逃了,皇帝的威望都有打击。
  
  也有朝臣觉得,带着南巡,免得他们在京师作威作福。
  
  朱祁钰在吃烤熟的羊肉,蘸着蘸料,吃得津津有味,整个乾清宫里,只剩下皇帝吃饭的声音。
  
  “一家人,哪有什么恕罪不恕罪的呀?起来吧!”
  
  朱祁钰放下筷子:“朕要去祭祖的,你们可有话要带给祖先的?”
  
  他不去凤阳祭祖,而是去南京城祭奠太祖皇帝。
  
  诸王顿时成了苦瓜脸,敢说什么?
  
  可不说吧,祖宗怪不怪罪不知道,皇帝肯定怪罪他们。
  
  “臣等对江山社稷没有一点贡献,不敢搅扰祖先英灵。”还得看周王。
  
  “也对,无才无德,无功无禄,全靠祖宗庇佑。”
  
  朱祁钰眼神阴鸷:“既然有自知之明,那么尔等在京中,就要谨言慎行,别给祖宗丢脸。”
  
  诸王一听,不用去南京了,顿时喜形于色,跪在地上磕头谢恩。
  
  “既然尔等留在京中,尔等之中可有贤王,可为朕监国啊?”
  
  一句话,把诸王吓得汗毛倒竖,一个个扑倒在地上:“臣等无才无德,不敢祸乱朝纲,不敢,不敢!”
  
  大明做过监国的,只有寥寥几个人,仁宗皇帝、宣宗皇帝、襄王和景泰帝。
  
  这里面有三个皇帝,一个瓦罐猪。
  
  谁敢去监这个国,那不是找死吗?
  
  “朕和你们闲聊天罢了,别动不动就跪下。”
  
  朱祁钰慢悠悠道:“你们觉得倭郡王监国如何?”
  
  陛下,您还是赐死我们吧!
  
  诸王谁敢起来啊,您景泰帝和倭郡王什么关系,大家谁不知道啊?
  
  您让他监国,他分分钟登基!
  
  再说了,说您杀了他,天下人都相信,可说您把皇位让给他,没人信的。
  
  “不要就知道磕头,朕问你们话呢,回答!”朱祁钰对诸王避而不谈的态度十分不满。
  
  “回禀陛下,微臣以为不设监国之位。”
  
  周王是懂皇帝心思的。
  
  景泰帝是怎么上位的?
  
  正因为倭郡王北征,才留弟弟朱祁钰监国,结果自己留学去了,家不要了,朱祁钰因为监国之权而顺利登基。
  
  所以,这监国的权力,对朱祁钰而言,有着特殊之处。
  
  他绝不会允许,下一个人通过监国,而获得承嗣大统的权力,哪怕产生这一点点可能性都不行。
  
  这也是当初他必杀襄王的原因。
  
  因为襄王也做过监国,而且人家是嫡子,他是庶子,天生矮一头,所以铲除襄王,是稳定位子的必要一步。
  
  “不设监国?那朝政如何运转啊?”朱祁钰问。
  
  “陛下,微臣是藩王,不懂朝政。”
  
  “周王,这是家宴,在家宴上说话还藏藏掖掖的吗?照实说。”
  
  朱祁钰要借周王的嘴,废除监国制度。
  
  “中枢有内阁、有六部,内廷有司礼监。”
  
  “即便陛下不在北京,天下也能正常运转。”
  
  “而且,陛下在南京,也能正常处置政务,何须用监国?”
  
  这话说得,好似有没有皇帝都一样。
  
  但没毛病,大明皇帝不上朝,天下也能正常运转,起码维持五十年没啥问题。
  
  朱祁钰看向诸王。
  
  诸王七嘴八舌,都说不必监国,还建议皇帝,把太子带去南京,见一见世面云云。
  
  朱祁钰才露出笑容:“诸王所言甚是啊,那就不设监国了。”
  
  “但那样的话,诸王可就要被阁部重臣管理了?”
  
  “会不会觉得很委屈呢?”
  
  宗人令是倭郡王啊,皇帝走了,南宫就要死死的守着。
  
  那么,管理诸王的权力,就移交到了内阁手里。
  
  诸王脸色一垮,只能磕头说:“吾等在京中谨小慎微,不敢犯错,若受到苦处,吾等可等陛下归来,再向陛下诉苦便是。”
  
  这番回答让朱祁钰很满意,我们不是在京中混吃等死的,而是要监督朝政,若谁有不该有的心思,就写信告诉陛下。
  
  “诸王是懂朕苦处的。”
  
  “但诸王毕竟是皇室子弟,朕能欺负你们,外人不行!”
  
  “受了冤屈,写信告诉朕,朕为你们做主!”
  
  “这杯酒,朕敬诸王。”
  
  朱祁钰敲打了诸王。
  
  又顺势废除监国之权。
  
  还给诸王监督权,制衡留在京中的阁部重臣。
  
  一箭三雕。
  
  “臣等谢陛下隆恩!”诸王叩拜。
  
  宴会在欢乐中收尾。
  
  “皇爷,您这般布置,是要在南京呆很久?”冯孝服侍皇帝更衣。
  
  “看出来了?”
  
  朱祁钰换了身便服,活动活动身体:“南方事多,去这一次,索性彻底解决。”
  
  “朕不想大费周章再去一次了,就这一次花费的费用,足够征服安南了,而且导致政局不稳,唉……”
  
  “而后世之君,应该是很难再去南京了。”
  
  “南方事,必须由朕亲手做完。”
  
  没错,就为了准备这次南巡,皇帝足足花了120万枚银币!
  
  率领十万大军、朝廷百官,再加上扈从,转运物资等等,总共征召了近三百万人!
  
  而且,南京紫禁城又修葺了一遍,以及政务从北京送到南京的损耗、人员的流动。
  
  就花了这么多钱。
  
  120万枚银币啊,荡平安南都使不了。
  
  但这次,他必须要去。
  
  开海!
  
  是朱祁钰心心念念的大事,这件事必然曲折不断,一年半载肯定解决不完。
  
  还有倭寇!盐政!海政!商税!士绅!等等!
  
  都要一次性理清,新政彻底推行下去。
  
  乐观地看,起码要两年时间。
  
  所以他连番布置,让权力制衡,又平衡,省着生出乱子,让他半途而废,必须回京。
  
  “皇爷,您离开时间太长,容易出事的。”冯孝小声提醒。
  
  皇帝做的这些事,要触动太多人利益。
  
  他们无法杀掉皇帝,在京师搞些乱子,迫使皇帝回銮,是能做到的。
  
  “若朕的儿子长大了,该多好啊。”
  
  朱祁钰叹了口气:“宫中务必妥善安置,防范有人害朕的儿子!”
  
  能迫使皇帝回京的,最大可能是二子朱见淇病重,他必须回京,所以必须防范。
  
  “奴婢会妥善安置的!”冯孝磕头。
  
  “让许感留在宫中,无比看好宫里,把郑有义宣回来,西厂负责拱卫宫中。”
  
  朱祁钰活动完毕:“把皇后宣来吧。”
  
  很快,唐皇后来到乾清宫,拜服在地:“臣妾见过陛下。”
  
  声音带着几分委屈。
  
  皇帝很久都不见她了,她这个皇后当得,还不如当皇贵妃时候痛快。
  
  朱祁钰熟视无睹:“皇后,你若随朕离京,淇儿自己在宫中,你能放心得下吗?”
  
  唐皇后脑袋嗡的一声,皇帝还是没原谅她,就是不肯带她去呀。
  
  她这个皇后,有名无实。
  
  六宫之权,在孙太后手中,甚至常德权力都比她大。
  
  皇帝对她黑不提白不提,若非文官帮她这皇后说话,恐怕所有人都遗忘了,宫中还有一个皇后呢!
  
  她就想随驾南京,因为这能昭显她是大明皇后!是皇帝的正妻!
  
  可是!
  
  皇帝连这个机会都不给她。
  
  “臣妾不放心孩儿,愿留守宫中。”唐皇后磕头。
  
  朱祁钰语气微缓:“淇儿还小,你离宫去南京,谁来照顾孩子呀?”
  
  “而且,朕欲请皇太后南巡。”
  
  “两宫太后劳苦功高,朕从未孝敬过她们,这次南巡,正好请她们一同,去江南看看风景,朕也好尽尽孝心。”
  
  “常德也要随驾。”
  
  猛地!
  
  唐皇后眸中折射出惊喜之色,六宫权柄,这不就转移到她的手上了嘛!
  
  “陛下……”
  
  “谈妃和胡妃要随侍的,宫中的孩儿都需要你悉心照料,你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朕离京后,你要为朕守护好这宫中,守护好朕的孩子们,明白吗?”
  
  唐皇后哽咽,皇帝好久没跟她说这些话了!
  
  “臣妾愿意为陛下分忧,愿意!”她不停磕头。
  
  朱祁钰眯着眼睛:“宫中诸多嫔妃,都要诞下孩儿,你是大妇,要妥善照料。”
  
  “淇儿还小,他是朕的长子,对朕对天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务必不能出事。”
  
  “还有固安,去浣衣局一年,已经有长进了,她在宫中帮助你,也能分担你肩膀上的担子。”
  
  唐皇后点头,但心中微凉。
  
  皇帝用固安来制衡她的权力。
  
  但是,皇帝对长子,是非常喜爱的,他对朱见淇是寄予厚望的。
  
  “退下吧。”朱祁钰道。
  
  “陛下……”唐皇后想和皇帝一起坐会儿,可是这男人为什么如此狠心啊?
  
  朱祁钰善于察言观色,却柔声道:“皇后,等朕回来,再和你生个孩子,你身体不好,好好调理,等朕回来。”
  
  唐皇后心花怒放!
  
  皇帝不气她了,她磕头谢恩,然后跪着不走,现在就要!
  
  朱祁钰这大猪蹄子,不过给她个念想罢了,他心中余怒未消,如何能说原谅就原谅了呢?
  
  “今晚侍寝吧。”
  
  “陛下!”
  
  唐皇后呆呆地看着皇帝,顿时泪如雨下,然后哭着谢恩。
  
  皇帝终于肯原谅她了!
  
  哪怕是利用她,她也愿意,只要再生个孩子,皇帝的心就会回来的,男女之间能有什么深仇大恨?有的话,就来一次好了!
  
  朱祁钰这台播种机,又得被迫营业了。
  
  时间幽幽,在热河的李瑾、毛胜、于冕收到圣旨,兵权移交给李秉、宋杰、王恕三人。
  
  他们则率兵入京,随皇帝南巡。
  
  宋杰多少有点不是滋味,他也是皇帝心腹呀,他也想去南京啊。
  
  弟弟宋伟犯下了大错,他去南京,还能帮弟弟说情。
  
  皇帝给了他封密信,说热河需要他云云。
  
  作为随侍的李瑾三人,洋洋得意,这是皇帝的宠幸。
  
  同时,在宁夏的范昇、范炅移防甘肃,去陈友手下立功,兄弟俩欢天喜地。
  
  房能、谭序嫉妒啊,宁夏没有什么战事,只是练兵而已,没有大功可立,还是朝中有爹好当将军啊。
  
  山西总兵郭登,被调回京师,随侍南下。
  
  和舒良一道,率军回京。
  
  各地边军,皆被皇帝趁机重新洗牌,一方面是防备军将世家做大,另一方面则是为皇帝巡幸南京打预防针。
  
  同时,也宣告者皇帝对边军的掌控力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