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254章 儿到用时方恨少!

第254章 儿到用时方恨少!

第254章 儿到用时方恨少! (第1/2页)

冯孝领着一个青年从偏殿出来。
  
  青年皮肤黝黑,手指甲里全是泥土,看着像五十多岁,其实今年还不到三十。
  
  他畏首畏尾的,突然看到这么多贵人,连行礼都忘了。
  
  冯孝提醒他,该向皇帝行叩拜礼。
  
  “小的见过皇帝爷爷!”
  
  青年傻傻地磕头。
  
  冯孝想纠正错误,都没法纠正,这个青年快被吓惨了,浑身哆嗦成个蛋。
  
  王诚看着这青年,竟觉得有几分熟悉。
  
  “皇爷,他是?”王诚问。
  
  “你跟朕说过,你年幼时赶上大饥荒,父母把姐姐卖了,换了五斤小米。”
  
  “然后你爹娘也饿死了。”
  
  “伱靠着小米,走到了京师,但京师也是饥荒,赈济不多。”
  
  “迫于无奈下,卖了自己,进宫伺候。”
  
  “你入郕王府当大伴时,就开始寻找那个被卖的姐姐,一直没有音讯。”
  
  “你回老家,家中一个亲戚都没了。”
  
  听皇帝说这些,王诚泪如雨下。
  
  他年过五旬,却孤零零一个人,一个亲人都没了。
  
  “你的事,朕一直放在心上。”
  
  “上天保佑啊。”
  
  “去年,舒良在山西找到了一个叫杨娘的老妪。”
  
  “详细核对后,发现此人和你描述过的姐姐,有几分相像。”
  
  “朕就让舒良详细调查。”
  
  “方才舒良上密奏,说,那个杨娘,就是你失散多年的姐姐。”
  
  “并将这个人,送来京师。”
  
  “他,是杨娘的孙子。”
  
  王诚傻傻看着这青年,关于姐姐的稀薄记忆又浮现在脑海里。
  
  其实,他都已经忘记了姐姐的具体模样。
  
  那时候他才九岁,姐姐十一岁。
  
  “你、你祖母叫什么?”
  
  姐姐卖了自己,换了五斤小米!
  
  爹娘舍不得吃那五斤小米,活生生把自己饿死了!
  
  而那五斤小米,换来了他的活!
  
  从西安府,沿街乞讨,走到了北直隶,才勉强活下来。
  
  “小、小的祖母叫杨娘。”
  
  王诚本姓王,王诚是先帝赐的名字。
  
  他不记得,姐姐是卖给谁了,想来收女子的,要么是大户人家,要么是青.楼。
  
  他也不敢细想,姐姐的下场……
  
  “抬起头来,让咱家看看。”王诚难以抑制激动。
  
  可是,毕竟是孙子,看不出来具体模样了。
  
  “你祖母可还好?”
  
  “她说没说过,家里有两个弟弟?”
  
  “大弟弟叫王亨,小弟弟叫王辽。”
  
  “家里是西安府韩城人,她还记得吗?”
  
  王诚抓住他的肩膀,泪涕横流:“爹是秀才公,娘也是书香门第。”
  
  “她不叫杨娘,她有名字的,她叫王兰。”
  
  “是父亲给起的,昭意她如兰花般高洁盛放,她是家中长女啊!”
  
  哪怕过去了四十多年!
  
  但家中的惨状,他历历在目。
  
  家里的过去,他记忆犹新。
  
  他永远忘不掉姐姐被卖掉的那一刻,更忘不掉父母为了给他留着小米,活生生饿死的一幕。
  
  一家五口,弟弟是最先饿死的。
  
  他饿得不行的时候,姐姐被卖了,换来他的活。
  
  “小人不敢欺骗大人,祖母很少说话,并不说起从前,所以小人不知道!”
  
  他很朴实,没有和王诚攀亲。
  
  王诚跪在地上,泪如雨下:“皇爷,奴婢想去山西,看看她!”
  
  朱祁钰挥挥手,让这青年退下。
  
  “王诚,莫要着急。”
  
  朱祁钰拍拍他的肩膀:“朕已经接她入京了,只是她身体不好,坐船慢行,要再等一等。”
  
  王诚眸中激射出惊喜之色。
  
  感激涕零地磕头:“皇爷日理万机,却把奴婢家中这点小事记在心上,奴婢不知道该如何回报皇爷!”
  
  “这份礼物,如何?”朱祁钰扶他起来。
  
  但王诚坚持磕头叩拜:“奴婢这辈子值了!”
  
  能把命卖给这样的君主,王诚觉得上天之幸。
  
  其实,朱祁钰一直陷入一个误区。
  
  用现代人的思维,代入古人思维。
  
  他处处邀买人心,用利益垄断人心,其实作为大明皇帝,大可不必这样。
  
  因为这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时代,三观以儒家思想架构。
  
  忠君报国,是大明人思想中的第一位。
  
  朱祁镇当皇帝时候,难道真就收买多少人心了吗?
  
  朱祁钰本钰,真就故意收买王诚等人人心了吗?
  
  没有的!
  
  主辱臣死,臣为主死,这是根深蒂固的思想。
  
  对皇帝来说,这些都是理所应得的,你不忠于朕,才是有罪呢!哪怕有不忠的想法,都会遭到唾弃!
  
  所以,当朱祁钰适应了古人思维,就开始改变了现代三观,改用儒家三观行事。
  
  他是皇帝,大明所有一切,乃至天下所有的一切,理应属于他一个人。
  
  天下人都必须忠君报国,而非一句虚话。
  
  所以,无论朱祁钰对王诚怎么样,王诚永远是朱祁钰的奴婢,不敢有任何僭越之心。
  
  皇帝对王诚好,所以王诚觉得这辈子值了,而不是跟对了主子。
  
  后者是不能自己选择的。
  
  奴婢是天生的奴婢,不具有选择权,只能逆来顺受的选择忠诚,永永远远的忠诚下去。
  
  “王诚,朕欲用你统南直隶之兵,你可否担当重任?”朱祁钰说出目的。
  
  王诚面露苦色,本想在京师等着见姐姐的。
  
  “杨娘也就这几天就会抵达京师,你们姐弟见面之后,再出京去南直隶。”
  
  南直隶之事,还可以缓缓。
  
  “皇爷,天下大事,岂能因奴婢的儿女私情而耽误?”
  
  王诚郑重道:“既然找到了她,晚见几天又如何?”
  
  “奴婢愿意去南直隶,为皇爷统兵!”
  
  他很清楚,皇帝派个太监去的原因。
  
  因为把兵权放在其他人手里,皇帝不放心。
  
  “王诚,朕很清楚,你有报国之心。”
  
  “但只要是人,便有私情。”
  
  “见你姐姐是你心心念念四十几年的事情了,朕不能让此事成为你终生憾事。”
  
  “你在京师等三天,用这三天时间,在京师整兵。”
  
  “朕能给你三千人,去京营里挑人,组建皖军,兵额三万人。”
  
  “其余人,从广西狼兵里面补全。”
  
  “朕会下旨给方瑛,方瑛会派兵给朱仪,你去江西鄱阳接人,然后乘船去南直隶即可。”
  
  “既然是皖军,你就驻扎在安庆府,安庆府内卫所,全部充入皖军。”
  
  朱祁钰又觉得不妥:“不,皖军兵额太多。”
  
  他否决了方才说的话。
  
  来回踱步,反复斟酌。
  
  “这样吧。”
  
  “组建三军,一军为凤阳军、一军为庐州军、一军为安庆军,兵额各一万五千人,合计四万五千人。”
  
  “分别驻扎在凤阳府的颍州、庐州府的合肥、安庆府的安庆。”
  
  “三地卫所并入三军,中都留守司不变、护陵军不变。”
  
  朱祁钰忽然问:“宋伟和李震,募兵多少了?”
  
  “回皇爷,募兵近六万人,但以水师为主。”冯孝回禀。
  
  “在池州府、徽州府,再建两军。”
  
  “一军叫池州军、一军叫徽州军,兵额各一万五千人。”
  
  “五军合计七万五千人。”
  
  “从京营调五千人随你去,其余七万人,皆从广西狼兵、本地卫所中调任。”
  
  一口气征召这么多兵。
  
  内帑的钱粮又要吃紧了。
  
  但是,这是计划之中的,去年就说了,将广西百万狼兵,全都移到南浙去。
  
  以府建军,也是开了先例。
  
  而且,皇帝没和朝臣商量,直接建军。
  
  “皇爷,都是蛮兵,目不识丁,如何会听从奴婢之命啊?”王诚苦笑。
  
  调广西兵去南直隶,需要时间,他可以在京师等着姐姐了。
  
  想到能见到姐姐,他心驰神往。
  
  “安心,朕会调欧信随你入南直隶的!”
  
  两广基本没有大仗可打了。
  
  欧信留在两广,属实浪费。
  
  由他统兵,狼兵可不敢造次。
  
  一听欧信辅佐,王诚放心下来。
  
  “皇爷,派这些蛮兵去南直隶,所为何事?”
  
  朱祁钰挥挥手,让养心殿伺候的人都出去。
  
  “王诚,你去南直隶,主要做两件事。”
  
  “朕会很尹家做交易,弄回些船支来,你负责将这些船支,送去山东,交给朱英和项忠。”
  
  “这是第一件事,如何交易,王竑和范青会联系你的。”
  
  “第二件事,把凤阳、庐州、安庆、池州、徽州五府,给朕牢牢控制住了!”
  
  这五个府,是南直隶靠西面的五个府,毗邻湖北、江西、浙江。
  
  日后会成为皇帝巡幸南直隶,倚仗的基石。
  
  “皇爷,奴婢有多少时间?”
  
  朱祁钰伸出一根手指头:“一年时间,朕会让广西继续给你增兵。”
  
  “兵权放权给欧信即可。”
  
  “欧信在南直隶没有根基,他在中枢依靠的只有朕。”
  
  “你可放心用他。”
  
  “在这五府之地,你们要剿匪练兵,日日不辍。”
  
  “装备、物资,朕会给你们供足了。”
  
  “一年时间,控制整个五个府。”
  
  “同时,广西狼兵必须汉化,你们在当地给他们找媳妇,让他们扎根在南直隶。”
  
  “新科状元王一夔,跟随你入军。”
  
  “朕在军机处再给你挑几个文臣,辅佐你掌军。”
  
  “记住了,虽可以放权,但军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你手里,任何人不可染指。”
  
  南直隶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
  
  朱祁钰一直想拆分成各省,而不是统称为南直隶。
  
  就是担心南直隶尾大不掉。
  
  万一某个野心家,伪装的好,骗过了他的眼睛,骗得了军权,在南直隶做大,大明可就完了。
  
  所以,他精挑细选,挑个太监掌兵。
  
  又拿捏住王诚失散多年的姐姐,让王诚乖乖给他卖命。
  
  “奴婢遵旨!”
  
  王诚很清楚,兵危战凶,执掌兵权可不是件好事。
  
  “皇爷,那中都留守司……”
  
  凤阳是大明的祖地,太祖设凤阳为中都,设留守司管控中都。
  
  朱祁钰摆摆手:“朕会派任礼,执掌中都留守司的。”
  
  这叫制衡。
  
  用王诚率领广西狼兵,制衡宋伟、李震手里的南京守备府,再用中都留守司,制衡二者。
  
  形成稳固的三角形。
  
  “皇爷所虑周全,奴婢就放心了。”
  
  太祖皇帝设凤阳为中都,还复刻了中都紫禁城,但并没有建完。
  
  洪武朝,中都留守司的兵力,比南直隶还雄厚。
  
  但现在已经彻底堕落了,几乎无法大用。
  
  “王诚,朕命你为五府总兵,授你王命旗牌。”
  
  “你虽掌军权,但必要的时候,南直隶督抚张凤之命,你必须听之。”
  
  南直隶实在是难搞。
  
  不能将兵权、财权、吏权放在一个人手里,还要适当的集权。
  
  张凤不掌兵,必要的时候,还能调兵。
  
  这就是在挟制王诚。
  
  万一王诚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张凤可调中都留守司和南直隶守备的兵平定他。
  
  所谓的制衡,就是让更多人扯皮。
  
  互相扯皮,互相指责,互相踢皮球,皇帝才能稳如泰山。
  
  “奴婢遵旨!”
  
  又交代几句,才把王诚打发走。
  
  “皇爷,用王诚、任礼、宋伟三人领兵,共治南直隶,这回应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冯孝永远站在皇帝这边。
  
  “南直隶难办啊!”
  
  “地方势力错综复杂,南京朝堂上互相倾轧,中枢派人犁平南直隶,还得互相防备。”
  
  “真是不痛快啊。”
  
  朱祁钰吐出一口浊气:“去把任礼宣来。”
  
  看了会奏章,心里已经乱了,看不下去了。
  
  真想迫不急的飞去南直隶。
  
  他亲自坐镇,杀他个人头滚滚,然后大力开海,何必坐在北京,和千里之外的南京斗智斗勇呢?
  
  时机还不成熟啊。
  
  胡濙还病了。
  
  朝堂震荡,中枢动摇。
  
  征伐兀良哈还讨论个没完呢。
  
  所有事赶一起去了。
  
  朱祁钰也觉得累。
  
  “皇爷,后宫传来喜讯,白选侍有喜了!”
  
  “赏,大赏!”
  
  后宫七个妃嫔,全都怀孕了。
  
  “正好和宋妃的册封礼一起办了,封宋妃为德妃,白选侍为顺妃。”
  
  朱祁钰没有多少开心。
  
  现在说后宫妇人不受孕,他才会略微诧异呢。
  
  “皇爷,祖制里没有德妃,只有德嫔。”冯孝提点。
  
  “祖制只有七个妃,如何够封?”
  
  朱祁钰道:“顺妃不好听,封熹妃吧。”
  
  因为白氏之前住在碎玉轩,所以他就想到了熹妃。
  
  “这……”
  
  “无妨,内阁和都察院追问下来,朕去解释。”
  
  反正朱祁钰不是第一次违背祖制了。
  
  正说话间。
  
  任礼意气风发的进殿。
  
  他一直荣养在京中,前一段时间,特殊情况,被调去担任九门提督府的提督。
  
  等于康回来,他就卸任了。
  
  他的身体一直不好,皇帝安排了太医住在他家中,他每日除了遛弯,就是去讲武堂授课。
  
  “你孙子任弘,在运动会上表现不错。”
  
  朱祁钰赐座奉茶。
  
  任礼得意洋洋,本以为家门无望,结果出来个骑射俱佳的任弘,算是后继有人了。
  
  “近来身体如何?”
  
  “回陛下,微臣身体大好了,随时能为陛下征战沙场!”
  
  朱祁钰点点头:“身体是本钱啊,你身体健康,方能为国征战。”
  
  “朕欲派你去中都,担任中都留守司都指挥使!”
  
  任礼一愣,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
  
  中都留守司早就烂透了。
  
  而且都指挥使,可不如南直隶守备官儿大。
  
  “朕不瞒你,方才已经派王诚去凤阳、庐州、安庆、池州、徽州五府,担任总兵了!”
  
  “派你出京,就是要整顿中都留守司。”
  
  “朕需要强兵,你是知道的,军中的废物,没必要留下了。”
  
  “军户也放出来一批,分房分地,让他们变成民籍……”
  
  话没说完。
  
  任礼就跪在地上:“陛下,万万不可!”
  
  “军户制虽然烂了,却苟延残喘地为大明提供兵卒。”
  
  “一旦中都开始裁撤军户,必然人心戚戚,裁撤军户容易,再收军户可就难了。”
  
  朱祁钰皱眉。
  
  “微臣有个折中的办法。”
  
  任礼道:“微臣去中都,可给军户酌情分地,再挑些祖上有战功的,酌情赐恩旨,令其子参加科举,皆以恩旨的名义行事。”
  
  中都是太祖皇帝起家之地。
  
  这些军户,祖上都是有功之臣,自然都能赐恩科了。
  
  这个办法好。
  
  掩耳盗铃的保护军户制,起码没有破坏军户制平衡。
  
  “依你所言。”
  
  朱祁钰道:“将凤阳府分为两半,以凤阳为中心,西面归王诚,东面归你。”
  
  “朕再将淮安府、扬州府交给你。”
  
  “组建中都留守司,兵额五万,三万水师,两万陆兵。”
  
  “卫所兵全部交给你统率。”
  
  “优中选优,要选能战、敢战之兵。”
  
  “朕会令方瑛,给你调两万广西狼兵,给你用着。”
  
  “以后不够的,再从广西调兵。”
  
  任礼这一听。
  
  立刻知道,皇帝在为巡幸南直隶做准备。
  
  同时,心中欣喜,这中都留守司是能独当一面的。
  
  “微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任礼磕头:“敢问陛下,微臣有多久的时间。”
  
  “一年!”
  
  朱祁钰认真道:“一年之后,你手中的五万大军,必须派上用场!”
  
  可真是时间紧任务重,只能苦一苦凤阳、淮安、扬州三府的土匪了。
  
  用土匪练兵,是基本操作。
  
  “陛下,可否允准微臣从京师调派几员将领去呀?”
  
  任礼很聪明,知道皇帝不会放心,让他大权独揽的。
  
  干脆给皇帝递个台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